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龍虎斗,移動VR與PC VR誰將笑傲江湖?
再議移動VR與PC VR之爭,誰才是短期內VR硬件領域發展的扛把子?
關于未來VR硬件的未來究竟是移動VR還是PC VR,一直是業內人士津津樂道的辯論話題。隨著行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攻堅期,早期爭辯的論據也已經發生了大的變化。
那么從硬件發展、內容以及用戶行為習慣來看,以現在為時間點,短期內到底誰占上風?
移動VR發展速度快于PC VR
移動VR和PC VR正式進入我們視線的時間其實非常接近。2014年,首先是Facebook收購Oculus,大家開始關注到PC VR這個神奇的硬件設備。隨后,在2014年的google I/O大會上,谷歌發布了移動VR紙盒子Cardboard,我們發現原來一個紙盒子就可以體驗VR。
但是發展到現在,PC VR能夠拿得出手就只有HTC Vive和Oculus。
而移動VR,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實現了飛速的發展。谷歌已經從簡單的Cardboard迭代到現在Daydream生態平臺,三星的Gear VR也實現了百萬級別的用戶活躍量,陸續還有許多手機廠商加入到移動VR的陣營中。
兩者相比,PC VR的進程顯得慢了很多。以Oculus的控制器Touch為例。從公布到正式發售,用戶經歷了漫長的幾個月等待。
PC VR廠商也看到了硬件發展的局限性,所以都在研究無線的解決方案。HTC Vive在天貓雙十一期間,推出了一款名為TPCAST的套件,可以讓Vive擺脫連接PC的那根線。
而Oculus在十月份的OC3大會上,透露他們正在研究無線移動式的VR設備。
HTC和Oculus都在朝“移動”VR設備方向研究,這些跡象表明移動VR或許也是他們未來關注的重點。
內容為王,移動端和PC端“平分秋色”
其次在內容上,內容和硬件一直是雞生蛋的關系,兩者需要相互推動促進。而游戲和視頻是VR內容發展最為關鍵的兩個方向。在游戲上,PC VR一直是首選硬件設備,Vive有Steam和Viveport商店支持,Oculus Store里也有許多優質的VR游戲體驗。而在移動端,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游戲內容平臺,再考慮到游戲對于畫面渲染和數據處理的高要求,也只有PC VR能夠達到這個要求。但是這種高要求同時帶來了高體驗成本,配齊一套PC VR體驗設備需要上萬元。
在視頻內容上,數量上是移動VR優勢更大。這也是移動VR依托手機所決定的。國內的幾大視頻網站都已經上線了VR視頻頻道,在手機內下載好相應的視頻終端APP,然后插入到移動VR中,就能體驗到VR視頻內容。
雖然目前PC VR在內容質量和體驗上占優,但是因為移動VR硬件發展快于PC VR,移動VR用戶基數也遠超過PC VR。在硬件驅動內容的情況下,再加上不斷增長的用戶群體,開發者考慮到變現等現實的經濟因素,未來必然會投入更多精力在移動VR內容的開發上
國內用戶習慣,PASS掉PC VR
據《移動智能終端暨智能硬件白皮書》報告,2016年前三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累計出貨3.71億部,同比增長13.5%,高于全球同期水平。移動是硬件設備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大家都已經習慣在移動端完成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大部分任務。龐大銷售渠道的移動智能手機端,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深入“移動化”。
其次就是價格上的因素,一套PC VR動輒數萬的體驗成本,大部分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費習慣都無法適應PC VR如此高昂的價格,除非是那種喜歡搗鼓數碼產品的極客。所以從價格上來看,PC VR很難打開國內的消費者市場。
再就是國內用戶的娛樂習慣。當你要在家體驗PC VR的時候,可以需要特意僻出一個單獨的空間,因為你需要搭建追蹤運動的攝像頭,一個桌子放你超強配置的電腦,而且考慮到一些體驗是需要你不斷轉身移動的,這個空間還不能太小太亂。
這些對于房價高到飛起的國內用戶來說,簡直不要太奢侈。最關鍵的是,中國家庭也沒有這種家庭娛樂的傳統,我們的傳統是幾個人湊一桌麻將,圍著一張桌子玩一個通宵不帶停。
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在VR體驗上,PC VR要領先移動VR一大截,但是這種距離正在不斷的縮小。首先是PC VR在朝著移動VR靠攏,而移動VR在底層芯片處理器等上游技術廠商的支持下,正在不斷優化其體驗。扎克伯格在OC3大會上,也曾經說到,如果將來要做包含社交的VR娛樂,移動VR會是最佳的選擇。也就是說,VR用戶的崛起必須要借助移動VR的力量。
剔除所有VR硬件體驗都會有的一些通病,從上述幾點來看,移動VR依然占據上風,未來還是移動VR的天下。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