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馮導撕逼和李安120幀電影說起,聊聊VR電影的發展

巫盼 9年前 (2016-11-21)

李安拍出120幀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賈樟柯在準備VR電影的創作,導演們正在嘗試的新技術會讓電影行業發生怎樣的變化?

從馮導撕逼和李安120幀電影說起,聊聊VR電影的發展

最近,馮小剛和王思聰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在微博上撕了一通。馮導模仿“潘金蓮”寫了封被萬達小王稱為“婊里婊氣”的微博。吃瓜網友紛紛表示已經看不下馮導的電影營銷套路。

這邊廂的馮導在撕逼,那邊廂的李安已經拍攝出120幀的電影,張藝謀也開始入局VR電影。而在剛剛召開的開羅國際電影節上,賈樟柯導演也談到了自己的VR電影長片創作,并且表示已經籌備好前期的劇本寫作。對比之下,馮導的吃相顯得有點難看。

VR電影會是未來電影業的大勢所趨

李安在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次嘗試了120幀/4K/3D的拍攝格式。電影上映前李安接受采訪時候表示,電影藝術想要向前邁進,也一定需要技術的支持。

從馮導撕逼和李安120幀電影說起,聊聊VR電影的發展

從電影的發展歷程來看,VR技術和電影的融合,勢必是未來電影藝術發展的大勢所趨。

今年9月,法國著名電影公司MK2宣布,將與中國導演賈樟柯位于上海的電影公司暖流文化簽署合作伙伴協議。未來,雙方將在電影制作、電影發行、電影院以及VR領域,全面展開合作。

11月15日,由張藝謀創辦的當紅齊天在接受聯想創投投資的現場,張藝謀表示,“新片《長城》也打算做很多VR的開發。我相信VR在幾年之內發展和更新的速度會超過我們的預期。”

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表示VR對于電影制作人來說是一種“危險的媒介”,因為VR的360度視角讓導演的地位降低,鏡頭語言變得不再重要。

然而之后在斯皮爾伯格參與投資的VR公司The Virtual Reality獲得融資后,官方就表示他準備制作一部面向家庭的VR內容。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其實影視巨頭們也早早開始投入資金布局VR產業。(全球傳媒巨頭紛紛布局,VR影視內容的爆點可期)最近的11月10日,IMAX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的融資,將用于VR內容的開發和推廣。種種趨勢來看,VR電影絕對是電影行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VR電影不等于全景視頻

雖然這些導演們都表示要拍攝VR電影,但是目前為止,大部分還都是口頭上的允諾。

現在各大視頻網站都開通了VR頻道,點進去看大部分視頻都是以風景式的短片為主。VR電影也不例外,和傳統的電影相比,VR電影其實應該稱作是“全景視頻式的微電影”。

因為大部分這種“VR電影”的時長都在五到十分鐘左右,以介于180度和360度之間的全景視頻為主。

交互沒有,清晰度不夠,故事情節簡單。這和我們注重敘事和表達的電影藝術千差萬別。

如果全景視頻就是VR電影的話,那么早在幾十年前電影行業就開始嘗試了。1950年誕生了“全景電影”(也叫西尼拉瑪),這種電影使用3臺攝影機分別拍攝3條方形素材,然后由3臺放映機無縫拼接,投影到銀幕上,以產生3倍寬高比的影像,但是后來由于放映設備昂貴逐漸被市場淘汰。

從馮導撕逼和李安120幀電影說起,聊聊VR電影的發展

最早宣布要拍攝VR電影長片的導演高群書認為,現階段的VR電影會借助3D、IMAX、特效、游戲等已有內容中的技術手段。

關于VR電影是不是一定要360度,高群書予以否認,因為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可能時刻都360度轉頭,“整個內容應該是一個適度的配比。大部分時候觀眾在看前方,可能有一些場面、情景設計延伸到頭上、身后。”

未來的VR電影更重要的是與觀影者之間的互動,尤其是要帶給觀眾那種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就像李安想要通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所表達的:“我就是想體驗電影,不只是聽故事這么簡單,而是參與其中。”

想在大熒幕上看到VR電影,可能還要等很久

從馮導撕逼和李安120幀電影說起,聊聊VR電影的發展

曾制作多部VR電影的蘭亭數字COO莊繼順認為,目前VR影視制作主要面臨三大難題:導演邏輯、鏡頭語言和燈光美術。

首先,VR電影對鏡頭設計和特效設計要求頗高。如果想要拍出具有交互性的VR電影,導演在敘事中需要考慮如何去牽引觀眾的注意力。高群書曾經有過設想:可以設計一些特殊場景,比如射出一只箭,那么它的飛行軌跡會牽引著觀眾。類似的引導還有聲音、光線的引導。

李安在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時候,提到“每個鏡頭都會拍好幾次,一天拍不了幾個鏡頭”。VR電影的拍攝,對于大多數導演來說,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前人可以借鑒,一切都要自己一點點的摸索。

除了拍攝上的種種難題需要解決,還有更多現實的因素擺在導演們面前。

據了解,國內第一部VR微電影《活到最后》,雖然片長只有12分鐘,但卻拍了6個月之久。如此長的制作周期,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是傳統電影的幾十倍。此前在Youtube上熱傳的VR電影《Help》,全片只有短短的五分鐘,卻燒掉了500萬美元的制作費用。

從馮導撕逼和李安120幀電影說起,聊聊VR電影的發展

VR電影的投入成本之高,但是現階段的VR內容只能通過VR頭顯去體驗,大銀幕應該如何放映是個很大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很難摸索到一個可行的VR影視的營收模式,這種虧本的生意又有多少人愿意支持導演不斷嘗試做下去?

總結:

有這么多優秀的導演對于VR電影充滿濃厚的興趣,未來具有交互性和沉浸式VR電影一定會出現,只是在一兩年內,VR電影還達不到理想的水平。關于VR電影會不會變革傳統的電影敘事和拍攝,套用李安導演一句話,“電影還是電影,但用了新的拍攝手法和電影語言,會與觀眾產生新的化學反應,我并不是想拆掉天堂的籬笆,只是想把邊界再向外擴一點。”這也是探索VR電影的意義所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