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巫盼 9年前 (2016-08-11)

近日,HTC攀上了阿里巴巴的大腿,欲探索云服務在VR上的應用。類似這樣的VR和云服務邂逅,能在短時間內開花結果嗎?

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近日,HTC和阿里云喜結良緣并昭告天下。阿里云要用云服務推動HTC的VR生態布局發展,共同探索云計算與VR技術的新的解決方案。

對于HTC來說,他們看上的是阿里云的云計算價值以及其背后的阿里巴巴;而在阿里看來,出于布局VR產業的考慮,和國內最大的PC VR廠商HTC合作也是情理之中。

“云服務+VR”大熱,好多家都在這么玩

在科技圈,云計算和VR都是炙手可熱的話題。

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去年騰訊發布自己VR計劃的時候,就宣布要借助騰訊云來推出VR行業的解決方案。騰訊云將提供包括更高的計算機性能、對象存儲服務、語音識別能力等技術,幫助VR開發者解決內容以及硬件上的問題。

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在騰訊之前,樂視也推出過VR云平臺,樂視關注的重點是VR的視頻內容。他們希望通過樂視云的支持,來保證VR視頻內容的實時、流暢清晰,甚至是4K內容的在線點播、直播等等。

除了騰訊或者樂視云這些大頭,國內一些小規模的云服務公司選擇為VR視頻提供解決方案,比如云宙多媒體,他們表示會在其云平臺為VR視頻提供實時全景拼接、高流量實時分發等。

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惠普在年初推出一個“云VR服務”,讓低端配置的筆記本也能玩轉VR內容,惠普主打的這個云服務類似于云游戲,用戶通過視頻流的方式來接受游戲的畫面內容。

但讓人無語的是,在騰訊、樂視以及惠普們推出基于云服務的VR解決方案后,后續的進展沒卻遠沒有當初宣傳的那么美好。問題出在哪里呢?

“云服務+VR”,強強聯手就能天下無敵嗎?

說到云服務,它的運用更多的是和大數據的云計算掛上鉤。一旦提供云服務的平臺將龐大的計算機處理資源,成功運用到VR上,帶給整個VR產業的是顛覆性的變革。

云渲染讓VR擺脫硬件的束縛。考慮到畫面的流暢以及更好的VR體驗,VR內容對于硬件的要求極其嚴格,尤其是對計算機的CPU以及GPU的運算量要求很高。針對這一問題,云服務可以用超核服務器甚至GPU集群的技術來幫助渲染,把渲染后的場景回傳到終端設備,從而降低VR對終端硬件設備的要求。

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比如說,如果HTC Vive用上了阿里云的超大規模的數據處理能力,以后只需要讓云端來進行圖形處理,再也不用依賴實體的PC主機設備。當玩VR游戲或者看VR視頻的時候,把所有的任務都扔給云服務,這將大大降低VR體驗的硬件成本,擺脫頭顯后面連著的長長尾巴,有助于VR設備的大范圍的普及和推廣。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云服務和VR的結合,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設想中。

云服務+VR,還只是海市蜃樓

如果要實現上面的愿景,云服務需要強大的無線傳輸技術,但是現在的網絡帶寬根本達不到要求。比如說玩VR游戲,如果拋棄本地存儲,使用云計算,造成的網絡延遲可以說是致命性的,這一秒你在朝著敵人射擊,等數據傳輸過來,你的眼前將是一大片馬賽克,子彈還在發射途中,你可能已經被對方干死了。而且,現在的VR廠商所采用的VR設備參差不齊,每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來進行相關的優化,在云端處理優化就更加困難。

VR和云服務,使出洪荒之力也難擦出火花

云渲染對服務器要求極高。相比較常規的云計算,VR需要的云渲染對于后端的服務器系統要求更高,它所需耗用的硬件性能至少要高出云計算數倍至數十倍,這意味著提供云渲染服務的計算系統將非常龐大。作為云計算的先驅,IBM和SUN都無力單獨發展云渲染平臺,因為云渲染的任務中樞在于GPU,其次才輪到CPU。

良好的VR體驗還需要具備實時的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廣角立體顯示技術、用戶動作跟蹤技術以及感覺反饋技術、人機語音交互等等。而這些技術在性能上的高要求,都對背后的云計算處理能力以及存儲能力提出了挑戰。

因此,總體看來,現階段云服務的計算處理能力以及網絡帶寬等的局限,可能還無法讓VR乘著云服務騰空而起。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