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已經看不上小米和三星,現在的對手是蘋果

周彤 10年前 (2015-12-03)

和小米三星交集越來越少,華為正在趕超蘋果。

雖說現在華為小米和三星打的火熱,但華為根本就沒把后兩者當作目標。因為照他們看來,蘋果才是死磕的對象。

對于手機市場的格局,很大一部分人持一個看衰的態度,一方面手機市場趨于飽和,該站住腳的都已經站住了,再想進入競爭壓力實在太大;另一方面想僅僅通過手機來超越像蘋果這樣的競爭對手也變得異常困難。對于一些新興廠商的話,用其他智能硬件切入來與對手競爭,要明顯比手機更加容易。不過,有一個廠商他就是不信這個“邪”,那就是華為。

華為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一家實力雄厚,不驕不躁的實干科技公司,這一點和許多新興起的國產手機廠商不同。當大家都忙于相互對打攻擊的時候,華為可能正在埋頭做科研。經過多年的累積,華為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奮力直追蘋果和三星。如果我們給手機廠商劃階梯,那么蘋果和三星毫無異議的屬于第一階梯,華為位于第二階梯,正在向第一階梯邁步的階段。華為在智能手機營銷方面采用雙品牌策略。在高端市場,華為樹立的華為品牌,與三星、蘋果的旗艦機型爭奪高端機市場。在電商市場,華為則樹立了榮耀品牌。

IDC統計指出,2015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三名為三星、蘋果和華為。其中,三星、蘋果同比增幅分別為6.1%和22.2%,華為的同比增幅則達到驚人的60.9%。但從智能手機全球絕對出貨量來看,華為與三星、蘋果還有較大差距。華為三季度出貨2650萬部,蘋果達到4800萬部,三星全球出貨量達到8450萬部。

那么,華為憑什么超越蘋果?華為是全球最大的無線網絡設備供應商,世界有70%以上的無線運營商都采用華為的設備,所以華為在世界通信領域絕對擁有自己的地位。華為每年的研發經費以數百億計算,僅僅是去年,華為用在研發上面的經費就達到了408億元。過去十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307億美元),很多企業無法企及,也正是這種在創新研發的持續投入,可以從網絡側提供對終端的大量技術和資源支撐。另外,華為在專利市場收獲頗豐,這也成為華為以民族品牌自居的資本。今年3月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數據顯示,華為在2014年申請專利數量達3442件,成為全球新增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

經常有人調侃,鳳姐和女神之間隔著一座整形醫院,你和王思聰之間隔著一個王健林。那華為和蘋果呢?或許也可以這樣說,華為和蘋果之間隔著一個“品牌”,而這個品牌是由喬布斯創下。不過,華為要真正達到挑戰蘋果的高度還是需要做太多事情,其中,體驗一致性和云服務將是華為手機再一次升華必須面對的難題,而這兩個難題在過去一年里,華為有進步,但還遠遠不夠。

其實,蘋果厲害在于一個手機、一個賬號、一個商店、一個云,構建出完美的體驗和生態,小米也在各方面模仿蘋果的布局。那么,華為要想真正地挑戰蘋果就必須比蘋果做得更好。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