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大轉移”——從城市到農村
國產手機拓展線下渠道,轉戰農村鄉鎮市場。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一二線城市的逐漸飽和,農村市場被認為是一塊亟待開發的“處女之地”,受到國內手機供應商密切的關注。
目前,消費者擁有多元化的選擇機會,但有太多選擇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所以更多的消費者想直接體驗產品,快速享受產品。原來以線上銷售為主的品牌,紛紛回歸線下或者是借助于運營商的力量進行滲透,但原來線下的品牌也會繼續選擇線上擴張,以補齊渠道短板。
多名手機廠商負責人表示,今年進入下半年以來,大家對渠道的投入愈發重視。渠道之爭已經從過去單一渠道向全渠道競爭蔓延,從一二線城市到農村鄉鎮市場,大家都在“互搶地盤”。不同于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口號,更多的廠商已經在鄉鎮市場開始真金白銀的投入。根據目前各家廠商公布的對渠道的投入數字計算,金額已達到數10億級別。
余承東表示,華為在2016年的重點計劃是要把專賣店覆蓋到至少1000個縣,投資金額達到億元級別。緊接著魅族銷售總監華海良表示,魅族目前的專賣店已經有2000家,各類的銷售網點有5萬多個,僅僅是店面形象設計的投入差不多達到2億人民幣,而明年魅族對于渠道的投入還會加大。另外,小米手機在全國10個省份100個區縣的國道省道周邊1000面墻打墻體廣告,大神手機在全國8個省份56個區縣560余面墻打墻體廣告。市場咨詢機構GfK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國產手機線上渠道銷量為1900萬,環比下降了22.6%,但線下渠道依然保持了增長。
另一個導致線下渠道火爆的原因是已經拼殺成血海的國產手機正逐漸向中高端轉移。此外,也有廠商認為電商紅利時代已經結束,線下渠道特別是鄉鎮級市場將會是新增手機市場的關鍵。但渠道擴張的成本對于廠商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燒錢運動”。
不過,互聯網手機的開疆辟土也并非一帆風順。目前國產手機,特別是互聯網手機利潤微薄,難以支撐線下渠道的高昂成本。在未來的競爭中,恐怕還有大量中小品牌會被淘汰。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