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ET,更多的是阿里的人工智能布局
問:聰明的ET:馬云爸爸最近在做什么? 答:他在布局人工智能。
雙十一晚會上,ET在全國觀眾面前玩了一把魔術,瞬間震驚了眾多吃瓜群眾,所受到的關注不亞于春晚的劉謙。在晚會結束之后,除了阿里云官方,也有不少大牛對此魔術進行了分析。其中的秘密,既然有這么多人急著屆時,鎂客君就不在此多加贅述了。
經過眾人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ET表演的魔術其實并不太難,成功的關鍵在于魔術表演中所show出來的人工智能技術。據阿里云官方解密,在這場震驚全國的魔術中,ET所運用到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智能語音交互。
此前,阿里巴巴也搞過類似于ET變魔術的這種pr手段,而那一次的主角是螞蟻金服的“人臉識別”系統“螞可”。在這場網紅臉識別大賽里面,人工智能“螞可”最終以2:3的微弱劣勢輸給了“水哥”王昱珩。毫無疑問,不管是ET還是螞可,其本質上都是馬云爸爸的一種pr,而在這背后的關鍵,是阿里巴巴所專注的高深莫測的深度學習技術和大數據,再深層次,則更多的是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布局。
聯手多方,打造智能家居生態圈
2015年4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智能生活事業部,全面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在那之后,阿里巴巴就開始利用自己的優勢布局智能家居,并且,在一開始,阿里巴巴的戰略思想就與人不同。
相對于小米等企業試圖用自家的產品打造智能家居生態圈,阿里巴巴“開源”的做法顯得更為妥當。比如與魅族、海爾進行的智能家居合作,阿里云向魅族手機和海爾家電提供自己所擁有的中國用戶大數據及云端服務,不必多費力氣,就造出了一個適合中國用戶的阿里巴巴智能家居生態圈,而這正是其智能生活部門的三大業務之一。
此后,阿里巴巴更是與中興通訊、公牛插座、優酷等眾多公司進行合作,在提供相關技術和云端服務的基礎之上,從不同的產品進入智能家居,滲透各個企業所打造的智能家居生態圈。屆時,不管是哪家公司的智能家居生態圈贏得最后的勝利,阿里巴巴總會是最大的勝利者。
合作車企,進軍車聯網
在2014年,阿里巴巴與傳統汽車制造商上汽簽署“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同打造互聯網汽車及其生態圈。時隔兩年,承載著雙方理念的互聯網汽車榮威 RX5于今年7月正式亮相。
正如定義所表示的,該汽車的重點在于“互聯網”。不過,不同于只是簡單的連接網絡,此“互聯網”的實體更多的是指向阿里巴巴所提供的車載系統YunOS for Car。該系統將阿里的軟件、數據、服務和汽車終端結合,并且借助獨立ID身份賬號,通過大數據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除了語音導航、快捷支付、系統搜索等常規服務,還會根據阿里巴巴數據中對于用戶消費行為的分析,為車主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可以說是做到了“讓汽車更懂你”的程度。
此外,除了互聯網汽車,阿里巴巴還和眾多車聯網服務商進行合作,以提升自己的車聯網服務的性能。比如德國的地圖服務商Here,在該合作中,雙方將通過合作提供包括擁堵和事故在內的實時信息,以及參考以往用戶使用的歷史記錄提供最佳路線導航等功能。
分散發力,擴大阿里云市場
鑒于云服務的獲利之高,微軟低下高貴的“頭顱”,成為了云服務的巨頭之一;為了抨擊對手、爭奪云服務市場,除了開辟出特色服務,有些云服務提供商更是惡言相向,比如之前打的火熱的亞馬遜和甲骨文。
既然云服務這塊肉如此之香,作為中國的科技巨頭之一,阿里巴巴又怎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根據IDC發布的2015年中國公有云計算報告中,在IaaS市場,阿里云以31%的市場份額拔得國內云服務市場的頭籌。此外,借助于與各行企業的合作,阿里云獲得了更多的參考數據,這些數據讓其對阿里云平臺之中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訓練,以提高性能更好的服務客戶,而這也是阿里云擴大市場的一大關鍵所在。
除了智能家居、車聯網、云服務等等,利用深度學習算法和大數據,在購物、城市管理以及各項具體技術方面,阿里巴巴都以迅猛的勢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借助于淘寶、支付寶等軟硬件,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滲透人們上獲得方方面面。
如今,人們對于人工智能越來越關注。在一些性能和細節方面,當前的人工智能技術或許還不能完全的滿足用戶的需求,不能完美的代替人類一些工作,更多的是擔當一個助手進行從旁協助。但是,隨著人們對于技術的無限探索,我們應該相信,人工智能是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