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創投孫東升:看中大文化、大健康、人工智能
當行業出現周期性波動的時候,對投資影響也非常大,這時綜合性投資機構就可能在避免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方面占有優勢。
孫東升于2001年加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下稱:深創投),現任該集團總裁。曾任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屬材料研究所所長,日本通商產業省工業技術院研究員,日本中小企業振興會(財團法人)研究員,具有豐富的中小企業投資經驗。
深創投是深圳市政府出資5億元、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出資2億元于1999年8月26日成立的專業從事創業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原名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2002年成立集團公司??偛脤O東升認為,深創投開創的政府引導基金模式使其在募資和項目挖掘方面優勢明顯,而建設綜合性投資財團,投資上堅持穩健策略、精品策略,則使其在避免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深創投在選項目標準上,有投資和風控兩條線。同時,孫東升認為當前的VC模式不可能被顛覆。
政府引導基金優勢明顯
新京報:現在大多數投資機構都會有非常明顯的領域偏好,深創投前中后期都有,每個行業領域都有,自身優劣勢?
孫東升:優劣勢各有。前面一種適合小機構,人員資金都不用多,在一個行業里深耕細作。但深創投這種典型的大機構,人員龐大,資金龐大,僅僅做某一行業的投資,能夠吸納資金有限。另外,當行業出現周期性波動的時候,對投資影響也非常大,這時綜合性投資機構就可能在避免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方面占有優勢。此外,雖然深創投表面上前期、中期、后期都在做,但內部是有細分行業的?,F在我們團隊做很多行業,不同的團隊專注于不同的行業。
新京報:深創投是在國內開創了政府引導基金模式,這種模式在做投資時優勢?
孫東升:第一個優勢是利用政府的資源來找項目,一般情況下當地政府對項目是了解最深的,可由當地政府推薦一些項目。此外,當投資對外資比較敏感的一些行業,比如文化傳媒行業、軍工行業、互聯網行業等,深創投也是有優勢的。
新京報:作為政府引導基金,深創投商業化募資的能力如何?
孫東升:深創投管理的基金是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引導基金,目前和各級政府合作設立的有大約70個基金,這使得公司在募資方面相對容易。這一模式下,政府出一部分資金,深創投出一部分資金,再聯合當地的民營企業出資一部分資金,所以這些年募資方面沒有感覺到大的壓力。純商業化的基金深創投過去涉足得相對少一些,但未來會建立全國投資專業化基金,或者一些大型的并購基金等,所以現在深創投也在著力培養商業化募資的能力。
新京報:有什么樣計劃實現商業化募資?
孫東升:首先從人才方面進一步推動,做市場、客戶等。另外一方面,深創投有優異的業績,投資企業已上市的共102家。第三個方面,就是和大的機構(比如保險資金)建立合作關系。
選項目有投資和風控兩條線
新京報:深創投能為創業者提供的除資金以外的支持?
孫東升:首先資本運作服務,利用專業知識包括企業再融資、資本運作計劃、上市過程中服務、并購等。其次是規范化的管理,企業要上市最基本的一個要求是規范,深創投從股東會、董事會層面,給企業提供建議和管理的策劃。第三就是管理、人才、產業鏈上下游關系介紹等。第四就是替企業解決一些疑難雜癥,在中國大環境下,很多事情需要綜合利用多方資源(包括政府資源)來幫助解決。
新京報:需要政府解決的具體案例?
孫東升:舉例來講,上市過程中工廠已經建起來要生產了,但是土地證、房產證還沒有辦下來,這時候需要政府來解決;一些優惠,傾斜政策也是需要政府來提供。所有投資機構都希望能夠提供這種服務,但有這種能力以及有這些資源這才是關鍵。
新京報:今年有沒有自己親自去做過項目。
孫東升:我們公司規定高管不能做項目。因為我作為總裁再去做項目,在投資決策時很可能別人不敢提反對意見,所以我只能站在“裁判”的角度,不能做“運動員”。深創投有自己的內部決策機制。
新京報:具體決策機制?
孫東升:我們是有兩條線。一條是投資線,一個項目的投資團隊至少要兩個人以上,這樣避免信息不對稱。像投資這條線到企業去做審慎調查(DD),形成了投資報告遞交到公司投委會。第二條是風控這條線,風控這條線我們需要有三份報告,首先審計部門要出具財務核數的報告,其次是法律方面要對企業歷史有無瑕疵、有無法律障礙等進行考察。再次是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行業的技術門檻,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市場空間等,做一份行業性的報告。
新京報:這種決策機制會不會導致決策時間冗長?
孫東升:有利有弊,有的項目經過深入的調查,可能就會暴露出項目存在的問題。為保證決策效率,我們內部有綠色通道制度,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也會簡化掉一些程序。
市場波動
給穩健、有實力的機構帶來機會
新京報: 2015年的股災中,深創投的市值從138億滑到100億左右,下半年深創投的投資會變得更謹慎嗎?
孫東升:應該不會,深創投采取的是穩健的投資策略,每年我們維持在25億左右的投資規模。股災對一些小的機構影響相對較大,但市場波動是正常的、一直都存在的,深創投的投資策略不會因為市場短期的波動而受到干擾。
新京報:什么樣的穩健投資策略?
孫東升:在市場過熱的時候,大家都在搶著投的時候,深創投堅持穩健投資、理性投資,對于不同的行業會設定不同的投資價格,超過這個價格再好的項目也不投。所以在股災發生時、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對于大的、成熟的、有實力的機構來講,帶來的是投資機會。因為這時候投資價格降下來了,泡沫都擠掉了。
新京報:你覺得現在整個中國的創投行業有無過熱的表現?
孫東升: 2008-2009年之后有一段時間過熱了,那會兒有一句話叫全民PE,當時大家說不能炒房要炒股權。當時一些不負責任的機構募資的時候就說,下一輪發財的機遇就是PE,即股權投資。但做這個事情前提是必須有閑錢,錢虧掉不影響你的生活;第二要有長期的心理準備,不是掙快錢。創投行業經過2012年底、2013年的調整,現在來看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態。
新京報:大家都在講資本寒冬,整個資本市場什么時間再次迎來春天?
孫東升:當前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較大,二三線城市的很多企業融資艱難,同時銀行也在抽貸,對整個社會心理產生影響,這種心理影響的直接后果就是收縮消費、收縮投資,加之資本市場停止了IPO,所有這些都對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資本的冬天。最近,中央已經決定重啟IPO,并對上市發行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加之創新創業、調結構等系列政策的推動,中國經濟以及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走出冬天迎來春天。
當前VC模式不可能被顛覆
新京報:股權眾籌發展的很快,會對未來的投資體系形成什么影響?
孫東升:股權眾籌的方式很好并且也是對的。但投資要分級,專門做天使的就做天使,另外一些大的項目、而且百姓也有一定投資需求的,眾籌平臺就給他們提供這種機會。股權眾籌相當于是對于整個投資體系的完善和補充。眾籌也只是資金和項目對接方式的變化,但對項目的判斷終歸還是需要依靠專業人士或團隊。
新京報:有沒有風險?
孫東升:對互聯網金融央行已有相關監管規定,眾籌相對來講就是要看投資人的承受能力,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投資是有風險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至于運作方面的風險,應該和P2P不太一樣,它是針對具體項目來做眾籌的,沒有做資金池。但P2P很多為了做規模,就不是只針對具體項目,而是去做資金池,這可能就有很大的風險了。
新京報:很多投資機構在講量化VC,怎么看這種方式?
孫東升:有點故弄玄虛。股權投資有自己固有的規律,但它不是可以完全量化的東西。有時候說要靠第六感,這個第六感更是難以量化,所以量化是解決不了或不能完全解決投資具體問題的。
新京報:現在很多人在講顛覆VC,你怎么看?
孫東升:很多提法,但是顛覆不了,一些看似創新的激進做法是違反市場規律的。PE圈內PE熱的時候,很多機構在募資時聲稱只收一年管理費,這種情況會導致投資壓力大。因為在募完基金之后,按國際慣例不投到70%、80%,不能再募新的基金。如果只收一年的管理費,就會爭取一年之內投完,然后再去募下一期基金。這樣一種情況下,就不可能從容的去選項目。我們認為,好的項目要靠打磨和發掘,前面說的這種較激進的模式違反了市場規律。
新京報:深創投投資方式有沒有隨著市場發展變革?
孫東升:做投資不能有掙快錢的心理,不能有趕風口的心理。改革創新對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永久的話題,我們在國有背景的體制下,要改革的一個方向是怎樣更市場化。雖然在國有背景體制下,但并不代表我們是保守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