AR VR的商業化道路之變:面向B端將是大勢所趨
VR的商業化本質是什么?VR商業化變現方向是面向B端還是C端?
2016年被稱為“VR元年”,在這一年,VR/AR一直處于媒體和資本熱議的風口浪尖,也經歷了從“資本春天”到“資本寒冬”的大起大落。12月17日,由鎂客網、創客家孵化器、江蘇華友會發起的“智享沙龍第四期&2016行業年終聚會”上,行業內的投資人和大佬們就“AR/VR的商業化道路之變”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在由鎂客網CEO張培青主持的主題為“AR/VR的商業化道路之變”的圓桌對話中,南京睿悅Nibiru CEO賴俊菘、游族創投投資總監徐圣語、朗瑪峰創投投資經理鐘麗萍、桃李創投管理合伙人常亮以及一徳集團戰投部袁浩,分別從“商業化的本質”、“市場變化”、“資本變化”三個維度分析了VR/AR行業的變化。闡述他們對于商業化本質的認識,從討論來看,投資者都比較認可VR在B端能夠盡快實現商業化。
談到明年的VR投資計劃,大家還是比較關注VR在細分垂直行業的應用。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朗瑪峰創投投資經理鐘麗萍表示投資計劃要放緩,可能不會去尋求新的VR/AR項目。
以下是圓桌對話的觀點整理
從投資角度來看,什么才是商業化的本質?
一徳集團戰投部袁浩:VR/AR要依賴產業
我覺得VRAR是一個“+”的概念,它必須要依賴于產業。
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我們投資的一個平臺,是做VR房產方面的。它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所見即所得”。它通過VR來提高買房者或者是家裝者的體驗度,從而實現銷售量的增加。
另外一個層面是“旅游+”,就是旅游如何和VR合作。我們旗下有二十幾家景點投資,如何更好的去宣傳這些景點是很大的議題。我們也是通過VR/AR這樣的一個合作,向對景區感興趣的人展現我們的項目。
VR可以很好的和商業應用進行結合,它是一個體驗度的增加,它必須要“+產業”以及“+商品”。
游族創投投資總監徐圣語:側重于VR內容
對于整個VR產業來說,必須要做到一定的量,不管是TOB還是TOC。如果想要在整個行業有非常強的競爭能力和不可復制能力的話,大量的用戶很關鍵。
VR現在可行的商業模式中比較多的就是做體驗店,但是我覺得從終端用戶來說,可能大部分人只是買一個新奇。從長遠來看,目前的體驗離真正的VR體驗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尤其是目前的游戲領域內的眩暈延時等問題都還沒能很好的解決。
我們目前自己還沒有直接做VR游戲內容,基本上都是通過投資,或者是間接合作的方式關注這個領域。
朗瑪峰創投投資經理鐘麗萍:商業化的本質是創造商品
我們在生態鏈上確實是做了一些布局,比如說我們投資的影創,它們是做AR硬件的。還有做Slam定位的公司,做眼球追蹤的七鑫易維,以及內容上的一些公司。
從我們投資的以及追加投資的公司分析來看,我們更看重他們創造產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真正把行業的問題解決之后,產品的定價權以及溢價權是有非常大的空間的。而且因為VR和AR是一個新興的科技,所以創業者可以把握創造的東西非常多。
睿悅Nibiru CEO賴俊菘: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我覺得商業本質就是在合適時間做合適的事情。這種時候賺錢的公司只有幾類,一是硬件公司,這里的硬件公司不是創業公司,而是有成熟工業的公司。第二類公司是稀有型公司;第三種是做行業應用的,在這個時間點TOC的軟件沒有任何賺錢的機會。
等到積累了一定的用戶量之后,才達到內容的階段,可以用內容來賺錢。內容多了之后,就是第三個階段,運營公司可以賺錢。所以VR時間軸上的每個時間點都有適合做的事情。
在不同的時間點,公司一定要找準他們要做的事情。我們之前也有線下體驗店,但是后來全部砍掉了。
VR游戲也不是不能做,而是做的方式不一樣??紤]到C端用戶還不成熟,游戲平臺的收費模式也不明朗,現在不是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大制作游戲開發的時候。
對于我們來說,明年海外市場主要針對TOC,因為海外的C端比較好做。國內我們依然是TOB,我們的一體機設備也絕大部分都是TOB的。
桃李創投管理合伙人常亮 :技術是基礎
最基礎的還是技術,技術公司在最近的資本市場是比較受歡迎的,而且也是被投資人所認可的。作為技術提供方,它不管做技術的零售,還是技術的授權,都是能夠收到錢的。
哪怕只是一個技術方案的提供商,下游廠商也要依賴它提供的技術服務,所以他們目前在商業化層面上是能夠達到目標的。
第二個層面就要回到硬件或者產品層面,TOC的產品在中國的話,隨著嘗鮮的勁頭過去就很難做了。而且市面上有一些很粗糙的產品,還影響了大家對VR產品的感知。再加上國內用戶還沒有付費的習慣等等,在TOC上面暫時可能行不通。
我們也投資一些VR公司,面臨的問題是在一個全球化市場上,你怎么和別人的產品去PK。
再就是解決方案,不管是哪種行業解決方案,像家裝、影視城、線下體驗店,這些實際上還是可以賺到錢的。但是關鍵的是怎么樣把解決方案變成一個可擴張的模式,需要在方案化、定制化的過程,逐漸去抽出一些標準化東西,再把標準化的東西和行業進一步結合,這樣商業化的邏輯會更加縝密一些。
VR的TOC和TOB市場在2017年會有什么變化?
朗瑪峰創投投資經理鐘麗萍:最近的五年,AR還是以TOB的為主
這個要分為AR和VR兩個行業,AR行業的話,還是TOB為主。因為他解決的問題和VR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AR在行業應用問題的解決上更加直觀點,而VR行業的出貨可能會有很多問題。
在VR上,很多硬件公司可能還是從TOC的方向切入,去實現商業上的變現。AR公司我們還是支持它們在行業內尋求一個突破,所以我們在與AR相關的行業以及技術上也有投資??偨Y就是最近的五年,AR還是以TOB的為主。
游族創投投資總監徐圣語:B端看垂直行業,C端看游戲
TOB這塊肯定是看一些垂直細分行業,最近我們在看一些VR和教育結合的應用。首先VR教育它也是現實場景的復刻,另外它對交互的要求不會像VR游戲那么高。不過還是要具體看這家公司在內容或者渠道方面是否有一些實例,這個很關鍵。
TOC的話,不如去做一些對性能要求沒那么高,能夠讓C端用戶體驗比較好的一些游戲,達到教育用戶的效果,我們也會關注這個方向的團隊。
一徳集團戰投部袁浩:VR+房產的BBC商業模式
其實VR市場就是一種“BBC”的商業模式,就是我先服務B端,然后通過B端去服務C端,我們和VR供應商合作的方式也一樣。作為B端,借助他們的VR技術,然后嫁接到我們已有的房產資源上,最終這些技術的應用者其實是購房、買家裝的用戶。所以“BBC”無論是對技術提供者來說,還是硬件提供者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模式。
2017年VR/AR投資領域的布局
桃李創投管理合伙人常亮:關注泛娛樂
我們重點會關注VR和娛樂如何去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近也在看一些直播經濟,網紅經濟和VR結合的東西,從第一視角的直觀性來說,這些和商業結合上可能會更有一些機會。
朗瑪峰創投投資經理鐘麗萍:投資會放緩
在投資布局上,從內容到硬件到品牌,其實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生態鏈。2017年我們對VR行業的投資可能會放緩,因為我們之前投資的幾家公司已經非常優秀了,我們可能會追加投資現有的幾家企業。
目前整個行業的滲透率還很低,這種時候拼命去投一些新的公司的話,還不如慎重地追投現有的這些企業,這樣比新找一個項目來投更加省力,效益更大。
游族創投投資總監徐圣語:關注細分行業的應用
TOB這塊還是看一些細分行業,而且明年這些細分行業的應用會比以前要更“近”一些。TOC的話還是看有沒有一些比較好的團隊,希望這些團隊能夠不斷做出一些好的內容出來。
未來VR是需要很多素材的,其實還可以看一些共享內容平臺。
一徳集團戰投部袁浩:分為投資和合作兩大塊
投資領域還是關注旅游+VR。合作領域上,我們目前房地產這塊做的比較多的是特色小鎮,特色小鎮強調四位一體,包括產業、居住、旅游等等。產業是其中最關鍵的,目前我們和政府談合作的話,也在引進各種產業。希望能和VR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公司合作,一起做出一個特色小鎮。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