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韓璐 9年前 (2016-08-24)

或許是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語音識別技術“老大”Nuance收購了一家企業。但是,這真的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嗎?

近日,著名的語音識別與圖像處理解決方案提供商Nuance Communications(以下稱Nuance)宣布,已經以2.15億美元完成了對客戶服務與互動解決方案提供商TouchCommerce的收購。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Nuance創建于1992年,是最大的專門從事語音識別軟件、圖像處理軟件以及輸入法軟件研發、銷售的公司。如同談到芯片就不能不提起英特爾一樣,說到語音識別技術就不能忽略Nuance的存在。在2010年,因為與蘋果Siri之間的合作,Nuance聲名鵲起。然而,在隨后幾年時間內,Nuance經歷了與蘋果的“分手”、經營虧損、公司收購等風波,可謂是元氣大傷。

另外,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在擺脫Nuance的技術依賴之后,紛紛另起爐灶,與Nuance搶奪語音識別的市場份額。

如果要做個比喻的話,2015年之前的Nuance就如同封建盛世時期的“王侯將相”,而2015年后的Nuance就只是王朝覆滅之下的落魄貴族。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重重困難,Nuance輝煌難再續

論起Nuance如何漸漸失去頭上的光環,以及現如今的難以出頭,歸根結底,還得歸于三個主要原因

一個是市場競爭的激烈,及自身的自大。不管是哪個市場,“競爭”都會是絕對的“真愛”。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上圖數據來源于國際著名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 發布的《全球及中國語音產業報告,2015-2020》。圖片顯示,Nuance在語音識別領域的市場份額為31.1%,位居第一,但是2014年的時候,Nuance的市場份額高達60%,一年時間竟縮水一半,下滑趨勢太過明顯。

此外,在蘋果、微軟等公司與它“分手”,并自主開發的時候,Nuance掉以輕心,沒有對此作出應對措施,也是造成其市場份額丟失的原因之一。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其次是人才流失。據消息稱,蘋果在悄悄設立語音技術研發團隊時,就將兩位Nuance語音科學家Gunnar Evermann、Don McAllaster挖了過來;Google為了避開Nuance的專利障礙,在2004年的時候就挖走了在Nuance工作十年的聯合創始人Mike Cohen,并擔任“語音掌門”開發相應的語音識別技術;而亞馬遜在對語音識別的研究中也聘請了曾在Nuance工作了十多年的幾名員工。

這些人才的流失,從一定意義上也意味著Nuance“技術壁壘”的消失,削弱了Nuance在技術上的優勢。

最后就是市場風口的錯失了。在應用上,Nuance的技術多用于汽車的語音助手。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但是,根據上面這個表格我們也可以發現,2015年在汽車領域布局自家語音識別市場的不只Nuance一個,相對于蘋果、科大訊飛等公司,Nuance又喪失了一個優勢。此外,在目前正處于市場風口的聊天機器人與智能家居領域,不見Nuance的一絲消息,可見,對于機遇的把握,Nuance的眼光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亡羊補牢,奈何時機太遲

也許是感受到了地位的威脅,不說上半年,就在本個月,Nuance有了兩個新動作,分別是對自家虛擬助手Dragon的第15次升級,以及對于客戶服務與互動解決方案提供商TouchCommerce的收購。按照當前形勢來講,這兩個動作或許可以看做Nuance在語音識別市場的一個“亡羊補牢”,但是,在現實的殘酷中,這些動作最終還是晚了一些。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就拿此次收購來說,TouchCommerce是一家客服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客戶互動云平臺可以通過在線聊天、指引、個性化內容以及自動化工具在任何設備上與客戶進行互動,幫助企業客戶促進電子商務銷售,改善客服體驗。在收購TouchCommerce后,第一,Nuance可以將TouchCommerce的輔助服務與自己的自服務優勢結合,使得Nuance形成針對數字化互動和客服的全服務企業云平臺,形成從無人服務到有人服務的無縫切換;第二,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集則可以為Nuance的AI技術提供訓練素材,幫助后者的虛擬助手提高客服的精確度和適用范圍;第三,前者廣泛的客戶群同時還能讓后者利用來拓展業務,為Nuance在企業側的增長帶來更多的優勢。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比如這第二點,在語音識別的數據庫上,Nuance很難比得過谷歌他們。Nuance從中收集的數據多來自于客服領域,說話格式比較單一,而谷歌在擁有瀏覽器以及深度學習的相關技術的基礎上,不僅可以擁有數據集,更能對語音識別技術進行更好地訓練;此外,微軟、蘋果等公司在利用聊天機器人與人交流時,其所得到的數據,不僅數量龐大,還具有多樣性,較之Nuance更具有參考的價值。

再說這第三點,Nuance的客戶多集中于汽車、醫學等領域,而谷歌等則涉及了多個領域,比如汽車、社交等等,因而要論隱性客戶群體的話,Nuance又相對處在了劣勢。

總的來說,此次收購并不能幫助Nuance絕對保住當前的地位。

落魄“貴族”Nuance想東山再起?太難

在語音識別技術上,Nuance雖然還處于“領頭羊”的地位,但隨著競爭的激烈,以及市場趨勢的把握不當,如果仍然盲目自大的話,Nuance終將被谷歌等具備創新性的科技公司趕下“神壇”。

要想保住地位,像收購TouchCommerce這樣,靠一些只能起到間接作用的收購是絕對行不通的,或許在還保有市場優勢的情形下,Nuance該像谷歌等公司學習學習。當然,不僅僅是學習如何正確的對自身技術進行提升與補充,還要學習那種不拘泥于當前的創新性與開拓性。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