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五大走量新玩法,你看懂了幾個?
關于智能硬件該如何走量,是依舊延續舊的電商平臺還是尋求新的突破?
對于目前的智能硬件行業來說,只靠電商帶動銷量顯然不夠現實,更加離不開線下渠道的支持。這其中除了傳統渠道代理商,更有一些你可能沒有想到的優質新興渠道,不信往下看!
2015年智能硬件廠家普遍押寶京東、淘寶等線上平臺,但實際轉化率極低!無論是某東硬件管理層大換血,還是部門在集團內被降級,都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為什么如此龐大的電商流量卻無法真正帶動智能硬件的銷量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互聯網+”智能硬件產品難以解決用戶真實痛點
由于缺乏底層核心技術積累和市場認知,大量追捧互聯網思維的公司在產品選擇上盲目追逐“市場熱點”,產品功能往往容易浮于表面,比如去年由于北京霧霾指數破表而大熱的智能空氣監測設備,雖然可以檢測環境空氣質量,卻對于“如何改善空氣質量”這樣的終極問題束手無策,頗有些隔靴搔癢的意味。
2.缺乏實際體驗,對優質產品購買動力不足
現階段智能硬件定義不清、產品不成熟、缺乏有效監管,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并不強烈。即便有少數樂于嘗鮮者,也會選擇先從低價產品試水,以穿戴式產品為例,去年電商平臺銷售情況最好的運動手環普遍在50-150的區間內,品牌+低價是小米手環大賣的法寶。智能硬件市場還未成熟,儼然已經是一片紅海。沒有利潤,生存都成問題,何談創新?
3.設備之間無法聯動,難以滿足場景化使用需求
智能硬件產品雖然五花八門,但單品所能實現的功能十分有限,只有產品與產品之間實現協同工作才能滿足用戶真實的場景化需求。雖然京東和阿里都推出“超級APP”概念,但僅僅解決了在同一平臺找到各種設備的問題,設備之間并不能實現聯動的效果?;ヂ摼W公司盲目追求接入數量,實際硬件銷量難以保證。
4.服務跟不上,用戶體驗不佳
智能硬件是一款LBS重度服務產品,涉及到智能家居產品的前期安裝、調試、中期維修,智能家電持續食材配送、醫療養老類智能硬件甚至還需要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工服務等。而互聯網公司是一個輕度信息平臺,難以承載這種碎片化、高人力投入的需求,絕大多數中小型智能硬件企業自己也缺乏這樣的服務能力。
綜上所述,由于智能硬件行業的不成熟性,加上功能實用性大多處在撓癢癢的階段,缺失真實體驗的場景,光靠電商帶動銷量的想法并不現實。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真正刺激銷量的新玩法吧:
玩法一:入駐智能硬件產品體驗店,遍地開花
電商的發展是基于去渠道化的相對低價以及送貨到家的便捷服務,但是在產品的標準化程度與市場成熟度不夠的情況下,線下體驗渠道的構建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當年的手機銷售渠道,不僅有迪信通、天音通信等知名的連鎖渠道品牌,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銷售渠道,也有形形色色多如牛毛的個體銷售網點存在。
2016年傳統家電渠道商、家居渠道商、消費電子渠道商、國內與海外電商紛紛建設線下體驗館。比如香江集團近日宣布要大力建設線下智慧生活體驗館,集成各種智慧生活相關的智能硬件產品。該集團旗下香江家居、金海馬家居兩大品牌200多家連鎖賣場,遍布華南、華中、華東、華北、西南、東北等地,經營面積達到350萬平方米,與1200多個主流家居品牌戰略合作。
玩法二:傳統企業強強結盟,互為優質渠道
面對跨界打劫、高喊“硬件免費”的互聯網異類,傳統制造業巨頭也曾一度感到恐慌,但是經過兩年的審慎觀察,大家安心地發現,互聯網思維不過是一只除了叫聲大點之外并無實際威脅的“黔之驢”罷了。技術、渠道、資金,這些創客們夢寐以求的資源,大企業統統都有,他們更注重于項目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從自身優勢出發進行產品與商業模式設計。比如今年,長虹、TCL這些沉默了許久的家電企業也紛紛站出來發聲了,并且明顯是有備而來。
不僅如此,這些企業在各自優勢領域深耕市場多年,其渠道能力盤根錯節、難以撼動,比如???、大華的商業安防渠道資源;河東、雷士的照明與智能家居渠道資源;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家電銷售資源;中興、華為的電信運營商渠道資源;金海馬、雅蘭床墊的家居渠道資源等等。這些不同領域的巨頭優勢互補、渠道互異,聯手之后可以獲得1+1>2的顯著效果。
去年美的與小米高調宣傳合作,然后就沒了下文,據了解兩家公司的基因相差太大,合作難以為繼已經實質性擱淺。另據可靠消息,兩家歷史加起來超過60歲的傳統企業已經達成全面渠道合作意向,并且今年三季度就可以實現落地,這種門當戶對的合作無疑更加舒服。
玩法三:借道智慧家裝/智慧地產,進入家庭
世界五百強旗下企業美頌雅庭裝飾公司業務涵蓋大戶型/豪宅家居裝飾、高端室內設計、高品質材料及施工、商業及辦公空間設計,目前在中國擁有4大區域50多家營業網點,經營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一線員工2萬多名,年產值10億元。該公司總經理陳宏表示,客戶今年已經開始接受“智能”概念,甚至主動要求智能,2016年將成為多年來倡導的智能化產品落地的一個時間契機。
美頌雅庭在深圳公司總部斥資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智慧生活體驗館,這里既是地產商“智慧精裝修”樣板間,也是O2O銷售渠道。雅庭體驗中心已經植入了簡單的智能,比如電動窗簾、衣柜智能收納系統、抽油煙機一鍵配送蔬菜、智能垃圾筒等,以接地氣的方式逐步實現智能化,滿足客戶需求。他們期待有更多好的智能硬件產品和系統在這里落地,打造智能臥室、智能兒童房等等。
除此之外,地產商也釋放出了積極信號。日前北京地產聯盟與深圳智慧家庭協會部分會員企業舉行了見面會,北京物聯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TO袁寧帶來了9大地產商430萬平方公里項目智能化開發需求,各種不同類型的智能硬件接入由物聯港開發的“易聯港WOT服務平臺”后,不僅可以解決智能家居的互聯互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真正解決用戶的剛需問題,即將不同單品打包成場景化系統方案套餐,快速、靈活、高效地提供給地產公司完成前裝落地。
玩法四:落地社區/居家養老機構,樂在體驗
樂山養老服務中心是樂山市民政局、樂山市老齡辦和市中區政府共同打造的提供醫療保障、動態健康管理、緊急救援、生活幫助、精神慰藉、社區日間照料、信息咨詢等一系列居家養老服務和為老服務平臺。成都玄至孝養老科技有限公司是該項目服務運營方,目前服務5萬名老年人,2016年計劃增加到10萬名,都是居家養老。
由于擁有大量老年用戶群體,又有日間照護中心促進產品體驗落地,他們有志成為全新的養老智能硬件產品落地渠道。樂山養老服務中心副理事長韋思成表示:“針對老人的產品銷售模式首要是體驗——如果沒有體驗機會,老人接受度很低。比如一張磁療保健床墊在社區推廣可以賣到一萬人民幣/張,就是很好的例證。我們計劃把社區日間照料站拓展為老年產品體驗中心,不僅是醫療設備,和老年人生活方方面面相關的產品都歡迎。我們還可以和企業一起做推廣會,讓老人樂于體驗智能硬件產品。”
玩法五:以O2O服務拉動智慧家電銷量
智能家電的產品單價目前已經與傳統家電類似,價格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但智能化給家電帶來的功能升級還不是用戶的關注重點,這是家電銷量增長的限制。
日前在2016年TCL春季新品發布會上,該公司提出了產品+服務模式首個落地成果——智能廚房。該方案不僅在應用操作中實現了TCL各產業智能單品如凈水機、油煙機、門禁對講機、網關等產品的有效聯接;還包含了家電維修(電先生),生鮮配送(本來生活)、家政上門(阿姨幫、管家幫)等豐富的O2O生活增值服務。
除了基礎配送,這些O2O服務企業還具有社區地推能力(社區活動、硬件體驗、試吃試做),完全可以成為智能家電的銷售渠道。本來生活全國市場經理彭宇就表示,在2016年將實現走近全國300個主力社區,涵蓋800個社群的營銷計劃,活動期間,團購、試吃、原產地溯源品鑒等活動將陸續開展。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