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灣一號——為企業服務對的而不是貴的中國“芯”
對比國家扶持的龍芯在正面戰場的戰斗,機智的吉灣一號選擇以低價的云終端打進敵后戰場。
如果我們回頭翻查歷史,會發現CPU和全自主的半導體產業也曾在我們的土地上輝煌過。然而越往后我們和國外的差距就越來越遠,到最后,國內的半導體市場基本被外資所占領。無法獨立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受制于人。掌握著技術的美國牢牢壓制著失去獨立研發能力的中國,美國要求每一臺賣給中國的高性能計算機都必須攤在他們眼皮之下使用,使用時間和使用目的都必須匯報清楚。這樣苛刻的條約感覺回到了19世紀末簽署《馬關條約》的那一刻??墒?,中國人的血性猶在,又豈能不作為的被外國人欺壓?于是,有一批中國“芯”出現了。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家小編非常有信心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吉灣一號。
國產芯片中最出名的應屬龍芯了,作為國家大力扶持的企業,自2001年成立以來,從國家863計劃、核高基專項中累計獲得項目經費5億人民幣。龍芯中科公司成立后,獲得北京市政府2億人民幣的股權投資。也就是說龍芯成立至今共從國家獲得資金7億元。平均下來,每年獲得國家補助為幾千萬元。然而,有人撐腰就意味著一定能夠將國內市場搶奪回來嗎?從目前市場上來看,結果并不理想。
對比上頭有人的龍芯,今天的重頭戲吉灣一號則顯得有些弱小??墒侵灰侵袊?ldquo;芯”,那就都有著不屈的靈魂,這是一家有著豪情壯志,想要曲線救國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2014年吉灣一號CPU,東北首個32位處理器被一群有著匠人情懷的計算機狂熱者研發了出來,就是他們,實現了東北最高性能CPU的研制。
可能大家都會疑惑中國“芯”未來如何占領更多市場?相較龍芯和Intel等全球芯片巨頭的直面碰撞,小編比較欣賞吉灣一號緩步慢行、曲線救國的線路。龍芯和吉灣一號對于市場的差異具體在哪就聽小編娓娓道來。
不同戰場
首先要說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從來沒有真正的抗衡,因為他們真正要面對的是市場,誰能獲得市場的偏愛誰就是贏家。那么,如果把市場比作戰場,龍芯和吉灣一號的戰場是有著根本區別的。這么些年來,龍芯一直被人冷嘲熱諷,認為雖然國家投了很多錢,龍芯也出了很多的產品,然而始終無法在Intel的口中將市場搶奪回來,仔細看來,龍芯一直將產品投入正面戰場,和Intel來了個硬碰硬。
聰明的吉灣一號有著自己的戰略部署,當一口無法吞下整個市場,口碑無法迅速打出的時候,那咱們就小口小口的吃。他們先針對專用領域,將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打入敵后戰場。戰略的第一步是用吉灣一號CPU集中做提供給商業用戶的云終端。懂行的人都明白云終端的優勢,價格低廉、節電省耗、機身小巧、硬件使用周期長、一次投資,長期使用等,吉灣一號就是要為商戶們服務,用低廉的價格開拓出屬于自己的市場,在穩定了國內市場之后,他們還有著搶奪境外市場的野心??梢韵胂?,當吉灣一號的云終端打開了市場的缺口,抓住了商家的心之后,慢慢的,當商家有更高端芯片需求的時候,吉灣一號就會集中起來應對顧客的需要,奪回那本該屬于中國“芯”的市場。這明智的曲線救國路線,小編看的是點頭直稱腹黑啊。
不同目標
結合小編介紹過的歷史背景,不難看出龍芯的成立是著眼于解決國防和信息安全領域無芯可用的困境。他們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都十分的受限制,他們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國防和信息安全需要開展,開發嵌入式芯片也是為了從民用市場中賺錢,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后更好的支持用于國防和信息安全領域的高性能芯片研發。
而吉灣一號是全身心的在為市場服務,一方面,他們影響著市場,致力于開發物美價廉的云終端投入市場,讓商家可以減少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他們跟隨著市場調整方針,在后期如果有企業需要更高質量的芯片,吉灣一號絕對是有這個技術可以提供的。對比龍芯不得已進入市場賺錢服務于國防的做法,吉灣一號則會不遺余力的為商家服務。并且,吉灣一號作為創業型企業,商業模式自由隨意,更具優勢。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