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能否打破Intel一家獨大的服務器市場格局?
AMD推出ARM芯片是否可行,且看行內眾說紛紜。
多年以來,Intel在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一家獨大的地位一直都未有人能夠撼動。近日,據相關消息顯示,經過多年的努力,AMD終于推出了首個基于ARM架構的處理器——Opteron A1100,此次的Opteron A1100采用的是ARM架構,不僅能夠很好的降低數據中心的成本,也給客戶提供了一個更為廉價的選擇。AMD希望以此來打破Intel的“霸權”格局,畢竟每年Intel在這一市場的盈利收入就將近140億美元。
AMD數據中心產品高級總監Dan Bounds表示:為了使該處理器給客戶帶來最大的價值,他們需要研發出一套完整的軟硬件相結合的生態系統。AMD整個2015年幾乎都在為此事而做準備,過程中,研發團隊遇到了各種問題,因此才推遲了上市時間。當然結果還是不錯的,現在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現在已經能夠做到大規模的批量生產了,于2016年初能夠順利面市還是比較欣慰的。
目前,AMD已經把業務部分進行了細分,主要分為存儲、網絡、Web服務器三部分,雖然說經驗年頭比不上Intel,但是業務基本已經做到了用戶群的完全覆蓋。
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主要是用于一些對功耗比較敏感的產品,比如手機、平板等等,而Intel一直在做基于x86架構的PC設備市場,雖然x86的發熱量比ARM大得多,但是它的性能卻更強。在數據處理能力上也是ARM架構無法比擬的,因此之前一直很少有人使用ARM的64位處理器。
面對這些確實存在的問題,AMD也不是真的想用ARM架構的處理器來徹底顛覆x86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他們想要覆蓋的是網絡設備、存儲設備以及低端服務器市場等應用。除此之外,AMD表示并沒有放棄之前x86服務器芯片的市場。
對于AMD宣戰,Intel表示并不會有太大的擔憂。他們表示:無論是什么樣的競爭,Intel都會嚴陣以待,更何況之前六年間ARM架構都不曾真正成功地被使用在服務器上。而且,Intel也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們有把握并且相信Xeon D的實力,在面對ARM架構的競爭是可以成功抵擋的。這不僅體現在性能的優勢上,還體現在他們可以提供比友商更好的云解決方案。x86架構可以做到在軟件的生態系統上與體系系統上的完全一致,同時還包括在數據中心計算能力的優勢上,都是目前的ARM架構所無取代的。
其實,Applied Micro、高通、亞馬遜、Tilera和Cavium等企業也都在使用ARM架構,他們都是AMD的未來競爭對手。目前,這還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市場需求并不大,每年的市值也僅維持在1000萬美元左右。
ARM的高管們倒是對此事感到異常的興奮,甚至十分期待與Intel在數據中心市場的競爭。ARM的服務器系統和生態系統主管Mandyam表示:AMD Opteron 1100的出現為網絡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服務器芯片和嵌入式芯片市場上,AMD有著無法比擬的專業性和更為豐富的經驗,這是得到用戶一致認可的。此次兩家的合作勢必會讓處理器在性能與功耗上面更上一層樓,進行更為復雜的工作處理。
此外,AMD還將為Softlron的Overdrive 3000系統開發人員和隨后的軟件存儲提供解決方案。SoftIron的CEO Norman Fraser表示:AMD的芯片是進行快速而大量的數據處理最好的方式;另外,AMD還將展開與SLS的合作,SLS可以提供給AMD在數據存儲解決方案上的流媒體服務、網頁服務、云存儲服務;Linux軟件制造商Red Hat也表示對AMD的看好,是“AMD生態系統發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業界對AMD芯片的態度:
Gartner的分析師Sergis Mushell
AMD的這套ARM架構的Opteron A1100芯片使用的是四個或八個ARM公版Cortex-A57核心,并非出自它自己公司研發的自主架構,要想自己的這款芯片變得更加出眾,進行架構的自主研發是必不可少的,這才是SoC芯片背后的技術關鍵點所在。
林利的首席分析師Linley Gwennap
Opteron A1100其實也并非是什么特別令人激動的產品,相比較Intel的Avoton,性能上缺乏優勢,功耗也更大,沒有自主研發的架構,也不支持配置P2的服務器,相當于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打造了一款公版的SoC以及嵌入式的程序。除此之外,AMD的CEO Lisa Su已經將公司所有有限的資源都集中到了一起,準備下一代x86處理器Zen的開發。如果Zen成功了,AMD將會繼續x86的研發,畢竟這是AMD目前唯一的出路,決定它的存亡問題;但是一旦失敗,那么也就意味著AMD將不會再有資金進行ARM K12的下一步設計研發。
Lisa Su
AMD2016年的發展還是很樂觀的,我身邊的很多的朋友正在期待著ZEN的表現。但是基于ARM架構的數據中心項目是由AMD的前任CEO——Rory Read負責的,如果AMD確實放棄了ARM K12,那么也就意味著AMD內部研發資源已經到了一個捉襟見肘的地步了。
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
此次的ARM架構芯片其實是一件更好的路,有利于AMD的生存。此次定位在網絡和存儲上的策略是正確的,AMD一直有著自己無法替代的優勢,而這兩個領域在功耗和性能上的要求也并沒有那么強,即使不使用自主研發的架構也是可行的。
Creative Strategies的Tim Bajarin
之所以AMD花費了這么長時間去研發這個新的服務器,正是因為AMD想在這一市場為客戶提供更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并且是基于ARM架構的高性能、低電壓芯片生態系統。AMD會成為這一市場上重要的供應商,獲得在性價比上有更多需求的并且信任著AMD的客戶。
Tirias的研究分析師Paul Teich
AMD在未來的三四年里面,將會在基于ARM架構的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中每年獲得至少五億美元的營收。而每年數十億美元的運轉率則需要根據實際的市場情況來決定是否有實現的可能。
對于AMD此次研發的基于基于ARM架構的芯片有人看好,有人非議,具體結果如何就得看它進入到市場之后的實際表現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