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見投資人的7個注意事項以及BP的10大誤區
從投資人角度來看,怎樣融資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謝謝大家!我們有時候會下意識給創業者提供意見,今天重點講一下從投資人角度來看,怎樣融資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今天主要講三件事,第一是,如果第一次和投資人見面需要聊什么,到底怎么聊。第二個BP誤區。第三梳理一下整個行業關注什么領域。
第一次見面的7個注意事項
首先,見面聊什么。和VC見面有不成文的細節,第一個細節比如跟任何投資人見面的時候建議把一份BP先發給他,無論以什么方式發給他,而且最好不要提前一個小時,如果提前兩天是最好的,通常投資人每天收到的BP有十幾上百份,對他來說如果不能提前讓他注意到,沒有看過BP跟你聊,也覺得不夠尊重。
其次,見面地點,選擇在相對安靜的地方,創業大街是相對聚集的地方,3W咖啡很吵的時候就不建議大家聊天,大聲說話很累,耐心就低,成就就低。
第三,喝茶倒水。有些人會花很多時間在這上,一般建議大家非常簡單一小杯的白水就可以了,不要讓大家多喝水,會上廁所比較多,會想早點結束會,效果會差。
第四,介紹項目,先從介紹自己開始,無論自己有沒有什么牛背景,總歸做創業是有一份自己的初心,初心講清楚,這樣容易先拉進去,開始跟大家談行業,這樣的話就拉遠了具體,很多是投資人之前聽過,個人背景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他關心的。
第五,千萬不要長篇大論,我們一直相信很多事情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如果現在想跟別人一句話說不清楚,我相信你對這個事情理解不夠,或者投資人會覺得你對事情理解不夠。
花言巧語,不如現實力說話。如果你有數據,如果沒有交易流,一些小的細節,數據化的東西出來會比花言巧語好很多。
如果一個基金跟你見完面之后沒有后續就把它當作拒絕,千萬不要覺得可能還在推,一個基金如果對一個項目感興趣一定會追,一定會馬上來聯系,甚至下了電梯就給你邀約。但是如果當場沒有很感興趣,理論就是拒絕。拒絕也是有方法的,你不要自己創始人去辯論,還是要務實一點,如果拒絕你,你就尋求一些反饋。但是投資人一般給的反饋比較泛,你會相信只跟你聊一個小時的人改變你的人生嗎?這還是比較小的概率。如果尋求反饋還不要資源,比如缺一個什么樣機構,想挖新浪的人,就可以跟他說人事部認識新浪的誰,幫我搭橋一下,或者想招人談合作,如果一個投資人拒絕你,可以讓他多介紹資源,這是最務實的。
第六,簽署協議,不如明確節點,協議本身是一張紙,還不如跟投資人明確好什么節點,盡調什么時候做,做多久,從他投資的公司反向做研究。
最后還是一次見面,不如長期伙伴,跟你出去見朋友也好,就是一次普通的見面,如果沒有促成合作的話,還是成為長期伙伴的時候。和投資人處好關系,是挺重要的技巧。這是我認為不成文的細節。
BP誤區
在BP里不要用的詞和想用的詞。特別討厭有機、立體、整合,比如有機立體整合了什么中國鋼鐵行業資源等等,這個話等于沒說,而且會讓大家覺得你在故弄玄虛,越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里詞盡量不要用。
甚用是平臺、模式、系統、入口、顛覆,你對平臺到底了解整個世界上中國對平臺理解是一樣的嗎,這幾個字是所有人理解,但是往往想用這些詞提高自己事情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平臺是什么,商業模式、營銷模式、說太多反而無知,尤其系統地做一些什么事情,這個話等于沒說。你說自己有入口是沒有意義的,尤其說你未來要做入口也是沒有意義的。最后一個詞是顛覆,這個行業當中大部分的真正上市公司,比如說聚美、58,某些小行業里讓很多人吃不到飯,但是讓更多的人吃到飯,沒有一家真正公司把所有人顛覆掉,更多還是改進,給用戶提供顛覆性,如果你非要顛別人,那就是少用。
少用就是改變和增量,一個公司不會有太多的點改變,可能要著重于改變一點,增量也是來自于專注的一點,所以如果用太多改變,改變太多東西,也同樣意味著就沒有關注點。
最后可用是驅動、節點、方式。驅動就像需要用什么驅動什么,我用行業某一個高管有節點,能撬動一端的生意,用更高效的方式解決了什么問題,這三個詞比較讓你表達出踏實的概念。
我剛入伙碰到創業者說只見你們合伙人,這句話體現了兩點,萬變不離其宗,最終一定會見到合伙人,但是跟投資經理說只見你的合伙人,就無法跟你接觸了,也關閉了一條見到合伙人的通路,投資經理有時候會把這個點反饋給投資人。你想見合伙人意圖是對的,在一個基金中拍板的確實是合伙人,你想見到可不可以先電話聊一下,基本數據給你,下次帶合伙人見我。這件事情成功與否,對于你自己也可以成功在下次見到合伙人,有技巧性讓投資經理幫你完成你的目的,找到基金最愿意支持你的合伙人,投資經理也承擔支持、篩選和幫助你收集資料的一個過程,尤其當基金并不了解這個行業的時候,幫你做成案子外部朋友真的就是投資經理,把會幫你收集資料,他也會對行業當中競爭對手很了解的話,他是你的很好的伙伴。這不是要二者選其一。
我們之前投過一個創始人,半夜十一二點見我們原來投資經理的同事,那個公司現在快要上市了。當時也是熱火朝天的一個項目,手上項目很多,但是還是愿意見我們的投資經理,一方面認可我們的品牌,另一方面不是第一次就要見到合伙人。
BP的正確方式
關于BP,這是典型的套路,先說市場,然后討論市場有多大,增長有多快,里面有多少參與者。第二說到模式,商業模式,利差在哪里,或者人調配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樣的,產品是什么,我是APP,有社區、有電商。提到數據的時候用戶增長怎么樣,預測現在的趨勢到幾年之后是什么樣的狀態。只后講團隊,CEO,主管的部門是誰,一共多少人。最后因為團隊和推廣的需求,每個月花多少錢,融資需求是多少。最后是謝謝。
這是通常的順序,這個順序對我們任何沒有刺激感,我特別建議大家把這個順序倒過來。上來先謝謝,不用到最后再謝,大家聊得不開心謝也沒用,先謝讓大家先開心。先說融多少錢,你是天使500萬,我就天使的標準來見,A輪多少就以A輪來見你。然后再介紹團隊,開門先介紹自己最有利,給投資人一個故事,我想要做的事情是多大的事情,未來能涉及到多少人,馬上有數據,現在已經日活多少,用戶多少,到底靠什么產品來實現這樣的數據。最后說模式特點在哪里,市場這頁往往是放在附錄里的,大部分投資人對一個行業已經了如指掌,除非你能知道投資人不知道的事情,千萬不要把市場當作豪無緊要的部分,其實這是最關注的。如果創業者跟我聊市場聊不清楚,對市場數字,有什么人在做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你把這個先講很容易體現你的無知。尤其傳統行業改造,如果你不是傳統行業出來顛覆人家,再講市場是非常危險的。我建議市場放到最后。這只是一個思路。
BP10大禁忌
BP十大禁忌。第一,千萬不要群發,千萬不要抄送所有人群發是最愚蠢的。
第二不要密送群發,你沒有寫抬頭,這是最沒有意義的,最不禮貌的方式。我每天BP怎么看,先看叫我名字的人,好歹對我有點了解,也許我們還有過一些關系,名字都不叫我就刪掉了。
第三不要壓縮包?,F在移動辦公,很多手機不支持壓縮包打開的,如果發BP,有的創業者做設計共享平臺,很多設計圖壓縮包一打開一兩百MB的東西就瘋了。
第四,不要大文件。很多附件下來要很長時間,往往碰到這樣BP我會刪掉。態度好肯定大大的10、20MBBP我就刪掉了,我歷史上投過的公司沒有一家是一二十頁BP。
還有就是不要太多頁。我認真看你每一頁,你希望投資人花多少時間看你BP,每頁都花10秒看,很多頁就是很長時間,頁數太多也不是好事。重要東西放在前面,你自己BP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放在最前面,不有邏輯順序,如果你數據好數據放前面,團隊好就放前面,上輪投資人牛就放前面。
第五,不要全部文字敘述,除非是非常有見地,自己打字的時候就說這個是不是有干貨的話,如果沒有干貨的話,人云亦云的廢話就不要打了。你說社交市場缺少什么東西,社交圖里缺少什么東西,非常具像描述出來更符合人心。
第六,千萬不要搬運太多市場數據。如果搬運了某個報道里的數據,你搬這個數的前提是真的相信報道里的數,真的相信中國上門喂奶市場是萬億級市場,但是你真的相信嗎,你算一算有多少人會在這個市場里面,每個人愿意付多少錢,每前請多少次。如果搬運數據的話,好歹自己能自圓其說。
第七,不要發誓。“我一定”這句話千萬不要出現,有很多投資人說我一定投你還不一定投你,這不起到作用,又浪費交流時間。
第八,也不要挾持馬云。說我是下一個什么什么阿里巴巴,什么什么淘寶,因為我們還是真的你是下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獨立模式的開放者,而不是純粹抄襲者。甚至當你一說某某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很大的體系,你是哪里的阿里巴巴,是B2B的阿里巴巴,還是B2C的阿里巴巴。
第九,不要發WORD文檔,它不方便直接展現東西,它更多是編輯。很多投資人會做BP的歸檔,WORD文檔,PPT歸檔不在一個格式里,也不容易被發現。
最后,不要奇怪的標題,比如“給你一個投到下一個阿里巴巴的理由”,千萬不要這樣的題目。正常的抬頭我還是建議第一公司名稱,第二比如移動時尚電商,簡單描述。第三A輪,第四時間就可以。這樣的四塊內容來起標題,擊中率會很高。
BAI的10大投資領域
關于我們在16年會關注什么領域。這是比較泛的,是非常不合格的,因為文字太多。
首先關注技術在生活方式的變革應用,我們不是純粹新奶茶店連鎖之類的,更多還是技術改變生活方式的消費。
第二數據在各個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隨著所以企業在“互聯網+”,各種各樣數據越來越被出來,一個企業的財務數據已經不存在于財務資料了,已經在一個開放的平臺了,個人的數據,個人喜好數據也越來越被總結出來。我們覺得數據在各個領域得到商業化的應用。
第三人口結構變成中的趨勢機會,大家討論二胎、老齡化、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城鄉結構差異。當年大家也聽到過,陌陌火起來的原因是某個階段最好快過年,人口流動遷徙當中有什么風尚。
第四再造虛擬與現代的生態,我們更希望于造生態,你如果有一個前端的方式造出生態的話,那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五可持續的優質內容生產方式,過去從電臺、報紙到電腦到手機,現在越來越多的方式出現,因為人的習慣的改變,我們也會非常關注內容。貝塔斯曼是歐洲最大的媒體,所以我們是內容出身的公司。
第六圍繞著主力消費領域的突破。什么是主力,一個大的市場到底怎么看,往往BP里說市場超大,什么是大市場?比如做個算數,現在在一億美金上市規模大概是這樣的,增長百分之百的增長,這是非常優秀的在美國中概股上市的水準,如果是互聯網公司抽5%,相當于乘以20。如果占市場20%的份額,就是市場也就是100億美金的市場,對于種概股上市的市場規模如果是100億或200億美金,就是1200億人民幣,對應中國12億人口一年花一塊錢,所對應的市場才是符合中概股上市的。為什么投資人跟你說市場小,就是因為算不出來算數。各種各樣的出行,自己每年身上的花費在哪,大頭在那,那就是大市場,所以在中概股,易車、汽車之家,兩家能夠在一個市場里存在就說明市場很多,房多多、鏈家等等的。當然另外一面就是看企業的消費,說完個人消費看企業消費,可能在財務、人事、營銷方面花很多錢。
第七所謂中國特色的創業機遇與生態。因為我們相信不是所有模式都是拷貝的,中國特色的創業,最典型的是留學,很多中國人留洋深造概念根深蒂固在所有家庭心中,老外交流特別容易,經常說留學沒有那么嚴肅,所以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介機構。比如中國老年人市場,小孩來養老人,跟國外社會保障機制不大一樣,如果做養老市場的話。
第八未充分挖掘的企業級消費者。這是大市場的理由,花錢除了個人還有企業,尤其在這個階段,很多經濟下滑的時候,大家了解精細化運營了,企業自身沒有能力做精細化運營,就要向外采購,企業消費級市場。比如今年冒出很多租辦公室的事情,有人提出更好的方案。
第九兼并收購時代的卡位點價值。原來五年十年前,中國VC一心想投出國上市的公司,但是這個年代上市和退出的節點越來越提前,很多人民幣退出在收入規模相對效的情況就能實現,很多BAT收購步伐也在加快,所以這些卡位點價值,如果你是獨木橋上的人,也會有很多人想收購你,也能實現財務的退出。
第十做你不敢想的創造出新市場。以前可能家長在圣誕節送給小孩可能就是平板,或者很好的玩具,就千把塊錢。在這個年代會送無人機了,覺得這個更酷更炫,這個產品變成了圣誕節的禮物,所有人家庭每年都會發生的消費,講市場的時候就無法描述,只有當你推出這個產品才知道有多大,慢慢體現。所以我非常鼓勵所有創業者在第十點進行創造,因為這才是真正能創造出大公司的一個點,就是創造出一種不敢想的新市場。
5件事看方向值不值得做
這十個領域歸根到底要落實在右邊的五個標準上。到底方向值不值得你做,你要看五件事。
第一人群基礎是不是夠大,是不是很容易擴張,是不是很容易滲透,或者別人不容易,你容易一些。第二付費意愿的提高和習慣。
第三單價和毛利提升的空間。很多移動電商如果超越PC電商就是在單價和轉化率上同時提升,這樣才能超過PC的選手。如果看移動電商更關注毛利提升空間有沒有。
第四品牌溢價和可持續能力,如果我做相對高端的市場,能不能慢慢產生品牌,有毛利提升。
第五團隊自我革新成長空間。不一定要BAT出來多牛,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基金看不上BAT,因為BAT流動太大,BAT加起來十幾萬人,每年走一萬人,不是VC都會投這一萬人。更值錢的人是跨界,我在BAT做,傳統行業有足夠多的經驗,可能有過一次創業經歷,沒有大成,沒有大敗,但是想挑戰更牛的事情。這是很多VC相中的。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