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韓璐 9年前 (2016-11-19)

今年的互聯網大會是“人工智能”的主場,看看會上那些關于人工智能的精簡概括。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昨天,為時3天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終于落下了帷幕。在這3天的時間內,多名互聯網企業負責人都對互聯網或是未來的趨勢做了一番演講。根據他們的演講內容,我們看到,“互聯網+”已經趨于飽滿,一個新的領域正在崛起,那就是此次大會圍繞的一個重點——人工智能。

此次大會中,在人工智能各個方面,互聯網企業負責人們都做了一番見解,而這些見解,可以說,都是關于人工智能或整體或細分領域的指引和預測。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未來的趨勢是人工智能

雖然此次大會是互聯網大會,但隨著演講的進展,“人工智能”無疑成了理所當然的絕對主句。在這方面,數位互聯網大佬都發表了自己對當前及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預測。

百度CEO李彥宏表示,互聯網市場已經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很難再出現獨角獸企業,而人工智能則是一個機會所在;科大訊飛市場部總經理任萍萍認為,未來3到5年內,人工智能將替代人類簡單的腦力勞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小米CEO雷軍眼中,互聯網經濟的下一個爆點是人工智能,此外,搜狐CEO張朝陽、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等互聯網企業領軍者均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即將來臨。

除了互聯網企業的負責人,一些資本也十分看好人工智能行業,比如真格基金的聯合創始人徐小平,他表示,在資本寒冬之際,自動駕駛、大數據等硬科技崛起,而越來越多的頂級高校的頂級科學家投入創業浪潮,這也就意味著新的投資熱潮的出現。其中,新的投資熱潮的出現,不正是代表著人工智能企業的崛起之勢?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依靠深度學習,AI技術還缺點兒火候

此前,AlphaGo與李世石的一戰讓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強大,但是李世石的“神來之手”讓AlphaGo臨陣亂腳,輸掉一局。在這里,我們看到的不是棋局的輸贏,而是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還是有著瑕疵,這一瑕疵就是所有人工智能技術的絕對關鍵之一——深度學習。

依靠深度學習,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都得到了快速的進步,但是,鑒于一些深層次或細節方面的因素,這些人工智能技術雖然在使用上尚可,但是在服務上總有一些不足。正如搜狗CEO王小川所述,深度學習是有限的,也會出現瓶頸,有些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體系都是有些不靠譜的,像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和自動駕駛等等。

我們以語義理解為例,這方面所涉及的是自然語言處理,一旦技術成熟,人類與機器人的對話將是“人”人對話,而不是人機對話。目前,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機器人所能做到的多為一些固有的對話,并不能體現出一種隨機應變。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比如以上鎂客君與微軟小冰的一段對話,我們能明顯看出,小冰在后面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邏輯。此外,當人們以“我沒車”回復“是否需要停車位”時,人類會明確的將“沒車”與“不需要停車位”相連接,但是,這對于機器人就有些難處理了,因為它們多不能處理模糊的信息。

由此,看到AlphaGo與微軟小冰的誤差中,我們應該清楚地了解到了,雖然諸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已經走進了大眾的生活,但是,總有一些瑕疵的存在,導致了服務質量的下降。因而,作為一切人工智能技術以依賴的關鍵,深度學習算法還需多加提升和訓練,唯有它的精進,才能為人工智能的細分領域的提供保障。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物聯網很強大,但網絡安全很重要

人工智能技術逐漸落地和普及,隨之帶來的便是一些軟硬件服務,像云服務、大數據和智能手環、自動駕駛汽車等一系列的智能硬件。而在這些軟硬件服務之間,構成了一張極大的網絡,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物聯網”。

物聯網代表著萬物互聯,它打通了現實世界與物理世界、網絡虛擬之間的大門,其所提供的大量數據,為深度學習的訓練與提升提供基礎,進而產生人工智能,因次,我們每個人可以說是物聯網的使用者,也可以說是物聯網中的其中一環。

當地時間10月21日7點多,在美國發生了一起規模極大的互聯網癱瘓事故,多個城市的主要網站被攻擊,包括推特、臉書、亞馬遜、紐約時報等熱門網站都沒有幸免,數小時無法正常訪問,這件事讓人們再一次認識到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根據奇虎360CEO周鴻祎的話來講,人工智能產品的普及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旦人工智能產品普及,那也就意味著人們被暴露在物聯網之中。通過網絡攻擊,黑客可以獲知人們的健康數據等隱私信息,可以控制自動駕駛汽車。但是,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也為網絡安全增加了一層保障,利用機器學習算法,系統可以自主學習多種攻擊方式,而隨著黑客數據的增加,系統的攻擊能力也會隨之提升。不過,說到網絡安全的維護,目前多為大型科技企業對此進行研究,比如騰訊的科恩實驗室、360的網絡攻防實驗室等,雖然這些企業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成績相當不錯,但于整個物聯網環境而言,還是顯得有些單薄。其實,鑒于網絡安全參與者的較為稀少,如果想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創業,這個不失為一個好方向。

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你該知道的一些未來指引

此前,鎂客君從三個方面圍繞“人工智能是未來趨勢”(點擊查看)做了一個簡要的分析,而在大方向之后,就是小方向的問題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催促著人類步入智能化時代,雖然參與者數不勝數,但是,在一些技術細節、冷門領域方面還存在著大量的缺陷或是機會。對于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初創公司或是有創業想法的人而言,這是一次極大的機遇,與其趕熱潮,與產業鏈成熟的公司硬碰硬,不如專攻其中一項細分(輔助)技術,阻礙又小,發展空間也大。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