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

周彤 10年前 (2016-01-18)

在同質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不盲目擴張,立足本地,獲取外部資源,尋求創新轉型是明智的。

導讀

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本·霍洛維茨

創業,在天朝,事實上,很不幸,是一場“填坑”之旅!第一次創業就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于是才有互聯網“連續創業者”,主要是因為坑太多。2015的下半年,國內創投行業資本開始收緊,各行各業都進入所謂的“寒冬”時期。即便如此,2015年12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依然人山人海,備受矚目。習大大親臨現場發表重要講話,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政府對互聯網重視的信號,鼓勵創新,鼓勵創業!

隨著創業之火,孵化器也著實火了一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孵化器浮出水面,他們有的以從地產行業轉型而來,有的因為政策紅利而興起。而作為南京老牌的孵化器,奇思匯也在創業服務中謀求創新之路。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1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2

上周,奇思匯在南京大本營舉辦了一場創業大趴狂歡夜,邀請了數十位創業者和嘉賓共同見證奇思匯創辦兩年來的碩果。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3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4

整場Party的氣氛也是十分的輕松和活躍,游戲、抽獎環節不斷~~特別要說的是他們特意邀請了海外及國內知名的創業者、投資人加入奇思匯的導師團,并在現場還有個暖心地頒獎儀式!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5

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京創融匯CEO楊建中、小紅門情趣創始人小紅姑娘、瑤石投資集團創始人李濤、螃蟹實驗室CEO劉維超、千米網COO成功、北京松山百匯文化研究中心創始人王松山、Pre-Aangel創始人王利杰代表人季曙林、扇貝網CEO王捷代表人朱卉、奇思匯掌門人藥師。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5

王松山發表感言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6

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京創融匯CEO楊建中、火柴盒創始人繆志偉、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賴俊菘代表人王文遠、小魚兒網CEO馮強代表人鄭國政、資深強黏性社群研究者和實踐者梁文斌代表人張磊、江蘇電信電子渠道大掌柜陳勇剛代表人吳愛軍、奇思匯掌門人藥師。

由于工作繁忙或者遠在海外,奇思匯創業導師途牛網CEO于敦德、枇杷派CEO趙靈彥、硅谷創新電視頻道丁丁TVCEO丁維平等幾位重量級的嘉賓并沒有機會出席,但也都表達了對奇思匯的關愛與期望。丁維平女士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問候奇思匯和到場嘉賓及創業者。

對于奇思匯現任掌門藥師來說,執掌奇思匯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他覺得,雖然奇思匯是孵化創業項目的孵化器,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他們同意需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試錯,尋找新的模式和前進的基石。

隨著孵化器在國內的泛濫,孵化的創新之路顯得尤為重要,面臨新的挑戰,奇思匯將如何應戰呢?

奇思匯南京創業歲末大趴,做孵化器也是一種創業7

立足本地

奇思匯呢,就是奇思妙想匯聚在一起,在自由配置的市場中,北上深肯定是做孵化器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地方,總部在這些地方的機構,南京也只是整個布局中的一個不一定排得上前三的棋子。奇思匯掌門人藥師表示奇思匯在2016年暫時不會考慮在北京和上海布局,他們將立足本地,把南京做好。

獲取資源

當然,僅僅停留在南京,事情是做不起來的,過去的兩年他們做了很多活動,僅僅在2015年的一年里,奇思匯舉辦了46場創業活動,邀請到了60余位嘉賓,惠及創業者近2000人。伴隨著總理的號召,南京已經不缺跟創業相關的活動,但是有時候活動并沒有能夠給大家進一步思考和討論的余地和空間。“刷臉”縱然重要,但在奇思匯看來,傳遞價值和思辨才是意義所在。在2016里,奇思匯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北京,甚至是國外為孵化的小伙伴們尋求更多的資源,通過不同的方式把大家組織在一起,用更好的模式促成大家的成長。

會員制

Party中,奇思匯介紹了他們會員制的服務,加入奇思匯的會員,就可以優先享受奇思匯孵化平臺上匯聚的各種創業基礎服務和線上線下的全方位各種資源渠道。

導師制

奇思匯邀請國內外各行業知名的企業家、投資人及行業精英分享他們的經驗和看法,指導創業、幫助所有的會員拓展國際視野、理清商業邏輯、建立圈子、獲取外部輔導、把握投資人心態、贏得投資。在現有的創業導師隊伍里,火柴盒創始人繆志偉曾經也是接受了奇思匯的孵化指導,在奇思匯從0到1,并成功獲得天使及PreA輪融資,如今他又回到了奇思匯分享成功經驗,成為奇思匯的創業導師。這樣的反哺之心是奇思匯所樂見也是所有的創業者所樂見的。

融合的文化

小鎂意外地發現,在奇思匯的通訊錄里,有好幾個創業團隊的CEO擔任了外聯職務。對于這種現象,藥師解釋道:“我們奇思匯是一個胸懷天下的組織,我們開放我們的資源和關系,讓更多彼此價值觀相同的小伙伴融入。很多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但是我們的文化和組織架構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且我堅持認為這種結構代表了未來。順便說一下,Think Future,也就是思考未來,也是我們奇思匯的文化之一。”

創業路上,九死一生,正如奇思匯的藥師所言,孵化器本身也是一種創業。雖然本土的孵化器看似競爭激烈,但在藥師眼中,奇思匯想做不同的事情。相比“怎樣才能孵化出更好的團隊?”奇思匯更關心的是,“如果南京整個創業圈子被低估了,如何怎么才能打破這個魔咒?”

Paypal幫的老大,Peter Thiel在他的經典之作《從0到1》中曾提及,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激烈競爭是給失敗者準備的)。不盲目擴張,立足本地,獲取外部資源,尋求創新轉型,這一切或許是明智的,或許不是,但明智與否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探索自己可以笑傲江湖的獨特價值。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