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華為:408億投入研發,欲成為全球霸主
一個華為研發經費,超過A股400家企業總和。
華為一直是中國企業的代表,尤其是在研發實力上,華為超越別人的不是一般的多。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華為研發投入達到408億元人民幣,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在這點上,恐怕高速增長的小米也是跟不上的。過去10年,研發投入累計達到1880億人民幣。在研發團隊的支持下,華為手機技術不斷突破,業績也屢創高峰。
那么,408億是個什么概念呢?2014年A股154家化工企業研發費用支出總額56.2億元,A股166家機械設備企業研發費用支出總額172.7億元,A股67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支出約53.56億元。也就是說,華為的研發經費,比A股154家化工+166家機械設備+14家機床業+67家醫藥近400家企業的總和還多幾十億。
研發中最為關鍵的技術是手機的大腦——芯片。華為最近兩年因為芯片而大出風頭,雄厚的資金支持,ARM核心說買就買,還以重金獲得了臺積電16nm工藝。而其芯片研發也不辱使命,搞定4G高版本基帶芯片,搞定SOC,這是技術強大的nVIDIA、Intel、三星至今沒有搞定的。
如果有中國企業將超過三星電子,那一定是華為。最大原因無疑是華為的研發能力,雖然三星電子的研發費用比華為高約兩倍,但華為的研發投入強度比三星電子大,在研發人員方面,華為的研發人員比例也比三星電子高很多。華為擁有76000名研發人員,其中有1萬名博士;在全球設立了16家研發中心,還與領先運營商成立28個聯合創新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國。
而在專利上,華為的數量也是猛增。截止2014年12月31日,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8825件,其中中國專利48719件,申請外國專利23917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從2000年開始的最近十五年,華為累積營收2.3萬億,超過60%來自海外,在外國人身上賺的錢達1.38萬億。華為累積利潤、累積納稅均超過2000億!
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華為去年在渠道上擺脫了對運營商的依賴,砍去低端機型,產品線向高端產品聚攏。
眼下三星電子雖面臨著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嚴峻挑戰,但同時三星電子的競爭優勢也十分突出,三星電子在全產業鏈上垂直一體化優勢非常明顯。十年前,誰也沒想到三星電子取代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手機廠商。那么十年后,華為會不會超過三星電子?一切有可能。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