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投資人永遠不會告訴你的六個秘密!
在【星光?鎂客匯】第一期智能硬件項目路演分享會上,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EO賴俊菘講述了自己創業過程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教訓。
在【星光•鎂客匯】第一期智能硬件項目路演分享會上,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EO賴俊菘講述了自己創業過程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教訓。小編認為這種純干貨必須整理出來,分享給各位走上創業不歸路的勇者們。
1、先安身,后立命——小公司不要談布局
賴總笑著說前幾天和某位互聯網大佬一起聊天,談到生態二字,大佬顯得非常的不高興。他認為小公司千萬不能剛開始就想著做布局,做平臺,往往這樣的結局是見光死。為什么小公司不要談布局?因為任何的布局在大公司面前都不堪一擊。所以,單一的產品很重要,小公司要從單一的產品入手,不能夠成立之初就試圖創建生態和平臺。
產品和技術是一切的基礎,賴總提到現在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很多的公司都投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運營上。運營非常重要,這點毋庸置疑。然而比起運營,小公司首先要做好核心技術和產品。原因很簡單,現在的流量大多在BAT這種巨頭手中。小公司除了做好最基本的,也沒什么可能一舉成功做好運營。
2、斂莫待時,霸王蓄勢——打巨頭們一個措手不及
賴總強調一個項目,成長速度是關鍵。有的項目市場增長的速度很緩慢。如果在項目剛成立就將自己暴露,那么看中你的眼光沒看中你實力的巨頭們就準備自己出手了。巨頭一出手,小公司灰飛煙滅就成定局了。對此,賴總的建議是小公司要在行業爆發之前半年開始放線,放長線為的是釣大魚,在籌備了半年之后再忽然上線,等巨頭反應過來的時候只有選擇和你合作或者收購你了。審時度勢是決定小公司成敗的關鍵,羽翼未豐切記不可強出頭。
3、好牌還需自己打——什么時間點接什么錢很講究
賴總在現場大致講了自己公司融資的過程。公司在2013年的5月拿到第一筆天使融資,是由騰訊投資人劉曉松投的。A輪是東方富海于2014年的1月投資。B輪是在2015年3月,由毅達資本投資。今年11月將進行最后一輪融資,整個融資過程結束后,賴總的公司將會有更多資金進駐。對于公司的融資過程,賴總總結,從來都是在不缺錢的時候拿錢。
賴總解釋道,“救急不救窮”這句話能完全反應投資人的心態。對于投資人來說,一個缺錢的公司就好似無底洞,無論投多少都感覺是個大坑。賴總說他自己的公司會在賬上資金可以維持20個月的時候考慮融資。當一個公司賬上資金撐不過10個月的時候,你公司的恐慌會傳遞給投資人。投資人都恐慌了哪里還會愿意給你投錢?
當然,小公司要有一點清醒的認知,并不是誰給你投錢你都屁顛屁顛接著的??创焓雇顿Y人不能像看待一顆搖錢樹那樣,要謹記,投資人除了是你的股東,更重要的是,他就是你公司的資源、人脈,甚至是導師。賴總說非常感謝自己公司的天使投資人——騰訊的劉曉松,因為劉曉松,賴總自己以及他的公司以非??斓乃俣冗M入了狀態。也就是說,選對投資人是第一步,之后你不僅要從他那里拿錢,更多的是學習他的經驗、運用他的資源。所以,和投資人保持密切的接觸十分有必要。
4、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融資條款很關鍵
賴總強調公司的決策人一定不能為了拿到錢就隨意擬定融資條款。是不是律師事務所幫忙擬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決策人要一條一條親自制定融資條款。比如賴總就是自己擬定的融資條款。條款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一個公司的估值是由錢+條款兩項組成的。簽條款時有兩點一定要注意:
(1)不簽對賭,這樣會讓公司的動作變形。
(2)回購到公司為止,不要到個人。
這兩點決定了公司在瀕臨失敗之時是否還有資本可以打一場翻身仗。
同時賴總提醒融資比例要注意,天使輪的時候不超過10%,A輪的時候在10%-15%左右。
5、施展霸道,規取大勢——什么樣的BP才靠譜?
牛逼的團隊在合適的Timing做牛逼的事情。講清楚了這三點的BP,在賴總的眼中才算是一個靠譜的BP。一般的創業團隊都使勁渾身解數向投資人展現自己產品的市場有多廣闊,然而,為什么非要你這個團隊做?你做和別人做有什么不同?這才是投資人真正想看到的。
賴總心中對于人才的觀點是不要干和能力不匹配的事。弱人無法干大事,沒有氣勢和能力的人注定只能守著穩定二字過一輩子。牛人干小事,不如去大公司打工,或許那樣發揮的價值更大。所以,一個牛的團隊一定是各種有閃光點的人聚合在一起,碰撞出了令人艷羨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團隊最后才能闖出一條別人無法復制的道路。
6、穩扎穩打,步步連環——回歸生意的本質
回歸生意的本質,賴總提醒各位生意人注意三點:
(1)越早關注現金流越好;
(2)公司架構會隨著變化;
(3)不要為了智能而去智能。
關于第三點,賴總吐槽道現在任何智能硬件,不管阿貓阿狗的都要配上App。有時候,為了智能而智能會讓用戶覺得簡直雞肋。
所以,穩扎穩打的出產品,步步連環的搞公司才是正道。最后,賴總用虎嗅薔薇作比喻,告訴創業者無論在什么階段都要以平靜的心去看待一切。不忘初心,放得始終。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