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突然發作,這塊導電聚合物貼片或成救命稻草

鎂客 9年前 (2016-12-15)

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聯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導電聚合物貼片,可幫助心臟病病人減少并發癥。

心臟病突然發作,這塊導電聚合物貼片或成救命稻草

據悉,最近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聯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附在心臟上改善電流脈沖傳導的小貼片,這項研究可幫助心臟病病人減少并發癥。

一開始,這款柔韌耐用的聚合物貼片是為了控制心律不齊,即發生在心臟病發作之后的一種危險的心律紊亂而設計的。帝國學院的團隊成員Sian Harding提到:“心臟病發作會在心臟上留下疤痕。這些疤痕會減慢和擾亂心臟周圍的電流脈沖傳導。這可能引起致命的心律紊亂,而我們開發的導電聚合物貼片能夠處理這樣的嚴重情形。”

或許你已經忘記了高中解剖課上的晦澀理論,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心臟是怎么跳動的。在心臟的頂部存在著一群SA node細胞,負責保持心臟不停跳動。當SA node發出一個電流脈沖時,我們的每個心室會以特定的順序收縮,從而推動血液在心臟內和身體里面不停循環。但是當心臟病發作的時候,產生的疤痕組織會限制電流脈沖信號的產生及脈沖能夠傳導的距離,而這會導致心律失常以及其他一些心臟問題。

在小白鼠身上進行實驗后,研究團隊發現,當在心臟上附上貼片時,貼片能夠幫助電流脈沖更好地通過心臟疤痕組織,并達到很好的傳導效果,這將幫助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并發癥。

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聯合首席研究員Damia Mawad說到,“在我們的設想中,心臟病患者會使用貼片附在心臟上。作為健康組織和疤痕組織之間的橋梁,這將能夠幫助預防心律不齊。但是我們的貼片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可以被用來做基礎研究,使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材料和心臟組織之間的協作。”

據悉,制造這款貼片的材料包括在蟹殼里可以找到的幾丁聚糖,和另外一種被叫做聚苯胺的導電聚合物。此外,配方中也添加了植酸以幫助聚苯胺更好的傳導電流脈沖。對此,Mawad表示,“我們這款無需縫合的貼片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我們已經證明了它的可靠性。相比其他設計中只能維持一天傳導性的表現,我們的貼片能夠在正常條件下保持超過兩周的傳導性”。

最后,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Molly Stevens說:“這款貼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導電材料是如何與心臟組織協作并影響心臟內的電流傳導,同時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心臟病發作帶來的生理變化”。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項技術能挽救更多生命。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