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投資4.5億美元,Google在歐洲展開”魅力外交“攻勢
從2015年到2017年,Google對歐洲資助了總額超過4.5億美元的專項資金。
2014年在愛爾蘭,你可以看到一個為期一年的高中教師數字化培訓班;
2015年在歐洲,你可以看到一個新聞媒體發展網絡化新聞基金的設立;
今年3月在比利時,你可以看到一場有關文藝復興時期的虛擬現實畫展……
看到這,或許你會以為上述藝術、文化和教育項目都是歐洲各國政府所投資的,但事實上,這些都是Google為歐洲所作出的貢獻。從2015年到2017年,Google對歐洲資助了總額超過4.5億美元的專項資金,而這些投資都是為了推動歐洲藝術、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同時,Google還花費了超過7500萬美元,培養了大約200萬名歐洲科技人才。在倫敦、馬德里以及Google歐洲總部所在地都柏林,Google開設了很多開放式辦公室和培訓課程,以便于開發人員能夠自由地交流想法、互相學習。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Google也不會平白無故地做這么多”慈善“事業。
事實上,由于歐洲監管的嚴格,Google在歐洲的發展并不是非常順利。
除了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歐盟對Google發起反壟斷指控外,Google還面臨著侵犯隱私權、偷逃稅款的調查。雖然Google方面對所有的指控均予以否認,但這么多的負面新聞還是導致了Google在歐洲民眾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這些投資無疑都會提升Google在歐洲的聲譽。谷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的這種策略能夠改善谷歌公司與歐洲政府、當地居民和同業競爭者之間的關系。
Google高管表示,這些資金能夠幫助一些初創公司、新聞公司和雜志出版商來開展數字化業務以及新技術應用。對此,歐洲新聞臺CEO 邁克爾•彼得(Michael Peters)也表示,“谷歌的這些行為是為了告訴歐洲人,他們并不是壞人。很多新聞類創新項目的實施都離不開谷歌的資助。”
但事實上,Google在歐洲的”魅力外交攻勢“好像并沒有博得歐洲民眾那么多的好感。“這種行為是非常典型的美國人的處事方式,谷歌其實并沒有必要這么做。”一位剛剛參觀過Google在巴黎奧賽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的當地小學教師這么說道。
好吧,Google表示要哭暈在廁所。。。。。。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