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

周彤 10年前 (2016-03-03)

鴻海迎娶夏普再生波瀾,鳳凰男緣何癡迷白富美?

2016年2月25日晚間,來自中國臺灣的鳳凰男鴻海與來自日本的白富美夏普本來即將修成正果的婚姻又因為夏普家里的債務問題而被匆忙擱置,這場漫長的“戀愛長跑”再次蒙上了一層未知的陰影。

此前,鴻海在收購夏普這條路上走的可謂是一波三折,早在2012年,日本夏普公司便宣布與臺灣鴻海精密工業集團在資本運作和經營業務上開展合作,2013年3月,雙方簽署合作協議,鴻海以每股550日元的價格收購夏普約10%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然而夏普隨之公布的財報顯示業績惡化,隨即股價暴跌,鴻海集團更是深受影響,股票大跌。為避免更大損失,鴻海與夏普商討修改入股協議,雙方開始出現分歧。之后,由于市場環境變化,夏普又解除與鴻海的智能手機業務的合作,夏普也在不斷物色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利益的合作者,高通、三星、聯想、CEC一個接一個的成為鴻海的競爭對手。在經歷了短暫的扭虧為盈后,2014年夏普再次陷入巨額虧損,直至2015年5月,夏普公布了經營重組計劃,在接受了日本國內多家銀行的資產援助后,夏普進行了全面重建,然后最終結果不甚理想,鴻海再次進入了夏普的視線。

在經過多次出價協商后,為了實現收購夏普,鴻海將收購額加碼至7000億日元,報價已經是競爭對手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的兩倍,并承諾保留夏普品牌,不僅不會裁員,鴻海還放棄了變更管理層的要求,并表示將繼續雇用40歲以下的夏普員工。2016年2月25日,夏普召開臨時董事會,表示接受鴻海的收購條約。收購完成后,鴻海在夏普的總持股量約達65.91%,這也是有史以來日本家電巨頭首次被外資企業收購。

然而,25日晚間,鴻海卻出人意料的緊急叫停收購,原來在夏普遞交給鴻海收購團隊的一份文件中表明,夏普目前存在金額達3500億日元的“或有債務”,如此出乎意料的情況恐將再次推遲收購事宜。目前鴻海和夏普方面仍在就債務問題進行閉門談判,銀行和律師或將重新審查夏普的負債清單,鴻海是否會調低其對夏普的收購方案價值或者以某種其他方式改變收購方案,結果還不得而知。據最新消息稱,鴻海內部反對收購夏普的雜音越來越大,但總裁郭臺銘仍然執意要求收購。

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2

液晶之王夏普與血汗工廠富士康

夏普與鴻海的這出收購大戲,起起伏伏又忽進忽退的混亂局面,其實正反映了現在以夏普為代表之一的日系電子科技企業頹勢盡顯下的左右搖擺狀態。

曾幾何時,日系電子產業之輝煌,享譽全球。在這個小小的島國上,日本人以其嚴謹苛刻的企業文化,打造了如索尼、夏普、松下、東芝等一大批優秀企業,上世紀尾至本世紀初,日本的電子產品遠銷海內外,幾乎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然而近年來,唱衰日系電子企業聲音越來越多,而隨著日系企業集體陷入巨虧,日本電子企業迎來落寞的黃昏似乎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夏普作為一家百年老企,曾創造了多個“日本首次”與“世界首次”,特別是享有“液晶之王”的美譽。但在國內經濟的不景氣、重要業務線的投產失敗、企業文化封閉、管理結構臃腫以及海外企業的競爭加劇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亦不可避免的走入連年虧損的陰影中,雖然經過了諸多努力,卻依然深陷虧損泥潭不可自拔,不得不淪落到賣身被收購的命運。

夏普作為日本的驕傲,即將要落入外資之手的事實,也使得日本人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擔憂中。日本企業文化十分保守,上下關系嚴謹,作業流程繁復,這與臺灣的企業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而夏普作為掌握著諸多世界頂級技術的老牌高科技公司,日本人亦對其被鴻海收購后相關技術是否會泄漏存在著莫大的隱憂。

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3

鴻海起步于七十年代的臺灣,那也是整個臺灣電子行業開始大發展的年代,雖然其歷史沒有夏普來的久,對外形象也沒有夏普來的光鮮靚麗,但它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集團旗下公司不僅在臺灣、香港股票交易所掛牌交易,更囊括了當前臺灣最大的企業、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華地區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財富全球五百大企業,及全球3C代工服務領域龍頭等頭銜。

然而在大陸,鴻海的名氣卻遠不及其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富士康來的大。由于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機帶來了智能手機行業的革命,在全球智能手機飛速膨脹的需求背景下,富士康承接了包括iPhone、iPad等電子產品的代工業務,也因此被人們所廣泛熟知。富士康不僅僅是作為蘋果的代工廠,同時還是全球很多一流電子產品的代工廠,作為巨無霸級別的制造巨頭,富士康的技術實力毋庸置疑。但是代工費利潤薄如紙,富士康的工人辛苦工作,但是薪酬寥寥,此前發生的“連續跳樓”等一系列惡性事件,也使得富士康被冠以“血汗工廠”的惡名推上了風口浪尖。

富士康究竟是不是“血汗工廠”不是本文要討論的話題,但處在整個產業鏈最底層的痛,想必也使得老板郭臺銘日夜思量愁苦難寐。以iPhone舉例,盡管其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在中國生產,但由于產品設計、軟件開發、產品管理、營銷和其它高成本功能主要是在美國本土完成,所以蘋果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富士康雖然在蘋果供應鏈成本中占到4成,但最終利潤僅有可憐的2%左右。

所以,鴻海集團如此執著的對夏普執行收購,正體現了郭臺銘想要從產業下游往上游邁進的強烈轉型意愿,背負著“血汗工廠”的罵名,卻還要承受大陸工廠的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斷攀升,轉型顯得更加迫切。而在鎂客網看來,鴻海收購夏普,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其能帶來的助益和可能會產生的風險同樣突出。

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4

收購夏普的菊與刀

首先,鴻海收購夏普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獲得夏普的液晶顯示技術,鴻海一直有計劃在中國大陸建設液晶面板工廠。顯示屏是目前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毛利率也要比代工來的高的多,而且目前鴻海幾乎統包了電子設備的所有組裝部件,以及連接器、金屬機殼、印刷電路板及觸控面板等關鍵零組件,但獨缺手機面板這一塊,此舉可以迅速完善填補鴻海在代工產業鏈上的最后一塊版圖,這也是鴻海如此鐘情于顯示屏技術的原因。

其次,一旦獲得了夏普的液晶顯示技術,鴻海還可以加強對蘋果的議價權。就目前來說,蘋果依然是鴻海的最大客戶,貢獻了一半以上的利潤,但由于產業位置的關系,鴻海幸幸苦苦生產了蘋果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卻僅能分得極其微薄的利潤,而夏普一直是蘋果產品顯示面板的供應商,如若鴻海將夏普收入囊中,將使鴻海對蘋果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再者,大陸的手機品牌如OPPO、vivo、小米等目前都有在富士康的代工業務,這些品牌要往高端市場發展,對技術先進的液晶面板同樣具有強烈的需求,鴻海由此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直接一步從下游跨向了上游,從一個代工廠變成了供應商,也可以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從而搶奪到更多的訂單。

最后,夏普作為一家百年企業,在消費用戶端長久積累起來的品牌價值是不可估量的,鴻海依托夏普的品牌,直接就切入了零售端,跨入了消費電子市場。其實早在2009年的時候,鴻海就有過一個“萬馬奔騰”的計劃,志在打造一萬家三四線城市的線下3C數碼連鎖店,計劃以富士康制造為賣點,直接打通銷售通道,點對點銷售性價比電子產品,不過,生產能力并不能保證其產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這個計劃僅僅開了幾百家店就以失敗告終了。這次直接就拿到了夏普這個百年品牌,還包括終端產品和渠道,補齊這個短板,相信鴻海勢必然要在消費電子市場大干一場。

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5

不過此次收購最被外界所詬病的一點是,鴻海為自己的執念支付了過高的溢價。根據外界分析認為,鴻海為了拿下夏普,不斷的提高收購籌碼,以最終的價格來看,鴻海至少溢價了22億美元之多,消耗了集團公司大量儲備現金,增加了財務負擔,會影響到公司分紅和未來的投資計劃。更嚴重的是,在25日當晚夏普提交的一份債務清單中,顯示夏普或有巨額債務在身,雖然鴻海因此“十分不解和憤怒”的緊急叫停了收購事宜,但從郭臺銘隨后的表態來看,如果鴻海最終還是選擇了“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的做法,承接債務,那么不論最終審計出來的債務數據是多少,鴻海還是得在最后一刻給即將是一家人的夏普擦屁股。

花了多少錢,買賣劃不劃算,郭老板心中應該都有一桿秤,但收購之后的資源整合與后續的運作,才是決定收購是否成功的關鍵。歷史上,有無數的例子,要么收購者因為付出了巨額代價卻沒有帶來相應的收益而深陷泥潭,要么,被收購者二度轉手,或者被不斷拆分肢解,最終落得退出歷史舞臺的命運。夏普衰落的一個最根本原因就是對市場的研判失誤,在大屏液晶上的巨額投入卻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而作為以代工為核心的企業,鴻海此前并沒有在消費者洞察或者消費引導上顯示出過人的能力,如此大力投資于顯示技術的鴻海,又能否駕馭未來的市場呢?還有一點就是,日本與臺灣的企業文化決然不同,如何去消弭管理思維與模式上的沖突,對于鴻海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也會在未來,給那些有意出??鐕①彽膰鴥绕髽I很多或好或壞的現實啟發。

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6

談談郭臺銘

說了很多鴻海的事,其實非常有必要說說鴻海的老板郭臺銘,如很多成功的企業創始人一樣,他既復雜又簡單,既具體又抽象。正是因為多面,所以不好分析,但從這次郭臺銘在收購夏普這件事情上,也可以一窺其性格。

據鴻海某高管透露,如果郭臺銘和高管在重大項目上出現了意見分歧,郭臺銘往往不會考慮幕僚的意見,而執行自己的立場。在過去幾年中,郭臺銘幾次豪賭都獲得了成功,這一次鴻海高管對于收購夏普亦有憂慮,擔心夏普的巨大資金負擔,將會損害鴻海的財務健康。在出了“債務門”事件之后,郭臺銘對于下屬沒有能夠及時發現這些債務進行了斥責,雖然在細節上還在和夏普進行談判,但對于收購事宜依然執念。

其實說是執著也好,說是魄力也罷,郭臺銘在決定的事情上,一向是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的。而且世人因為富士康的形象問題而對鴻海集團以及郭臺銘本人多有誤讀。其實鴻?;蛘哒f富士康并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只是沒有技術只能給人組裝機子的黑工廠,從資料顯示,鴻海目前有一萬多項專利技術在手,并且是全球唯一能連續六年名列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科技百強(IT100)前十名的公司。

正如前文分析,收購夏普,獲得先進的顯示面板技術,進可以議價蘋果,退可用于供應終端,與原有的代工業務相結合,深造產業鏈,還能一舉打入消費電子的零售市場,從品牌、產品和渠道方面躋身全球領先企業之列,如此多的好處,郭老板自然是深思熟慮而為之。

順便說個題外話,郭臺銘是1950年出生的,如今也是將近七十的古稀老人了,在前妻去世后,2008年續弦三十芳齡一嬌妻,四年之內再育兩女一男,老當益壯,你還會懷疑郭老板的能力嗎?

郭臺銘執念夏普,富士康轉型夢福兮禍兮?7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