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軍事領域,巨型機器人仍有路可走
在發揮作用的同時,巨型機器人也有著亟待解決的不足。
今天,外媒曝光了一組韓國未來科技公司打造的巨型機器人照片。此前,憑借一封美國MegaBots公司發出的挑戰書,其和日本水道橋重工公司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度,也讓人們再次注意到了“巨型機器人”這一從漫畫走出現實的產品。
其實,不只是美日韓三國打造了巨型機器人,英法等國家都曾制造出巨型機器人。隨著越來越多的巨型機器人被制造出來,不少人開始思考:巨型機器人可以干什么呢?
除了軍事,巨型機器人還可以做什么?
《變形金剛》、《環太平洋》……一部部以巨型機器人位主角的電影呈現在大眾的面前。里面酷炫的各類巨型機器人,以及令人熱血澎湃的打斗場面,無一不牽動著觀眾們的內心,恨不得自己坐在里面酣暢淋漓一把。
一說到巨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相信9成以上的人在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就是軍事領域。而在軍事領域,巨型機器人的作用應該也不用多言了,只要記住幾點,配備殺傷力強武器提高攻擊性,采用先進材料增強防御力,并具有一定的靈活度和人機交互能力。
在軍事之外,雖然應用領域不大,但巨型機器人還是能夠在某些領域發光發熱的,比如:
娛樂領域:在一些機甲小說里面,我們總能讀到這樣的場景:人類坐在機甲里面,以聲音和操控板對大型機甲下達命令,與對手的機甲進行戰斗。在這其中,作者所寫的機甲與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巨型機器人是極其類似的。
在智能化的未來,娛樂也成了機器人所應該具備的屬性之一,相對于溫文爾雅的方式,有些人更崇尚于血腥暴力的娛樂,就比如現在的拳擊、格斗以及相關的游戲周邊,而這里就是巨型機器人的商機所在。
在操控室里,通過動作捕捉、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下達命令,巨型機器人將實時予以執行,當然了,一切殺傷性武器還是要進行管制的,以防意外的發生。如此一來,在享受娛樂休閑生活的同時,人們也可以真刀真槍的上場格斗,親身體驗一把電影中那精彩紛呈的打斗,假裝自己是電影主角。
科研領域:在今年11月份,科學機構JAXA(日本宇航局)向人們證實了一件事——高達登月是可行的。
為了試驗的真實性,JAXA特意按照月球模擬艙的要求制作了機動戰士腿部測試模型。在具體實驗中,如果是在正常的大氣環境中,腿部模型件在下落后會將月球砸出一個大坑,不可能穩穩的順利登陸月球表面。而在真空環境中,機動戰士的腿部模型件則可以穩穩的落在月球表面。而結果表明,機動戰士是可以平穩的在月球表面降落的。
雖然該實驗的初衷是為了證明動畫中的場景是真實可行的,但是,當人類解決了將巨型機器人運上太空并變軌降落的問題,說不準巨型機器人就可以進行宇宙探索了。
相對于地球的環境,外太空的環境是難以預測的。當前,雖然也有不少機器人被用于星球探測,但是論起防御性和抗壓性,巨型機器人還是比較占優勢的,畢竟其高大的身軀和自身的重量可以消除一部分影響。
此外,除了探尋未知環境之外,巨型機器人還可以輔助做一些其他的科學研究,像機器人本身一些性能的研究。
除了軍事、娛樂和科研之外,巨型機器人或許還有一些其他我們還未發現的用處。不過,有用歸有用,除了人工智能技術,其不足之處也還是有那么幾個的。
首先就是平衡性。雖然大多機器人都采取了輪式、履帶式的運行方式,但足式機器人才是智能機器人未來發展的趨勢。而眾所周知,高度越高,身體的重心就越難以把握,平衡力相對也就更差??v觀機器人制造商們,能將雙足式機器人拿出手的唯有波士頓動力等屈指可數的幾家,且造價十分高昂。在此之上,如何造出平衡力佳、成本不高的機器人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其次是靈活性。靈活性是保證機器人能動性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為了獲得靈活性,有的研究團隊以微纖絲材質來代替肌肉,有的團隊采取柔性材質以打造柔性機器人。在這些做法下,相比于硬性機器人,靈活性或許是有了一些改進,但是速度方面就有了一定的降低,而在實際應用中,兩者兼得才是完美。
當前,巨型機器人還沒有到達量產的地步,而對于其在現實中的應用,可以說并沒有多少人看好,甚至包括在軍事領域。不過,這其中的原因多在于成本的高昂以及當前技術方面的不足。
目前來看,沒有到達量產的巨型機器人尚不能實現商業化,然而,在未來,相信成本的技術等問題還是會得到解決的,屆時,鎂客君都向去玩一把機器人大戰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