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鎵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科院郭國平研究組首次在砷化鎵半導體量子芯片中獲得新型編碼量子比特,它可以將電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與自旋量子比特的長相干特性融為一體。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郭國平教授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組及其合作者又破世界記錄。
這次他們新的研究成果是將電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與自旋量子比特的長相干特性融為一體,從而獲得新型量子比特,新型量子比特既擁有自旋量子比特的長相干特性又具有很快的操控速度。近日關于該項重要研究的文章已經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我國量子發展技術,現在我國研究團隊在半導體量子點的制備和操控方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實驗經驗和技術,郭國平研究組作為我國重點實驗室,在量子芯片等項目研究上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新型多電子軌道通用性極強,更可以為未來半導體中極性聲子和量子壓電效應對量子相干特性影響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向。
不過新型量子比特速度上和相干性上的提升究竟有多少呢?簡單一點來說,速度上它與電荷量子比特相似,操控速度快,但是在量子相干性方面,它比一般的電荷編碼量子比特提高了將近 10 倍。
不能說這是一項進步,應該說這是一項創舉,我國目前很多關于半導體量子點比特耦合問題的研究都已經站在了世界前列,這些離不開研究人員的堅持和努力。未來郭國平研究組表示,將結合現有的研究成果,繼續推進量子芯片以及其他項目的研究,將大力發展中國量子芯片等技術。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