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鎂客 9年前 (2016-11-19)

全民搶購的下午,VR訓練營第一期在京舉行,多位VR視頻和直播領域的資深人士在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環節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2016年11月11日,一個著名的節日,由913VR和妖界VR主辦的VR訓練營第一期在北京舉行,多位VR視頻和直播領域的資深人士在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環節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就簡單分享一下這些精彩的觀點。

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蝸牛云市場總監 傅云斌:通過算法和CDN結合我們可以節省50%的帶寬

目前的VR視頻受制于硬件和播放器SDK,硬件并不能提供很好的播放效果,很多硬件播放的幀率仍然達不到60幀,觀看體驗還不夠好。因此在播放器端無論視頻的分辨率和比特率如何,我們都會通過轉碼進行干預,以提升觀看體驗。

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在目前VR沒有更好交互方式產生的情況下,用戶的易學性也是VR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如何通過虛擬的交互去解決用戶與虛擬環境的互動,這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同時,我們現在拍攝的內容還達不到自由行走,用戶只能站在球內看球外,所以在我們沒有達到真正的VR視頻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從各方面進行提升,提升用戶的使用行為、交互性和沉浸感,包括向社交方面進行發展。

在視頻方面,我們推薦一種形式,這也是蝸牛云目前正在研發的通過虛擬場景與真實人物相結合,其結果就是通過連接主機的一個播放器,讓我們能使用手柄或鼠標完全在虛擬空間里進行行走,不過目前這還只是一個訓練場景,就像大家玩游戲一樣。

目前我重點負責的部分就是VR內容的體驗優化,我們拍好視頻以后,肯定需要一個載體進行視頻的播放。這里一方面是硬件,如果我們通過調節FOV角度去讓用戶更好體驗到內容,相信會有一個不錯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網絡傳輸,我們通過自己的CDN進行加速,通過我們的算法,可以節省50%的帶寬。CDN業務是我們目前真正對外投放的業務,也是我們重點研發的方向。

極圖科技 CTO 遷華斐:一體化、便攜化和實時縫合是VR拍攝設備的發展趨勢

從2011年開始,我們開始研發全景拍攝的設備,包括在工業方面的應用,一直到2014年VR進入快速發展期?,F在極圖科技已經成為集全景拍攝設備研發生產、內容制作以及項目服務為一體的技術驅動型企業。

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在我們研發和使用的設備方面,最早我們采用的是GoPro攢機的設備。這種設備目前的使用率也比較高,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無法達到絕對的幀同步,有時候會出現視頻畫面的一些錯位,特別是在移動拍攝的時候。另外GoPro是一款運動相機,并不是針對VR研發的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過熱導致死機,同時供電時間也不是很長。這種設備拍攝的視頻還是需要后期在專業工作站進行拼接,這樣也增加了后期制作的時間成本。

之后我們推出了采用四臺紅龍攝像機組裝的高端拍攝設備,這是一種目前比較常見的拍攝或直播的方案,組裝的多臺攝像機既可以是紅龍也可以是索尼A7。這種設備的最大特點就是畫面拼接也是通過工作站進行的,和GoPro的差異在于它可以進行VR直播,不過在現場部署、設備單價和運輸方面的成本都是比較高的。這種設備無可取代的特點就是其電影級畫質,目前主要用于影視級項目。

最后是我們新近推出的重點產品Upano XONE,這款產品是專門針對VR拍攝研發和制造的全景攝像機。首先它是專為VR而生,既可以做VR直播,也可以做VR錄制,同時可以進行機內實時縫合,暗場表現也非常好,可以實現暗場拍攝無噪點。攜帶方便也是XONE的一個特點,一個人就可以到現場實施一個VR拍攝項目,一鍵式操作對于使用人員沒有任何專業技術要求,只需要按鍵就可以進行VR拍攝或直播。在電源方面XONE采用了雙電源冗余設計,可以真正實現不間斷錄制。

其實從我們研發的這些設備,就可以看出VR拍攝設備的一個發展過程:一體化、便攜化和實時縫合都是VR拍攝設備的發展趨勢。

七維科技視覺總監 高一鑫:對VR創作者而言,永遠不要被技術束縛想法

VR是一個夢境,比如說一場演唱會,粉絲們可以通過VR近距離觀看偶像,這是他們的夢。說到夢,我們會想到電影《甲方乙方》的英達老師,他在電影里當了一天的巴頓將軍,只不過他只能享受一天的“好夢一日游”。從做夢到幻覺體驗,之后出現了小說、戲劇和電影,這些都帶來了沉浸感,而VR提供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接近夢境體驗的一種媒介,而人類從來沒有改變過追求幻想的原始初衷。

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沉浸感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真實感,在傳統視頻中觀眾無法實現與虛擬角色的互動,觀眾在視頻里的感受是被忽略的,會感覺不真實。有真人演出和參與的沉浸式劇場雖然真實,但是代價很大。在VR視頻創作中,我們如何打破這種界限去進行創作?真正的VR是有虛擬角色的互動的,但不是游戲中的那種互動,真正的VR能讓我們分不清虛擬與現實的差別。

我們不用刻意定義VR電影的類型,它的界限是模糊的,而技術成了VR的第一道門檻。說到底,VR是一個媒介,是結合了藝術和科技,利用穿戴式設備在虛擬世界中進行互動,感知真實并與內容進行情感傳遞的一種體驗。

因為硬件限制導致的舒適度問題,目前真正的VR長篇電影還不存在。拍攝VR電影真的很難,因為我們還不會用它講故事。VR的電影語言必然在CG動畫手段下先于真人VR而發展并完善。

VR拍攝沒有邊界,沒有焦距,追求更近的距離,傳統戲劇或電影所說的“第四面墻”被打破了,在VR中觀眾不再是一覽無遺,所有環境都需要實時拼接與查看?,F在全世界的創作者都在探索如何用VR講故事,而當我們回歸傳統,我們會發現,無論是戲劇、電影還是VR,其實都是時間、空間和視角,同時VR演員最好能具有舞臺表演經驗。關于VR創作我們最后的建議是:關于VR,沒有誰說得一定對,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所說的,對創作者而言,永遠不要被技術束縛了想法。

第一視頻集團榴蓮VR項目負責人 趙彥:通過高質量內容培養用戶付費習慣

榴蓮VR基本上屬于一個收費平臺,隸屬于第一視頻集團,我們有自己的APP,我們自己也生產內容。之前我們舉辦了譚維維的VR演唱會,我們把VR攝像機放到舞臺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關于為什么收費的問題,我們認為做任何事情必須對投資人和股民有所回報?,F在大部分VR公司都沒有盈利,一些線下體驗店掙了一部分用戶初次體驗VR的錢,很多VR廠商都說VR眼鏡賣了多少萬臺。用戶買了這么多VR眼鏡,要看什么呢?我們就要為用戶制作高端、優質、泛娛樂的VR內容。

VR收費到底行不行?我們對于譚維維的VR演唱會收三元錢的門票,讓用戶培養習慣,同時我們跟一些電影廠家做合作,買眼鏡送會員,或者買會員送眼鏡。我們要通過大量的優質IP內容,培養用戶消費習慣,當用戶拿到VR眼鏡有了好的體驗以后,我們相信用戶的付費行為一定會出現。

我們認為,內容是最重要的,推動C端用戶消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內容。在這方面,一些大的視頻平臺沒有采取收費方式,他們也沒有大量投入這個領域,而我們和微鯨VR都一直在做內容方面的事情,我們堅信通過好的內容促進用戶消費是可行的。

VR訓練營第一期:聊聊全景拍攝和直播那點事

雙十一的下午,現場嘉賓與觀眾相互交流了對于VR以及VR視頻和直播的觀點。在2016年的冬天,VR訓練營正式開啟,讓我們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