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O傳感器,吃前掃一掃,一掃便知營養有多少
想知道食物里所含的營養成分有多少嗎?拿出SCiO傳感器掃一掃即可。
2016年的CES大展可謂是如火如荼的一次電子消費品展會。不僅有著萌萌的可互動機器人,還有各種開啟智能時代的智能家居產品,當然如果你想到的只是穿著和家居方面,那你就錯了。因為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是不允許生命里沒有美食出現的,但是既想吃得安心又想吃得放心,這可難壞了許多美食愛好者。不過沒關系,來自法國的初創公司DietSensor就帶來了一款名為“SCiO”的分子傳感工具。
據悉,SCiO分子傳感工具研發初衷是為了造福糖尿病患者。因為這些患者對飲食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每次進餐之前都要測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而在一般家庭當中,許多人都是隨便估值一下就直接進食了。這其實不是一個很明智的方法。
SCiO傳感器看起來和一只打火機的大小差不多。它利用近紅外光譜法可以準確測量出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熱量及酒精含量,并為用戶提供建議攝入的含量。SCiO傳感器會在測量完畢之后將信息添加到用戶日常飲食日志中,這樣用戶就可以很直觀地觀察到自己每日進食時的各類物質的攝入量是多少,以及是否符合健康指標。
當你使用SCiO傳感器時,只需將它照到你要測量的視頻上,點擊一下按鈕,然后你會發現它內置的光譜儀會收集光反射的食物,從而將反射的光分解成光譜或不同波長的陣列,將這些信息轉化為食品的物質信息,最終推送到手機的配套app——DietSensor上。
研發人員表示,希望能即時將所吃到的事物的信息和飲食建議反饋給有需要的朋友們,因為這畢竟關系到人類的健康,合理的飲食是很必要的。
目前SCiO傳感器現階段智能檢測一些比如餅干、面包或蛋糕一類的物質。像其他物質可能需要用戶手動上傳信息。
其實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早已不是新鮮事物,此前也有人利用此項技術發明出一款光譜儀,只是它的體積和微波爐一樣大。所以在這次設計中,研發人員為了方便用戶的使用和攜帶,特意將其壓縮到和鑰匙扣差不多大小。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