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般的速度:美研發光子芯片,每平方毫米傳輸速度300Gbps
光子芯片面世,每平方毫米傳輸速度300Gbps。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erkeley校區、麻省理工學院、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校區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了一款光子芯片,它可以用光來傳輸數據,速度比過去的芯片大幅提升,能耗也大大減少。
研究者宣稱這是第一款成熟的、用光傳輸數據的處理器。芯片每平方毫米處理數據的速度達到300Gbps,比現有的標準處理器快10倍甚至50倍。研究人員用7000萬個晶體管和850個光子元件組成2個處理器內核,整個芯片只有3×6毫米大。
在今天的電腦和智能手機中,電信號在金屬線中傳輸,它將處理器、內存、網絡、存儲設備、USB接口等連接起來,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則用光纖連接。光纖可以傳輸海量數據,但它的造價太貴。美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能改變這一切,他們將電子組件直接安裝在芯片中,并用來傳送和接受光信號。他們的研究成果刊發在《自然》雜志上。芯片制造設備和硅元件都可以用這種方法生產,如此一來,光芯片就可以輕易普及到計算基礎設施之中。有了硅光子芯片,數據中心的電腦不必浪費時間等待另一臺電腦的響應。
當人類向著超高速信息處理的美好年代投去憧憬一瞥時,那前方出現的曼妙身影必然是光子芯片,此緣已注定。而熟稔的、現正陪伴著我們的電子芯片,只能悄然退場。相比于電子,讓光子聽由我們的安排更為不易,不過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一定可以像駕馭電信號一樣任意控制和引導光。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