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八分鐘”算什么? 來看看AR真正的魅力!
里約閉幕式上“東京八分鐘”讓人驚艷,但是那還不是AR真正的魅力,小編帶你提前感受AR造就的未來世界。
巴西奧運會總算是閉幕了,這屆奧運會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的一些賽事制度,槽點多到三天三夜說不完。閉幕式一如既往的讓我們失望,賽事集錦里竟然都沒有出現中國人的身影,白巖松吐槽道“中國代表團沒有參加里約奧運會嗎?我記得中國代表團來了??!看來巴西女排輸給中國女排,我們得罪人了。”
東京八分鐘:二次元和AR技術
如此糟糕的奧運會,在閉幕式上也有讓人驚艷的地方,比如說下一屆奧運主辦方日本帶來的東京八分鐘展示,將日本這個國家的科技、二次元文化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在視頻中,我們看到熟悉的馬里奧、哆啦A夢的時光機、足球小將大空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化身為水管工馬里奧。
穿越回到現場后,東京奧運會33個賽事項目的發光動態形象從天而降,當時轉播的解說員把這個技術稱作是AR,其實在小編看來更像是全息投影,還不能算是真正的AR技術。就像時下最火的游戲《Pokemon Go》一樣,其實也只觸到AR技術的一個表面。
AR是什么?
從谷歌眼鏡問世開始引發AR的第一波熱潮,到現在微軟的HoloLens,以及特別受資本青睞的神秘組織Magic Leap,AR的發展頗有一種一鳴驚人的態勢。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對AR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用手機掃描,把真實的場景加載在手機屏幕上。確實,AR簡單的來說,就是依靠計算機將虛擬對象和現實場景重疊,讓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合為一體,實現我們和虛擬對象的實時交互。AR技術包含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視頻顯示及控制、多傳感器融合、實時跟蹤及場景融合等各種新技術。
AR技術一旦成熟,四年后的東京奧運會,或者更遠一點的未來,我們佩戴的眼鏡或者是隱形眼鏡將會成為AR的終端產品,它們將取代現實生活中的智能數碼設備。
暢想AR+奧運的可能性
場景一:來自異次元的問候
一般奧運會的開幕式都是一個國家展現自己歷史風采的時機,如果將AR技術運用到其中,觀眾會在現場或者屏幕前看到歷史古跡,或者一些關鍵性重大歷史人物的重現。只要是不在一個時空的物體都可以實時的傳輸到“此時此刻”的空間里。比如說在下一屆東京奧運會,你看到的不再是是普通人來cosplay成二次元的人物,真正的二次元人物將會出現在現場,你可以和他們去互動,抓小精靈什么的已經out了,哆啦A夢可以坐在你旁邊陪你一起看開幕式。
場景二:哪里不會點哪里
AR技術可以把計算機的數字信息加載在現實環境中,就像《鋼鐵俠》里的托尼•史塔克的面罩一樣,眼前展開的是3D全息面板,通過手勢識別以及語音識別等技術,只要動手動眼動口就能實現一切。
比如說對于在奧運會比賽現場的人來說,當你在這邊看跳水比賽,這個身材極好的小鮮肉很是吸引你,通過AR眼鏡,盯著他看個兩三秒鐘,動動手指,網上有關他的所有消息全部在你眼前展開。你想要獲取更多的信息,直接說出你的需求,它會進一步篩選出和你口述關鍵字相關的信息。反正,有了AR,你的眼前不僅僅是現實的人和物,還包括互聯網上所有的數字信息,你的眼前就是整個世界。
場景三:一場說穿越就穿越的賽事直播互動
里約奧運會已經有多家媒體開始VR轉播,雖然技術不是很成熟存在著諸多問題,估摸等到下一屆東京奧運會,真的可以通過VR頭顯“穿越”到比賽現場,來場身臨其境的VR體驗。而AR用在賽事的直播,那就是真正的穿越了,比如在某場比賽的實時直播中,演播室的主持人可以從一腳演播室內跨到比賽現場,和現場的主持進行面對面的互動。比賽結束后,還能把運動員從比賽現場“實時傳輸”回演播室,哆啦A夢神奇的任意門也不過如此。
加拿大媒介研究學者麥克盧漢有句經典的名言叫做“媒介即人的延伸”,AR技術之于我們就是如此,它進一步拓寬了我們眼睛的邊界,千里之外的好友可以穿越到你身邊和你嘮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帶來的是一個完全數字化的虛擬世界。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科幻小說和電影的情節就是未來我們的生活場景。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