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張震:資本市場明年二季度復蘇,創業者如何融資和尋找創業機會

周彤 10年前 (2015-12-22)

創業者要從容面對、積極應對,在資本復蘇的時候開出朵花兒來。

張震:大家好!我是高榕資本的張震。高榕資本是我和另外兩個合伙人高翔和岳斌于2013年底創立的。

到現在,我們總共管理著3支美元基金和2支人民幣基金,管理的總資產額度超過8億美金。

在過去的1年多時間里,我們投了差不多70家公司,現在有20多家公司已經成長為了各自細分行業的翹楚。例如,今天和大家一起線上交流的貝貝網就已經成為了母嬰類電商的第一。

關于融資和資本

1. 未來一年融資大環境以及融資節奏如何把控?2016年該怎么在一級市場融資?

張震:2016年的私募市場,我認為應該會是一個先抑后揚的狀態。

a)現在確實是處在一個比較冷的階段,這個慣性應該會在2016年上半年延續下去。同時,因為1-2月份受到元旦、春節等假日的影響,投資人往往都不會特別活躍。進入3月份之后,這個市場會逐步的活躍起來。

b)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整,創業公司在估值的期望上也會下降。這會促使投資人更愿意把錢投給初創公司。

所以,私募市場總體上應該會是一個先抑后揚的過程。

在融資的具體方式上,我建議大家都活絡一些,不必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VC或天使身上。因為現在有了一些創新的融資渠道是可以考慮的。

a)眾籌。包括京東、螞蟻達克都推出了眾籌平臺。我們的一些Portfolio公司在眾籌平臺上融資竟然都很順利。比如我們投的三個爸爸(兒童空氣凈化器)在京東做股權眾籌很快就融了2500萬;我們投資的芥末金融在螞蟻達克上做眾籌也是很短的時間就超募了。

b)A股市場的一些融資機會也可以考慮。比如,如果達到條件,可以考慮去新三板募資,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募資通道。

2. 怎么理解所謂的資本寒冬?為什么這么理解?

張震:所謂資本寒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像一年有四季,資本圈也是有周期的,它是一個波浪形前進的過程。之所以出現了大家所謂的“資本寒冬”,是因為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都是非常熱的,或者說是過熱的。

這個時期,無論是估值還是創業的企業數都大幅上升,讓整個市場出現了一定的畸形。比如O2O領域出現了很多燒錢的模式,這些可能都是不持久的。反過來,這些情況對投資人的信心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其實,現在投資人的手里都是有很多錢的,只不過大家都是處于持幣觀望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看起來一種比較冷的市場狀態。

但是,話說回來,我認為資本寒冬只是一個相對的階段。在經過這個階段后,高估值會回歸到內在價值的真實水平,這個市場的活躍度會重新起來。相信在經過春節假期后,在明年2季度,資本市場會再度活躍起來。

3. 對于國內股市估值遠超美國股市,您怎么看,拆VIE回歸,還是繼續觀望。中國股市未來會回歸理性嗎,需要多久,還是會持續利好?(Blued CEO 耿樂)

張震:我認為拆VIE會是未來2-3年內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因為這些企業的大部分用戶都是在國內,他們的品牌影響也是在國內,同時,國內的平均估值也高于美國股市。所以,拆VIE在未來2-3年內依然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旋律。

拆紅籌的回歸必然會影響到中國企業去海外上市。因此,我認為中國公司去海外上市的數量也會相應減少。

此消彼長,拆VIE回歸的情況在經過2-3年后也會逐步穩定下來。

從本質上來講,我是鼓勵中國的企業在國內上市的。因為你的市場在這里、用戶在這里、品牌在這里,散戶和機構投資人可能都是你的用戶。對于這些公司的市值表現可能也會更好一些。

關于趨勢、投資領域和邏輯

4. 請談談 此項目在獵云網投融資平臺進行融資  談談

一款行業大牛職場經驗技能c2c共享應用

對于企業服務的趨勢判斷。

張震:企業服務市場在中國很奇怪,一直處在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早就出現了很多像SalesForce這樣做的不錯的公司。中國這么多年下來,企業服務領域估值過10億美元的公司都是屈指可數。

這里面可能有一些歷史的原因:

a)大公司在接受企業服務時通常都希望是排他性的服務。他們需要一個可以獨立使用的封閉性體系,要么自建要么請外部的第三方來幫他們開發。這就意味著過去的很多企業服務都是一次性的業務。這種模式對企業服務商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b)中小企業普遍希望接受免費服務而不太愿意付費。

但是,隨著中國創業企業的成長,從新公司成長出來的大中型企業會越來越多。隨著人力成本的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接收付費的外部服務。因此,中國企業對于企業服務的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大。

高榕在這一塊也也做了一些投資的嘗試,比如幫助APP做各種測試服務的Testin,他們的業務成長的非常好,2015年上半年也是按照幾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輪新的融資。此外,我們在云計算領域也做了不少有意思的嘗試。

整體來看,我們對企業服務領域長期看好。

5.高榕過去投了不少好案子,想了解高榕重點看的領域,和在這些領域的投資邏輯。(藥給力創始人任斌)

張震:謝謝任斌。高榕主要做的是TMT領域的早期投資。TMT領域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

a)互聯網+;b)移動互聯網;c)垂直電商;d)新興技術領域的創新

我們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主要看的是幾個點:

a)創業項目所面對細分市場的規模是不是足夠大。因為只有幾千億規模以上的市場才有孕育出獨角獸公司的可能。

b)創業項目的創業者是不是有非常好的背景和經歷。

c)是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點來做這件事,應該避免入局過早“死在沙灘上”。

d)這個公司是否具備獨特的資源來構建自己的競爭壁壘。

如果這幾個條件都可以被滿足,我們一般就會考慮投資。當然,估值作價也會是投資人考慮的因素。

我們可以拿母嬰垂直電商貝貝網為例來粗略說明一下高榕的投資邏輯。

當時,我們看到母嬰市場規模是1.6萬億,但是互聯網的滲透率只有6%。同時,線下母嬰類連鎖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孩子王在整個市場的占有率也很小。在這種行業格局下,我們認為貝貝網以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打法進入母嬰市場會有很好的機會。

具體行業問題

6. 如何看待每日優鮮和天天果園這樣的生鮮類方向?不投的原因有哪些?

張震:生鮮電商這塊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也是電商行業中為數不多未決出王者的領域之一?,F在這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但是格局未定。

做生鮮電商領域的投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簡單說,主要有兩點:

a)供應鏈方面,在貨源采購上是不是比其他競爭對手有不一樣的優勢。

b)做生鮮電商需要解決冷鏈配送的問題。對于創業公司而言,要解決冷鏈配送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且所需要的投資額度也不小。

其實高榕在這個領域我們也是有所布局的,比如本來生活的A輪就是高榕投的。今年年初,本來生活完成了B輪融資。

當然,我也相信會有一些生鮮領域的初創公司能夠找到一些好的模式在不燒錢或者少燒錢的前提下把公司的規模做起來,這樣的公司我們也是在積極的尋找。

7. 如何看待同城貨運這塊市場?

張震:同城貨運市場的規模也不小,但今天最大的問題是競爭過于火熱,主要企業還是以燒錢補貼的方法在運作。如果按照目前的方式去做,我估計大部分企業生存的可能都不會特別好。

往后看,可能的情況是誰有最多的資源、誰有最多的現金儲備就能活下來。如果是這樣的話,也許58到家做出來的機會最大。

8. 如何看待垂直領域社區的創業前景?

張震:對于垂直領域社區我可能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因為我們在垂直領域社區這一塊一直沒做太多嘗試。整體來講,應該是挑戰和機遇并存。

所謂挑戰,指的是商業模式不是很容易建立。大家也都看得到,過去幾年里,社區類創業公司的成功概率基本上是非常低的。幾年下來也就有幾家能起來。當年像開心網那么火的公司到最后也沒有太多聲音了。所以,我覺得社區類的創業公司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

機遇當然也可能存在,例如互聯網醫療健康等領域可能會存在不錯的機會。

但所有垂直領域社區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都要考慮現有大平臺(比如微信)所存在的競爭性。所以,這些創業公司需要找到自己獨特的資源,最好是能夠通過和垂直領域行業資源的合作搭建起比較高的護城墻。只有這樣,在面對大平臺等公司的潛在競爭時才有生存的余地。

9.您對于新車電商這個垂直領域怎么看?現在的團購、線索導流都不具備成為真正電商的基本特征,而交易導流和自建線下門店直接銷售是這兩年尤其是今年才逐步出現的模式,這兩種模式是不是有機會推動原有的產銷體系?(小馬購車創始人黃強)

張震:謝謝黃總。新車電商這塊我們有過關注,但沒有做太多的嘗試,因為新車電商面臨的挑戰是比較大的。

對于傳統線下4S店,他們銷售新車的毛利是非常低的,這塊業務有時候甚至是虧損的狀態。4S店之所以會繼續做新車銷售是因為這是他們用于導流的手段,他們通過做保險的銷售代理和汽車的售后服務來賺取利潤。所以我覺得如果要做新車電商的話,可能要跟保險和售后服務進行一個比較好的結合才能建立起一個長期的商業模式。

另外的一個挑戰是,汽車廠商的談判力(bargain power)都是很強的。初創公司在和廠商去談的時候,如果有能力獲得供應鏈的支持、熱賣車型的支持,對于開展業務可能會有大的幫助。

10.如何看待國內的互聯網保險領域?您比較傾向于互聯網保險的哪些模式呢?(人人保險CEO朱虹)

張震:謝謝朱虹。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保險行業本身是一個幾萬億的規模,同時,在互聯網上的滲透率目前還是很低的。我記得第三方的統計數據顯示只有6%。所以我覺得互聯網保險領域會有很多的機會,而且這里面會有很多創新性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保險是一個很大的概念,里面涉及到財產險、意外險等各種險種。針對不同的險種也會有不同的做法,包括在國外出現的互助保險也有很多的創新。這些都會是我們積極關注的方向。

11. 中國聯通在烏鎮發布的APP指數顯示,Blued超過幾款知名的婚戀APP,您感覺這塊的社交,在商業價值上有哪些?(Blued CEO 耿樂)

張震:謝謝耿樂。沒記錯的話,你們應該是清流資本的王夢秋投資的。

同性交友這塊,應該也是有非常大的一塊市場??赡芤獓@著他們的社交需求來設計相關的變現模式,比如9158模式、社交相關的電商模式等應該是有些機會的。

12.怎么看互聯網金融中的做資產端企業和做理財端企業?哪個更有前景?(趣分期CEO羅敏)

張震:和羅敏也是老朋友了,你問的問題肯定也是最專業的,我在你面前只能班門弄斧啦。

從互聯網金融今天資金供給和資金需求的兩端來看,我認為今天中國市場上現金的儲備是足夠的。

所以,今天更大的挑戰是在資產端。因為只有好的資產,我們才能控制好它的逾期率和違約率。這樣,無論是P2P還是其他類型的金融服務平臺才能有一個長遠的發展前景。

當然,理財端這塊也會有很好的機會。隨著不同理財產品的出現,用戶也面對著不同的選擇,所以這兩端應該都會有各自的機會。

另外,不管在資產端還是理財端都還有很多創新的模式。包括美國的新技術模式在風控方面有些什么深挖的地方,這里面還有很多很多的機會。

13.我們專注于數字健康領域,您如何看待目前智能硬件的這塊領域?(PICOOC CEO張悅)

張震:在醫療健康智能硬件這一塊,高榕也是做了相關的嘗試。一個是小米手環的公司華米,一個是樂心醫療,這兩家公司發展的都不錯。

對于智能硬件公司,我的理解它們的本質就是做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的核心是:a)怎么做品牌;b)怎么降低獲客成本;c)怎么提高用戶粘性。

14.如何看待近期討論很熱的內容創業?對于內容創業,有什么建議?(即刻、贊賞平臺創始人王留全)

張震:內容創業這塊的機會很大,因為內容這塊涉及的面也比較廣,包括影視、深度文字等應該都有機會。

內容創業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可復制性。我們舉個例子,過去在投著名導演的作品時,他可能會連續拍出兩部好戲,但第三部片子的創造力會不會枯竭?能不能持續的產生創造力?這些可能是比較大的挑戰。

但是我認為,好的內容一定會有大的價值。

另外,每一代互聯網用戶對內容的需求都不一樣。為什么目前會圍繞著二次元出現一些熱點?這跟90后、95后這些人群逐漸成長起來有關。正是因為不同人群有不同內容消費的需求,所以內容創業才會成為一個持續的主題。

15.投資者和創業者的接觸時間接觸并不長,雖然創業者的背景,比如大公司高管,名校背景等硬性條件可以直接看到,但是抗壓能力,管理能力這種軟性條件,該怎么去發現?(網易推廣趙劍,來自讀者征集)

張震: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作為投資者天天要做的事情。

對于創業者的判斷,我們往往會采用這樣一些方法。

對于他們過去的經歷背景肯定會看。比如跟他們聊過去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以及他們具體是如何解決的?聊他們他們過去交的最大學費的事情是什么?通過聊這些非常細節的事情時,看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非常明顯。這是一個直接交流和接觸過程中的判斷。

另外一個,我們還會去接觸他們身邊的人。比如說,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投資人徐新在做人的背景調查時會花很多的精力。他們(今日資本)在投貝貝網上一輪時,把貝貝網創始人張良倫的太太約出來吃飯聊了6-7個小時。有時候,他們還會和創業者的父母、親朋好友進行交流,通過周圍的人的看法對創業者做一個判斷。

當然,我們還會有一個有關創業者背景的盡職調查。會看他們過去同學、同事等的觀點,從他們的看法來做出多個維度的評價。

最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綜合性的對人的判斷。但總體來講,我覺得這還是一個挺大的挑戰。

16.什么樣的CEO風格是你覺得OK的?對CEO的建議有哪些?

張震:成功的CEO風格各有不同,個性非常多樣,不同的個性不會成為阻礙他們成功的根本原因。外向內向的人都有可能成功。

>我們在看成功的CEO時,會考慮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些共性的東西。

a)優秀的企業家都會有一個大的格局,或者說vision。比如說,馬云在十幾年前就看到互聯網會改變人們的生活,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一開始創業時就說希望讓Facebook成為新一代的操作引擎、新的互聯網流量入口。

包括我的合伙人岳斌在IDG時投了雷軍的小米。我記得我們去談的時候,雷軍對小米的邏輯講的很清楚。因為他覺得智能手機才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再加上MIUI的系統,能夠很好的構建一個互聯網的生態鏈。

所以,vision是最重要的。

b)需要有執行力。在你有了很好的想法之后,你還要能夠組建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并與團隊一起實現你們的目標。

對于CEO的建議可能有各種各樣。我就談一點體會吧。

現在無論是創業還是互聯網的圈子其實就是一個江湖。在江湖里面,大家就要講江湖的規則。這個規則就是契約的精神。

這并不僅僅是要守法的基本要求,還有遵守和創業伙伴、客戶、投資人之間的約定。

另外,我覺得,創業者需要講義氣。講義氣的對象包括自己的上下游、自己的創業伙伴、員工、甚至包括自己的競爭對手。

只有遵守江湖的規則,才能夠在這個江湖里比較長久的生存和發展。

17.我很喜歡您講過的跟創業者一起創業的理念。最后想聽一個故事,您和創業者一起創業的故事。這個模式和其他投資人的區別和優勢在哪?(Linkface聯合創始人馬廷姣)

張震:作為投資人來講,我們在創業的圈子呆久了也會有一些不錯的機會和想法。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投的愛學堂。

我們一開始是投了清華的學堂在線,他們希望把K12頻道相關的資源拿出來單獨發展。我們向學堂在線提出建議,是否可以幫助他們組建一個優秀的團隊來操盤這個事情。

所以后來我就幫助學堂在線邀請到了兩位優秀的創業者。一位是汪建宏,他是黃岡網校的前CEO;另一位是張強,之前是學而思在線教育業務的一位核心高管。

因為我們大家的理念相同,所以就共同創建了愛學堂這個公司。

這個公司的發展后面也非常順利。在我們年初完成A輪之后,4、5月份時又獲得了集富亞洲的B輪,估值比我們進去時高出了4倍?,F在公司的業務發展也很順暢。

這個共同發起的模式和其他投資的區別,最主要的在于投資人對于業務本身的理解要足夠深,同時也能夠掌握行業的相關資源。這就不僅僅是財務投資了,更多的會加入一些理念,甚至是聯合創業。

但我想,即使會和其他類型的投資有些區別,我們還要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即便我們是聯合發起人,我們的角色仍然是投資人,還是要非常注意與創業者之間的邊界。所以,在把這兩位優秀創業者邀請來之后,我們就把舞臺讓給了他們。我們做的是輔助者和幫助者的角色,他們有什么需求,我們來提供支持。

公司本身是由他們來主導的,也只有這樣,這個公司才能夠發展壯大。

當然,和創業者一起創業的理念并不僅僅適用于這種“從零開始”的模式。在我們已經投過的一些項目里面,我們也扮演了這樣的角色。比如,我們以前投過的一個創業者叫孫江濤,他的公司叫神州付。神州付后來在香港上市了。

其實在我們投了神州付之后,我們也跟孫江濤交流是不是可以看一下美國的Square模式。他們根據這個模式參考成立了一個名叫“錢袋寶”的新公司。這家公司發展的也是非???,并且于今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希望明年能夠登陸創業板上市。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