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外隕石邂逅3D打印,變成了炫酷的宇宙飛船!

鎂客 10年前 (2016-01-24)

3D打印技術也適用于外星上的物質,但在太空中有效不?

當發射載人火箭前,減輕宇航員攜帶物品的重量一直是重要的課題。為了減少成本,盡可能尋找可能的飛船制造材料也許是最佳的方案,行星資源公司asteroid mining深諳此道。

不要以為這只是一紙空談,其實這個構想已經有眉目了。在今年的CES大會上,行星資源公司攜首款以外星物質為原料的3D打印成品亮相。參照Arkyd公司的工藝,該公司已經有方法構建一個打印3D模型。

當天外隕石邂逅3D打印,變成了炫酷的宇宙飛船!2

上圖便是最終制成的宇宙飛船模型。這個模型的原材料并不簡單,是4000年前掉落在阿根廷的一個隕石碎片。據悉,太空巖石由鐵,鎳,鈷組成,成分與精煉的鋼制品相似。因此太空巖石成為建立這個項目的最佳基礎。為了將固體隕石轉換為可打印的材料,團隊用等離子噴注器將隕石融化和分離成一團金屬粉末。這團物質還要經過真空環境下的萃取。為成功打印此類物質,該公司運用了3D系統的ProX DMP 320直接金屬打印機。

當天外隕石邂逅3D打印,變成了炫酷的宇宙飛船!3

雖然該公司已經找到了可行的方案,將隕石原料打印成任何被編程好的形狀。不過,這個項目是否能在外太空中順利進行還是一個未知數。失去了讓物質固定的重力,想在在失重的情況下完成同樣的任務恐怕并不簡單。

目前,公司的團隊還在積極完善解決方案,用3D打印技術在外星制作物品不再是科幻。如果這一技術成熟,宇航員是不是能在外太空建立城市呢?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