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救援,人類安全的又一守護者!

韓璐 9年前 (2016-11-04)

近年來,由于自然災害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而人工智能或許可以在其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AI救援,人類安全的又一守護者!

10月27日,中國帆船第一人郭川在新一輪的征途中,不幸于夏威夷海域失蹤,瞬間引起社會關注。郭川的岸隊以各種方式尋求支援,其中,夏威夷的一家直升飛機旅游公司提供了10架直升機,不過鑒于續航、目標太小等問題,空中搜救的方法只能暫停。2月13日,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發布一項最新報告,報告稱過去20年中全球約135萬人死于自然災害,其中地震與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6%……

從這些數據和事實中,我們看見的是生命在死神面前的無奈。但是,人類向來都是朝前看的,目前,有不少團隊都在研究如何將人工智能與救援結合起來,以救助更多的人類,比如日本總務省消防廳正子在推進開發“機器人消防隊”,美國NASA打造的“守護天使”AI系統等等。眼見著眾多國家對于人工智能救援系統的探索,那么,在救援中,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都在哪里?

AI救援,人類安全的又一守護者!

代替或協助,AI救援保障搜救人員的安全

不管是自然災害之后的搜救,還是日常救援行動,搜救人員永遠都走在第一線,在保護自然環境、救助社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一種犧牲。從一方面講,救援人員的這種行為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為人民服務”是他們的第一宗旨,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救援人員的性命也是可貴的,也是國家的一筆財富。對此,為了在保障自然環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救援人員的犧牲,研究員們開始了人工智能在救援上的探索。

當前,這方面的研究最多的當屬消防機器人的研制。除了前文所提及的日本,我國也研制出了多臺消防機器人,并已經進加入了實際作戰,戰績也相當不錯。不過,以目前的技術,消防機器人離理想還有一些距離,比如日本正推進開發的“機器人消防隊”:自上空拍攝現場情況的小型無人機、收集地面信息的偵察機器人、可自動行走的水槍機器人及消防水帶延至取水栓的機器人組成??吹竭@些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知道,在協助方面,目前的消防機器人已經綽綽有余,而一旦涉及群眾救援,消防機器人就只能退居二線,讓救援人員登場。

如此一來,如何在行動中保障其生命安全又成了一個難題。幸而,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進展,比如NASA的AI系統Audrey。通過消防員身上所穿戴的傳感器,Audrey可以獲取火場位置、周圍溫度、危險化學品和危險氣體的信號以及區域衛星圖像等全方面的信息,然后借助于物聯網,經過機器學習訓練的Audrey可以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在進行預測的同時為消防人員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和團隊建議,最大程度的保護消防員的安全。

AI救援,人類安全的又一守護者!

無所畏懼,AI救援提高群眾生還可能性

每次災難來臨,最難的永遠都是群眾的救援工作,除了面對原有的救援難度,還需要預防各種突發情況的發生。而在其中,突發情況往往是最難搞的,不僅給原本的救援工作增加了大大的難度,甚至容易造成二次災難。

以地震為例,此前鎂客君曾寫過人工智能在地震預測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不過,由于技術限制,目前對于地震的預測還是有些難度。而在地震之后的搜救工作中,一般情況下,救援人員會通過警犬、生命跡象探測器以及喊話等手段來尋找生還者,然后借助于一般工程機械或是千斤頂將生還者所在的空隙撐開,徒手將人挖出來,最后進行相應的治療措施。

AI救援,人類安全的又一守護者!

在生還者的搜尋中,人為搜尋極易對傷者造成二次傷害,畢竟誰都不能知道你所踩地面的下面是否有昏迷的生還者,對此,我們需要一些能夠租鉆進縫隙的小型機器人,比如老鼠機器人、蟑螂機器人等仿生機器人,它們的計算機視覺系統完全可以承擔生還者的搜尋行動。另外,也已經有一些研究人員研制了透視眼機器人,利用無線信號透視厚墻壁觀察完全未知區域,發現墻壁內部的物體。如此一來,不僅降低了生還者的搜尋難度,也從另一方面保護了生還者。

當然,除了搜尋,在搬運石塊、醫療救治方面,目前或許有些困難,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機器人等是硬件將會實現便利化,屆時咋后疾病的救治、預防等工作將大大便利。

AI救援,人類安全的又一守護者!

作為時下最熱的話題之一,人工智能的潛能與應用范圍正被人們所挖掘,在救援方面,雖然還沒達到人們的理想狀況,但人工智能取得的成果已經相當有看頭了,大大的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一些高危區域。而隨著科技的愈加先進,人工智能將會滲透進救援工作的方方面面,從細節開始最大的保障群眾和救援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