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 VR應用無處不在,而國內的“Gear VR”在哪呢?

巫盼 9年前 (2016-07-23)

打車、考駕照、看奧運會比賽,三星Gear VR真是無處不在。穩坐移動VR領域第一把交椅的Gear VR,其背后莫非有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的力量的召喚。

Gear VR應用無處不在,而國內的“Gear VR”在哪呢?

上班路上遇到堵車還在低頭玩手機?那你就out了。在羅馬尼亞,你可以在坐在Uber司機旁邊,戴上Gear VR進行VR體驗來消磨時間。這是三星和Uber的推廣合作,只要用戶選擇Uber叫車,有十分之一的幾率遇到配有Gear VR的車,小伙伴們有沒有很羨慕,打個車還附贈VR體驗,就是不知道路費會不會增加。

三星Gear VR在To B端一直頗受青睞,在即將到來的里約奧運會期間,美國NBC電視臺和三星合作,為Gear VR用戶提供長達85個小時的VR賽事轉播,內容涵蓋開閉幕式以及男子籃球、體操、田徑比賽等項目。

Gear VR應用無處不在,而國內的“Gear VR”在哪呢?

比賽用VR直播可能大家已經習以為常,最近,在英國的馬基特哈伯勒,消防救援服務中心要求新手司機必須先在Gear VR里體驗一回車禍生死風云,才給他們發放駕照。除了這些正經嚴肅的應用場景,一些娛樂場所自然也少不了Gear VR的身影,此前Alton Towers主題公園開展了一個云霄飛車項目Galactica,就用Gear VR頭顯給玩家一次刺激的“太空旅行”VR體驗。

由三星和Oculus合作推出的Gear VR是在去年十月份上市的,三星之前一直未透露過Gear VR的銷量,只是在5月份宣布,Gear VR頭顯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100萬。不過這一數字并不一定表示Gear VR已售出100萬臺,可能是共有100萬臺三星手機配合Gear VR使用過。但即便如此,這一數字也十分可觀,那么Gear VR的魅力何在,“何德何能”讓自己在VR市場中領先競爭對手一大截。

Gear VR口碑好受推崇是必然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Gear VR絕對算是移動VR的標桿之作。相比較谷歌簡陋的Cardboard,套用長者的話,Gear VR的體驗比Cardboard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有Oculus提供軟硬件和內容上的支持,Gear VR的硬件性能是移動VR中的翹楚:它首次將移動VR的延遲做到了20ms以內,其ATW(異步時間扭曲)算法通過差值圖像解決跳幀問題,減少畫面抖動,以及Oculus store里為Gear VR用戶提供的海量游戲和視頻內容。

Gear VR應用無處不在,而國內的“Gear VR”在哪呢?

三星和Oculus合作孕育的Gear VR僅僅是硬件上就甩同類型移動VR幾條街,更不用說兩家大公司的名聲在外,Oculus當初被Facebook一收成名,在VR領域內是絕對的帶頭大哥形象,三星在手機行業內叱咤風云這么多年,研發能力不用多說。Gear VR是兩個科技明星的產物,獲得這么高的口碑和推崇也是情理之中。

當然,如果是虛名在外,Gear VR也不可能有現在的成績,不過這些也離不開三星在背后的耕耘努力,首先對外是和各行業領域的大公司合作,致力于Gear VR的推廣大業,比如美國NBC電視臺,Uber等。對內在VR內容創作上,三星投入了諸多的精力,推出Gear全景相機,鼓勵更多的用戶自主創作VR內容發布在Samsung VR上(VR視頻創作和分發平臺),發起名為Samsung Creators的倡議活動,邀請電影制作人或者是VR內容發燒友,使用三星的VR產品開發VR視頻內容,三星對于推廣Gear VR算是嘔心瀝血了,是Gear VR獲得業內人士推崇的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不過隨著VR應用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中,VR也逐漸成為許多行業的新寵,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Gear VR給了他們一個性價比高的VR嘗試體驗。對于想要通過新興科技助推行業發展的企業或者團體來說,Gear VR是首選。

Gear VR的成功推出讓三星在VR硬件上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他們還致力于打造一個完整的虛擬現實內容生態系統,全方位的推動VR事業的發展。

三星都這么努力,然而國內現狀是……

同樣是移動VR,在國內的發展境況就完全不一樣。先看看國內手機廠商做移動VR的,樂視、華為、聯想都發布了移動VR,小米是蓄勢待發要推出了,但是這些相比Gear VR來說,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半年過去了,華為的移動VR還沒開售,LeVR和樂檬蟻視VR還依然停留在觀看娛樂視頻上。

Gear VR應用無處不在,而國內的“Gear VR”在哪呢?

對于國內手機廠商來說,可能更多的還是把VR產品當做一個跟風的噱頭,做產品的態度就需要反思。但是矛盾的是,縱觀整個產業鏈,也只有他們有機會做出媲美Gear VR的移動VR產品,比如華為和小米既有研發實力,可以把控手機硬件配置,從安卓系統底層進行全面優化,又坐擁龐大的用戶市場。如果有技術難關攻克不了,或者可以效仿三星和Oculus,與有實力的硬件VR廠商進行深度合作,取長補短互相成就。

拋開手機廠商,國內還有一堆做山寨產品的廠商,比如淘寶上幾十來塊的VR頭顯,用戶總體印象一定是:硬件不達標,糟糕的VR體驗,質量粗糙且匱乏的VR內容。這些移動VR頭顯宣傳頁面上的口號喊得倒是響亮,但是終究都逃不過山寨low貨的標簽。

確實移動VR從價格上來說,是非常適合在消費市場進行大規模普及,帶動整個市場對VR的認知度,但是如果沒有Gear VR那樣的好口碑,一味的用夸張的標語噱頭去誘導消費者,結果往往是物極必反,得不償失,給消費者留下一個糟糕的VR體驗印象。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