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國內火熱的科技創新市場澆盆冷水,降降溫

鎂客 10年前 (2016-01-23)

國內風生水起的科技創新產業是真金白銀的實打實干,還是如履薄冰的草莽?

給國內火熱的科技創新市場澆盆冷水,降降溫1

是時候澆盆冷水了

如今,國內創業的風潮可謂是異?;鸨?,特別是在科技創新領域,不少人奔著圓夢的目的一頭扎進了創業的大潮,美名其曰科技創新、技術創新、增強國力,自嗨得不行。而國內較為寬松的政策體系,一直以來在專利、知識版權上的意識缺失,導致了大片的山寨工廠,不圖名只圖利,運用低價的策略,直接拿別人熱門的硬件配置或是時尚的外形來吸引了大票的消費者。但是這些產品與工廠往往都不長久,經營一段時間后,達到盈利的目的就會迅速消亡,更別提走出國門,進軍在海外市場了。這是一直以來國內產品的通病,除了在電子科技領域的大量抄襲,服裝、化妝品等行業的大量A貨/假貨也是泛濫,導致了外國人對中國產品產生了深深的排斥與不信任。

除了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山寨廠商會做出這樣的行為,諸多國內市場上耳熟能詳的品牌也有這樣的通病。比如蘋果的外形設計、金屬機身在市場上流行起來后,國內眾多知名品牌,比如:VIVO、OPPO、小米等等迅速出現了相類似的產品外觀和金屬機身,來攬獲更多的用戶。說白了,都是在用別人的創意與技術來迎合市場,卻從沒有想自己去創新技術、打造全新的概念。中國人專利版權和核心技術這一塊的巨大缺失一直都在遭人詬病,這也是眾多國內知名品牌一直走不出國門的關鍵原因。

早前,服裝行業的抄襲造假已經引來了國際市場眾多的口誅筆伐,給國人的名聲已經摸了不少黑。而之前科技行業的山寨還僅僅停留在國內市場,畢竟家丑不可外揚,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市場,卻由于專利產權的缺失而鬧出了不少丑聞。

一、自嗨下的打臉

給國內火熱的科技創新市場澆盆冷水,降降溫2

前段時間,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辦得如火如荼,將近三分之一的中國廠商參與了此次展出。就在我們自嗨得不行,以為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的地位的時候,卻沒發現已經出現了打臉的丑聞:一家來自常州的電動滑板企業Changzhou First International Trade Co(簡稱CFIT)被美國加州Future Motion公司指控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權而被人強制拆除了展柜,鎩羽而歸。Future Motion表示,此前他們就已經發現CFIT的電動滑板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甚至包括燈光系統,變燈的方向控制系統上都和他們的產品完全一樣。在雙方協商無解的情況下,不得不請司警部門出面,對CFIT的柜臺進行強制性撤除。

二、小米困境

給國內火熱的科技創新市場澆盆冷水,降降溫3

根據今年小米公布的銷售數據顯示,并沒有完成雷軍當初8000萬部的銷售目標,雖然強撐著說依舊是國內銷售數量的第一,但是不可否認小米已經出現了瓶頸。自14年12月份,小米在印度接到了愛立信向印度法院提出投訴申請,狀告小米非法使用了愛立信的專利技術,并且拒絕支付相應的專利授權費用。因此,請求印度方面強制禁止小米手機的進口和銷售。在印度市場的失利,致使雷軍在專利產權上更加重視。據消息顯示,小米、金山、北京智谷已經成立投資基金,規模為2億元,主要用于開展知識產權相關的投資活動。截止到2015年底,小米在專利申請上的數量迅猛增長,雖說很多都是外形設計上的專利,實際的專利技術數量也不得而知,但也在表明雷軍在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上的重視。要想穩穩當當地走出國門,務必需要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不讓專利產權變成海外拓展的壁壘。

當然,這也是中國眾多廠商走不出國門,只能在國內自嗨的重要制約因素。

專利問題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的掣肘

給國內火熱的科技創新市場澆盆冷水,降降溫4

花更少的錢就能做出迎合市場的產品,直接拿別人的創意確實是一條捷徑。但是基于別人的技術是走不長遠的。海外市場對專利的保護,制度上的嚴格,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內企業的發展。只有本本分分地拿出自己核心技術,有自己的專利產權,才能在海外擴張之路上走得穩當,底氣十足。雖說小廠商確實承擔不了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但是作為中國的知名企業,大品牌有責任有義務進行自己核心技術的研發,擁有市場取代不了的競爭優勢。同時,增強專利意識,及時申請專利保護,才能在國際市場上走得更好,獲得尊重。

其實國內廠商在這一領域也有做得好的,值得借鑒:

華為與愛立信成功牽手

給國內火熱的科技創新市場澆盆冷水,降降溫5

最新消息顯示,華為與愛立信再次續簽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同意雙方在全球范圍內可以使用對方的專利技術。此次的續簽還規定了華為將會為使用了愛立信的專利技術支付合理的授權費。這應該是所有國內廠商學習的地方,拿別人的成果支付相應的費用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與企業獲得市場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創新的鼓勵與支持。中國并不缺少人才,做到對專利技術的尊重與保護才是實打實的對創新的支持,激勵更多的人進行科技創新,提高企業實力。

也許最開始低廉的售價、時尚的外形、流行的功能等因素確實是迅速吸引用戶的第一手段,但是一個企業想要長遠地走下去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同時務必增強專利意識,不再讓專利保護成為制約發展的攔路虎,更不成為國外企業限制出口的借口。專利產權申請是對自己的保護,核心技術是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底氣與動力。

別再讓平價成為專利意識缺失的借口,少了核心技術就少了長遠發展的支撐。同時,尊重專利與知識產權,海外發展的掣肘才會逐漸消失。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