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3大會給行業者的啟發:移動VR、IP內容、未來圖景
從Oculus大會上的幾個關鍵點切入,看看VR行業能夠汲取到的一些新鮮血液。
作為最早開始研究VR的公司,Oculus一直是行業內老大哥一樣的存在,在被Facebook納入后宮后,有了強有力的資金和宣傳推廣支持后,更是帶動了VR在全球知名度的普及。
最近,一年一度的Oculus Connect 3大會剛落幕,本次大會上,Facebook攜Oculus展示了他們未來的VR發展規劃布局。既然是行業老大哥,這些VR規劃也給整個VR行業帶來一些啟發性的發展建議。
移動VR是未來,需要走心的硬件推動普及
Oculus Connect 3大會上,Oculus的CTO約翰•卡馬克表示,“我認為未來屬于移動。我們應該多考慮考慮10億用戶,如此龐大的用戶不是建立在PC平臺之上的。” 小扎在OC3上,隨口提到三星Gear VR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一百萬。而且如果將來要做包含社交的VR娛樂,移動VR會是最佳的選擇。也就是說,VR用戶的崛起必須要借助移動VR的力量。
所以Oculus正在研究一款無線移動式的VR設備,從inside-out定位追蹤技術入手實現對用戶動作的追蹤和反饋。從外媒記者體驗的報告來看,這款類似VR一體機的移動VR頭顯后面的模塊用于搭載電池,以及驅動視覺渲染、音頻和追蹤功能的小型計算機。另外,正面的斜面擋板的四個角落都分別帶有一個小型攝像頭實現位置追蹤。
雖然移動VR是未來,是主流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觀點。但是國內的廠商必須要明確一點:這些移動VR不是簡單的兩個鏡頭一個手機的搭配,也不是各種芯片傳感器堆砌在一起的一體機。不要像遛猴的小米一樣,搞那么大的噱頭最后推出的卻只是一個“簡陋”的VR“紙盒子”。
Oculus研發的無線VR設備也是如此,移動VR雖然比不過PC VR,但是不能因為先天的缺陷不足,就降低對移動VR硬件和內容開發的要求。
移動VR是VR發展的破局之道,現在國外的這些巨頭們也認可這種風向,何不放寬心大膽做,以谷歌為推出的Daydream view為例,view配備了一個手柄控制器,這個控制器彌補了移動VR的部分缺陷,內置的傳感器可以實現簡單的位置和動作追蹤,讓用戶的體驗更好,同時還為VR內容提供一定的擴展空間。而VR行業需要的就是有突破、創新,能夠給行業帶來一定啟發,真正讓VR深入人心的硬件產品。
數VR內容,還是看IP
游戲和視頻無疑是普遍被認可的兩大發展方向,Oculus在內容開發上共計投入5億美元。有錢就是任性,各個地方撒錢。游戲開發上,Oculus為游戲開發者支付游戲引擎工具的授權費用;在視頻內容上,和迪士尼合作,在其經典角色和IP的基礎上開發VR電影。迪士尼的影片一直是有口皆碑,他們在探索新科技的路上,也一直走在影視業的前端。旗下的加速器計劃投資了JauntVR 和OTOY,特效部門盧卡斯電影工作室也在和Magic Leap合作制作MR電影。
從內容上的合作伙伴選擇來看,Oculus的考量無非是內容的IP和迪士尼的“前沿”。這幾年IP熱的浪潮下,基于大IP開發的VR內容,毋庸置疑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度和熱議。有資本的硬件公司或者內容開發者也可以跟個風,慎重選擇一個合適的題材去進行改編。
除此之外,Oculus還提到到了要在商店設立教育專區,投入一千萬美元開發VR教育內容。關于VR教育,此前HTC 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表示,VR長期最看好教育。VR的沉浸式和交互特點決定了它們在教育上有很大的發揮余地。
所以想要切入VR內容的行業人士,如果有技術開發游戲,有資本打造基于IP的影視內容,就“循規蹈矩”的沉下心來慢慢研發。如果兩者皆無,不妨考慮先從VR教育做起,做的好的話有很大的突圍機會。
暢想VR未來圖景,技術大牛UP
Oculus的首席科學家Michael Abrash展示了他眼中的未來VR圖景,包括更高的分辨率,更寬廣的視場角、支持多變的場景深度、眼球運動追蹤技術以及更好地人體工學等。
其中分辨率的提升需要上游的顯卡廠商從底層開始優化了,而如果在眼球追蹤上或者是光場技術上有研究的初創公司,現在好好朝著VR的方向研究發展,厚積薄發,說不定在五年后,其中就會涌現出一個又一個的Magic Leap。
OC3大會是Oculus展示他們接下來VR規劃的宣傳平臺,同時也是VR行業的一個風向標的存在:做移動VR硬件就朝著“高規格”體驗出發;做內容的從自身情況入手,選擇一個合適的點切入,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