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鎂客 9年前 (2016-07-27)

對于創業者來說,彎路是一定會存在的,但是如果有創業者前輩的指引一定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2016年7月26號,由IT耳朵(公眾號:erduomi)、小樣青年社區和義創空間在中關村的鼎好大廈二樓義創空間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智能硬件行業沙龍——創業路上那些坑》為主題的活動,這也是IT耳朵填坑系類活動的其中一場。對于創業者來說,彎路是一定會存在的,但是如果有創業者前輩的指引一定會少走很多的彎路。IT耳朵此次邀請到了多位智能硬件行業的大咖給大家分享他們創業路上遇到的事和爬過的坎,多位大咖的精彩分享對于正在智能硬件這條道路上創業的小伙伴們來說一定是不可多得的經驗。

“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耳朵君(公眾號:erduomi)簡單整理了一下各位大咖演講的主題,整體的演講速記會在整理之后分享給大家,下面給耳朵君給大家簡單整理一下:

1.幻響神州 董事長 張昕尉 :《智能硬件創業路艱,初創企業如何趟過坑? 》

“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張昕尉團隊九年多的時間一直專注于智能硬件方向,對于智能硬件創業,感觸頗多,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大家創業路上遇到的坎坷,他也都遇到過,因此,對于智能硬件創業,他有著自己的想法。

為什么要創業?可能是每個人的初心和想法是不統一的,總之有一點就是要折騰,不甘平庸。從創業本身的角度確實應該的,但是結果一定是只有1%的人可以走向成功,迎娶白富美,其他人都從山峰滾下去摔死;99%的創業公司必然失敗或倒閉,就跟人必到了年紀然要死一樣,這是必然的趨勢。一個創業公司活過五年概率不應該超過10%,不管做什么,活到十年概率就是1%,也就是99%的人在未來十年中公司不再存在,有可能是二次創業三次創業,這是不可逆的趨勢。智能硬件沒有前兩年那么備受關注了,反而讓大家冷靜下來思考什么是剛需什么是爆款,而不是燒錢去做這件事。另外一點,智能硬件同app等比,變現能力較差,成本又高。

2.眾清科技 COO 趙 冶:《如何提高品控,不讓生產拖累產品?》

“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趙冶說:怎么提高品控?這是他兩年在前線積累一些經驗。

他希望他的這些零碎想法可以給和他一樣正在創業計劃創業做智能硬件的人有幫助。少走一些彎路,真正的提高品控。由此他得出一下四點結論:

第一不要只看產線要去逛逛庫房:為什么要多看庫房?因為產線是一個工廠給大家展示的前提,大家看工廠肯定要看產線,看看產線硬件設備怎么樣,看看廠房怎么樣,看一個工廠最直接可以評價的地方。如果”門面“都做不好,和來后話呢?

第二不要只在老總辦公室喝茶,要去產線經理屋子里抽只煙:看看產業經理怎么做的,看看他報表在哪里,工作是否細致,一個產業線經歷決定著產品的質量和命運。

第三識別“假繁榮”:好多企業往往是需要到處借臨時工,外出接產線外包給其他廠子做,從細節評估他到底一天有多少生產能力。生產能力強,供應能力才會強,收益自然也高。

第四個是記人臉:現在工廠人員流失非常嚴重,無論哪個行業往往年輕人在產線干幾天就會辭職,如果一個產線人都不穩定的話,那么這就產線管理的問題 。以上問題多多注意,是可以提高品控能力的。

3.起源資本 副總裁 王 宇:《投資人眼中智能硬件創業的那些坑》

“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智能硬件的供應鏈是每個廠家最為重要的一環,針對供應鏈,王寧表示:“要能解決實際問題。作為2C的電子消費品,要考慮清楚用戶為何購買,而不必考慮數據變現。只有把數據做大時,數據商業模式才會出現,在擁有有效數據的前提下,還需要服務方幫助變現。供應鏈追求性價比。追求性價比的基礎是品質。注重渠道。智能硬件多新奇產品,除了通過用網站做營銷,有網紅分享,用戶線下體驗也非常重要。”

另外, 與最核心用戶溝通需求,為其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行業產品是慢功夫,要沉下心才有可能爆發。初始不要找大型廠商,供應鏈100K再來談供應鏈管理。要有人駐廠跑生產,嚴把質量。少談智能和情懷,訂單才是王道。團隊方面,一定要有懂硬件的人,純互聯網的公司做不出產品;要有懂營銷的人;做智能硬件相當于先做硬件創業再做軟件創業,做到頂級公司需要有BAT、聯想、華為的能力。做平臺著重以下幾點:第一產品要好,第二出貨量要高,第三要有足夠的黏性。

最后,王寧對于創業者說了一句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話:不要過多使用不成熟技術,硬件行業初創時期最好不要冒高風險。

4. 云智造 CEO 陳弘斐:《硬件供應鏈之“痛”》

“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陳弘斐分享了云智造在做智能硬件及供應鏈時所遇到的創業者的一些問題。

他表示,對于供應鏈來說,可以分成外觀件、內部結構件、PCBA加模組、組裝和檢測幾個部分。

痛點:

1、缺少供應鏈相關人才。

2、采購成本難控制。

3、如何開模過程中不斷試錯,按時把產品推向市場。

4、量產過程中,難以控制良品率。

針對這些通點,陳弘斐表示,可以通過控制采購來創造利潤,降低供應鏈的成本提高效率。并以塑膠模具為例分享了其中的系統供應鏈管理、工程管理、質量管理。

除了線下服務,云智造還提供線上E-sourcing平臺,提供優質的供應商。供應鏈團隊有自己的SQE,通過60項嚴謹審核。對于智能硬件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個供應鏈平臺,提供供應鏈、駐件,或者幫你做成產品。所有產品分成外觀件、結構件等幾個部分,根據客戶要求不斷開發供應商,把最優質的資源呈現在平臺上,會把優秀的資源提供給用戶。

5.暖 藍 CEO 李 易《被老周忽悠瘸的智能硬件還有救嗎?》

“創業路上那些坑—智能硬件專場”嘉賓分享實錄

去年360曾經把原本打算定價為199元的360小水滴智能攝像機將以0元價格免費送出100萬臺,并宣稱要“硬件免費”。而今年六月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發了一條長微博,主題是智能硬件能不能免費。一年時間,老周態度有360度的轉變,從宣稱免費到認為智能硬件需要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基于此暖藍CEO李易(注:Warman是一款緩解女性痛經的產品)分享了他有關《被老周忽悠瘸的智能硬件還有救嗎?》的主題演講,據李易介紹他做暖藍產品時未曾想過硬件免費,并表示該產品一開始就需要盈利。對于如何做出一個好的智能硬件,李易表示:

1.做硬件創業團隊需要做到量入為出,如在供應鏈管理上、庫存上等等一系列的最核心的事上要能保持適合自己的節奏。

2.加深人才積累、供應量積累、生產經驗的積累、渠道積累。加強對過程的管理,包含除硬件制造之外的過程,如果過程有差錯,結果可能也會不盡如人意。

目前創業成為了潮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創業這條路,也有越來越多的死在了這條路上,但是每個創業者在開始之初都是抱著成功的心態去的,但是最終還是倒在了前進的道路上。有很多先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每一位創業者來說這都是一份寶貴財富,IT耳朵開創這個填坑系列的活動就是想讓每一位創業者可以繞過一些坑,最起碼可以比前輩走的輕松一點,在后續IT耳朵將會繼續自己的填坑事業。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