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研究電子生化士兵,黑科技再次飛起

周彤 10年前 (2016-01-27)

美國展開一項關于腦機接口設備的研究項目,欲打造電子生化人。

眾所周知,美國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地位,每年大量的科研經費使得美國的軍事實力在科技上就遠超其他國家。

最近有消息顯示,美國軍方宣布將研究一種可以連接人腦和計算機的植入式神經系統接口。

該項目的目的主要在于能夠極大地提升人腦和數字世界之間的數據連接傳輸方式,換而言之就是腦機之間接口的性能。這是由美國總統奧巴馬的BRAIN(推進神經技術的大腦研究)倡議中的一部分。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表示:目前設想的這樣的接口是一種讓生物能夠兼容的設備,體積小于1㎝3,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大腦中神經元使用的電化學語言和信息技術語言中0和1之間充當一種轉換翻譯器。

該項目被命名為神經工程系統設計(NESD)計劃,不可謂不是一件雄心勃勃的事情。目前的設備中大約有100個信道,但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可以同時包含100萬個神經元通信的系統。

項目經理Phillip Alvelda表示:目前的腦機接口系統就像是兩個超級電腦之間安裝了一個古老的300波特調制解調器進行交流。一旦我們的工具可以升級到可以開啟人的大腦和現代電子設備之間的通道,這將是一件多么偉大和匪夷所思的事情,將會誕生什么樣不可思議的可能性。

如果真的制造出來了,那么他們就可以制造博賽士兵了,并且在數字系統的輔助之下,可以使得博賽士兵的戰斗力遠超于普通士兵。當然,應用的前景絕對不止這些領域,除了戰場,還有更大的民用市場。

DARPA的網站表示:這些設備還可以被用于醫療領域,提供新的健康療法,以現有技術不能達到的分辨率和體驗質量為大腦提供數字聽覺或視覺信息以對視覺或聽覺缺陷,那時就可以在數字化上做到補足。

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是建立在神經科學、合成生物學、低功耗電子器件等多領域的研究之上的。同時最重要的還有軟件問題,需要能夠做到在數字硬件和大腦之間進行精確轉碼和壓縮高分辨率感官信息的新型神經計算技術,避免出現明顯的失真情況。

現在該項目已經在陸續地進行,DARPA正在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研究企業進行合作,希望能夠找到更多的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當然,作為回報,在后期,合作者可以將自己那部分的技術進行商業化。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未來也許成為機器人的或許會是我們人類自己?我們其實就是一個電子生化人?雖然說現在這個項目聽上去還有很多“不靠譜”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勢必會在項目進行的過程當中有重大發現,也會有更多可以用于軍事之外的技術或是設備被運用到民用領域。

這并不是“簡單的幻想”,而是已經正在實現的“夢想”。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