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市場失去半壁江山都是大屏手機搞的鬼?
深度思考平板銷量嚴重縮水的原因。
近幾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增速正在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腦市場——中國,整體銷量同比下滑34%,就足以引起我們的思考了!
據統計,在蘋果公司的2015財年,iPad銷量大幅下滑19%,該項業務的營收更是減少23%,大大低于2014財年的70多億美元。此外,今年9月平板電腦出貨量同比減少的幅度與蘋果減少的幅度相當。由于Android平板電腦出貨量大于蘋果iPad,比例相當意味著Android廠商在更加直觀的銷量上縮水程度遠遠大于蘋果。
作為移動終端的補充,各種各樣的平板電腦層出不窮。本應該是這個市場爆發期,卻為何仿佛在一夜之間銷量跌落谷底呢?此前,有人推測iPad銷量下滑是受到Windows 10以及微軟Surface Pro的沖擊。話雖如此,但是這絕對不是主要的原因。
微軟公布稱,截至今年6月,2015財年第四季度Surface收入增長117%。不過,如果深入了解,會發現該項收入只有8.88億美元。2015財年,Surface收入只有不到30億美元。此外,截至9月,微軟公布Surface業務收入為6.72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25.99%。相比之下,蘋果iPad的銷量和收入都大大高于Surface。雖然微軟Surface Pro的營收的確有所增長,但是不足以威脅到iPad持有的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微軟Surface Pro與iPad一樣,都難逃銷量減少的噩運。那么,平板市場縮水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呢?
就拿人見人愛的蘋果產品為例。在售價方面,從2011年開始,iPad平均銷售價格持續斷走低,從600美元以上僅在一年時間內減到了500美元以下。隨后,蘋果還推出閹割版的平板——iPad mini機型,這一動作將iPad售價進一步拉低至400美元。雖然在2013年iPad mini達到銷量頂峰,但是只能算得上“薄利多銷”。
蘋果在用iPad mini以價換量的同時,又推出大屏幕手機iPhone 6 Plus,不但備受消費者的青睞,而且售價比普通的新iPhone高出100美元,毛利的提升空間也可想而知。要知道,雖然大屏幕手機的尺寸仍然小于iPad,但是售價更高。
隨著平板的配置降低,智能手機的配置極速上升,平板市場的原有屬性已經開始薄弱。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日益理性,大多數人認為一臺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已經是最優的方案。當然,對于蘋果來說,以超過750美元單價出售數千萬部iPhone 6 Plus,遠比出售幾百萬部較為低端的iPad要好的多。
不過Android市場就沒那么幸運了,盲目模仿蘋果降低平板配置以價格上取勝只給人東施效顰的感覺且起到了反效果,銷售觀念的錯誤加上大屏手機的沖擊,也許這就是國內平板銷量在一夜之間失掉半壁江山的原因。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