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創始人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

周彤 10年前 (2015-11-03)

十年思考都帶來了什么。

【編者按】小米創始人雷軍GGV 15周年年會上,就“未來10年移動的浪潮將影響哪兩個重要陣地”做出了宣講,并判斷“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這無疑是為互聯網以及創業注入了強心劑。本文根據雷軍的主題演講摘編而成。

小米創始人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1

今年的市場真的讓人有點看不懂,今年上半年熱得發瘋,下半年冷得發瘋,整個創業環境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上周五我們順為基金辦了一次年會,有個別創業者覺得很沮喪,覺得有點茫然,我跟他們交流的時候,他們說到今年的中國市場產生了巨變,像58收購趕集,滴滴快滴合并,這兩天的攜程去哪兒,還有新美大,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他們覺得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這些公司迅速地成為巨頭,在中國市場上,這些巨頭林立以后對創業者有什么樣的影響?

前兩周的時候,我還聽到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話,說“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未來是屬于創業者的,但是歸根到底是屬于BAT的”,包括還有人說前面提到的那四個合并背后都是BAT無形的手在操縱,大家疑惑這樣會不會對中國的創新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我自己是非常樂觀的。為什么呢?

早在2005年,BAT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在10年前中國市場上最厲害的是三大門戶,我們覺得這樣厲害的三大門戶壓頂,他們看起來好像什么都做,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好像沒有機會。其實沒過多久就起來了巨大一波,后來又起來了BAT,實際上就是一輪一輪的迭代。

移動的起步和騰飛

10年前的時候,我也覺得壓力巨大,在互聯網的環境里面對這么多巨頭,一個創業公司想成長起來,我覺得是很難的。但是我當年是這樣看的:在10年前,我們應該看10年以后的風景,10年以后大家會怎么用互聯網。如果互聯網不進步的話,三大門戶的格局很難被打破,當然我真的沒有預見到BAT那么快就成了比他們大十倍幾十倍的格局。

我當時思考,如果要選一個新的創業機會,我應該選什么?由于自己是一個手機的發燒友,于是我認為手機上網是未來的趨勢,未來10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天下。雖然10年前的環境還是2G網絡,手機是諾基亞的,那么慢的帶寬,上網很困難,輸一個網址都難于上青天,但是我堅信這是未來。

于是我想去市場看看到底有沒有人做移動互聯網。我拎著一大袋現金滿大街找移動互聯網公司,最后找了深圳一家小公司樂訊,投了200萬的現金,我跟他們談我就是來學習的,我愿意掏200萬學費,想搞清楚誰在用手機上網。

10年前有沒有人用手機上網呢?有,我看數字表現很好,我就又納悶了:是什么人用這么難用的手機,這么慢的帶寬上網。他們告訴我是學生、軍人,是農民工。

這些人為什么用手機上網?—— 軍隊不讓用電腦,軍人只有手機;有些調皮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用手機上網;在工廠里的工人,他們大多也只有手機。

所以我發現,這次的移動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不一樣:互聯網是精英階層驅動的,但中國移動互聯網是所謂的“三低人群”,所謂的草根階層推動的。

2006年底,我認為一個讓手機更好上網的工具是能夠推動整個移動的進程的,所以當我看到一個叫UCweb的工具得不到VC認可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我對他們說,要不要我幫你們去幫VC聊一聊,但是Founder卻直接問我愿不愿意投資,于是我當時毫不猶豫地投了50萬美金,占20%。(這個價錢今天已經漲到10倍以上,當時公司很小很小,但是展現了很好的未來。)

當投了UCweb之后,我們一步一步感受到巨大的增長,所以越做這件事情,我越堅信這一點。當然,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真正被撬動是在2010年,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移動互聯網在一夜之間迸發了。

2010年4月,我決定創辦小米公司。在那個時候,iPhone很強大,但我堅信像Android這樣的開源的OS會在市場上流行,這一定是個巨大的機會。同時,我又看到QQ在手機上很難用,所有人都需要一個更先進的即時通信軟件在手機上。當時也有很多人說手機上聊天沒有在電腦上聊天方便,而我的觀點恰恰相反,我認為手機就是通訊工具,理論上手機的聊天一定會比電腦上舒服。為了實踐整個移動互聯網,我從07年開始幾乎沒用過電腦,我所有東西都是在手機上完成的。

在2010年,整個中國移動互聯網開始起飛,短短5年時間,整個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已經相當普及了。當淘寶,天貓,京東說手機上的用戶購買的比例都超過了60%,今天大多數人在電子商務買東西都是通過手機,這個真的是太驚人了。

4年前,有一個天才創業者來找我,他叫王珂,他說不知道做什么,我說你應該做移動電子商務,大家未來有一天會在手機上買東西。他在我的建議下做了口袋購物,在去年年初做了微店,也是今天中國市場上最成功的創業項目。

小米創始人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2

所以在今天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革命是已經普及得不能再普及的應用場景,沒有人覺得移動互聯網是很酷的東西了,它已經和空氣、水一樣在中國變得無處不在。剛才我們提到的那些巨頭的誕生和迅速壯大,也是與智能手機的普及息息相關的。

大家仔細想想,像滴滴和快的這類服務,如果不是在手機上,而是在PC上,這還有什么意思?還有IOT,家電廠商談IOT談了20年也沒有什么新進展,但是這兩年卻迅速崛起,其實這背后最重要的推動力還是智能手機。原來的IOT是在PC上控制的,你們想象一下:我要打開窗簾,還得先去把筆記本打開、上網,再按一下,這是多變態的應用場景啊。所以這次IOT火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擁有了智能手機,有了移動互聯網。

今天我們還要在極度沮喪的時候看到未來10年的風景,看到未來10年每一個機會背后是什么因素在推動它的變化。移動互聯網表面上看已經沒有機會了,BAT以及小巨頭,好像他們就是我們整個天空,沒有給人一絲透氣的機會,其實我并不是這么看的:我認為移動互聯網的革命第一個階段剛剛結束,未來的階段剛剛開始。

我舉例一個很小的變化:可能在美國,IT技術的普及是非常容易的,因為整個社會受教育的水平比較高,而在中國,IT化干了30年,普及度還很差,但是這一次的智能手機在本質上就是電腦,它一夜之間讓以前從來不用電腦的人學會了用電腦,學會了用IT。兩三年前,一個夫妻老婆雜貨店記賬可能還在用筆和本,而今天也許你會發現他們在用手機、微信、微信公眾號。中國傳統的零售業原來的低效率,今年可能會非??斓乇恢悄苁謾C上的IT系統一步一步的替代。智能手機最偉大之處就是把整個原來極為復雜的PC操作變得非常容易。

隨著打電話這個強需求,原來完全不用電腦的人開始用電腦了,完全不上網的人開始上網,無論小孩、老人,無論城市、農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使用智能手機開始上網接收更多的信息。我認為這個會從骨子里改變中國社會,如果你的出發點是這么想問題的話,你會看到未來10年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舉個例子,我剛和Hans(童士豪,GGV管理合伙人)討論認為,用手機控制窗簾,做一個手機Demo是很簡單的,但是真想把窗簾打開卻多難,比如我家裝修的時候已經裝修了電動窗簾,那是用傳統開關控制的,現在要把它換一個智能開關。換開關這個事情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它用的是強電,沒有一個人會換,沒有一個人敢換,就這一個門檻限制,窗簾就是肯定打不開的。但是如今新裝修的房子肯定會用智能開關。

所以,我覺得IOT大家要用10年的時間去看,可能大家今天覺得IOT聽起來很漂亮,能找到的場景很少,真正做的公司并不多,但是IOT這個大方向肯定是沒錯的,我們生活中還有很漫長的過程,大部分IOT的場景還需要時間。

小米創始人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3

廣袤的農村經濟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社會13.6億人口,有8億農民,農業在中國占據非常大的比例。

過去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全靠城市帶動,農村非常落后。但是過去兩年:智能手機便宜了、普及了,4G網絡已經普及到絕大部分村莊了。在基礎設施的支持下,智能手機使教育程度不高的大部分農民也會用智能手機以及IT技術了。

而這兩個因素則會驅動未來10年互聯網的創業機會,也就是農村互聯網,而且我認為農村互聯網的機會比今天所看到的中國互聯網機會規模還會再大1倍以上,因為人口基數很大。

也許大家會說,中國的農村的基數雖然很大,但是消費力沒有城市這么大,真的有這么大機會嗎?

我認為,看農村互聯網不能僅僅只看農村本身,農村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概念。我們先想一想,我們在城市里消費的所有農產品的背后都經歷了怎樣的流通環節,一個蘋果在產地賣5毛錢,到了超市和水果攤就變成5塊錢,這里面有10倍的價格差距。

并且農產品還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今天這個地方豐收了,賣不出去導致產量過剩,明天那個地方又歉收了,如何讓這些信息做到無縫打通,我覺得有巨大的機會。

第一個巨大的機會是在城市農產品的消費怎么幫助農民生產,第二個大機會是農民自身的消費。

小米創始人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4

今天中國的農村和城市還相差著10年、20年,如何補平這個鴻溝?拿淘寶舉例來說,淘寶上有1000萬種商品,琳瑯滿目,但大部分都不送到村子里,農村需要的電子商務與城市不一樣,因為他們用的商品不一樣,甚至他們用的產品不一樣。

其實在過去幾年,我們在做農村市場調查時,看到他們常用的APP跟我們在城市里看到的略有差異,有些應用是我們在做農村調查時發現的,他典型的場景是在一個村子里,村頭有一個小賣鋪,有免費wifi,有一群年輕人坐在那用智能手機,在這種場景下,大家發現用快手的人很多。

中國現在有兩個很火的軟件,一個是快手,還有一個叫美圖,兩個產品應該都是同類型的產品,但相對來說美圖里發的全是帥哥美女,一般人不敢把自己的產品發上去,他會覺得很low。但是農村青年用快手,大家玩得很嗨,因為大家都很low,于是每個人都覺得這才是真實的生活。我們同時還看到了很多APP在農村中應用的機會非常高。

我有一個基本觀點,在未來十年,農村會有發展的巨大機會,不僅是阿里和京東講的農村電商,這也是各行各業的機會。在過去2年多時間里,我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推動整個農村互聯網的進步,我們也看到了有個別公司已經發展到了巨大的規模。

這一次的機會在中國互聯網里會延續10年以上,這個趨勢在過去2年才剛剛開始,這里面有一大堆的機會。

企業級市場起步

那么我們剛才談到了農村互聯網的機會,我們再談一下在中國企業應用。

中國企業應用就沒有真正做起來過,做最大的企業應用的公司,像用友、金蝶,今天的規模跟美國巨頭相比,至少差100倍。為什么?

第一點:中國的企業管理者、老板們以前很少用PC,但是他們現在用手機,他們希望在手機上看到財報,看到每天的銷售數字。如果老板自己不用IT系統,那么IT系統在企業內部推行的難度會很高,很容易做成一個擺設,所以智能手機的普及使企業主管理公司成為可能。

第二點:中國現在勞動力的成本在迅速增長,過去我們人工成本很低,人不夠多雇幾個就好了。但是在今天就不同了,北京的薪酬有時候跟臺北和東京比,好像還是貴不少。今年上半年,中國的資本市場過熱,而且機會很多,其實在中國的薪酬成本,尤其在高端的工程師和高端管理人員的成本與硅谷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在這點上,我們運作成本壓力會很大,但在這個壓力下,馬上就誕生了很多新的機會。

我認為未來十年,在移動互聯網上做企業管理軟件系統的機會非常大。當然,今天可能有幾百家公司還在做,但是沒有一家真正做大的。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中國又誕生了新機會,就是工業互聯網。因為中國是世界制造大國,在這么大的制造機會下,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提高,對環境保護要求提高,這是中國必須進步的。

小米創始人雷軍:未來十年依然是創業的黃金十年5

作為我們投資業的話,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這就意味著他們對采用機械化、自動化設備提升產能的機會提高,所以工業互聯網的機會在中國已經開始。

談到創業機會、投資機會,對未來10年,我是非常樂觀的。表面上看大家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就到這里。但下一波機會,比如我談到的農村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企業管理、工業互聯網,都開始一步一步滲透,所以我對未來10年充滿信心,我認為未來10年肯定屬于年輕人、創業者,歸根到底屬于有想法、能堅持的創業者。

人類發展的歷史上,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種生生不息的新陳迭代,在我們企業界每天都在發生和演化,所以我們不要仰望巨頭就垂頭喪氣。在資本市場很低迷的今天,是創業的機會。確實,有時候遇到BAT砸一大把錢就把你砸死了很令人浮躁,但是在這個時候你有了時間,可以靜靜地琢磨商業模式,琢磨你的產品。

如今可能正是我們大規模地投資創新和顛覆性產品的機會,因為創新、顛覆性產品需要時間。在資本過熱的時候,市場不給你時間,一些好的創意被扼殺,你的積極性也被扼殺。我覺得對于今天這個環境,創業者也要去掉復雜,真正思考一下:過去一年采用的燒錢這個模式,是不是在今天的市場環境里還OK。

我們把過去很多既不是2B也不是2C的創業公司的模式稱作2VC,大家拿錢砸數據,甚至造假數據,然后用我們的錢再砸一把,之后再找幾個大基金融資。我跟創業者交流的時候,我說大家做的不是生意,大家經常干的是蠢事。

但是即使我們VC行業干的很多都是蠢事,我依然堅信我們是在推動社會的進步。比如農村互聯網我就覺得還會干很多蠢事,但是經驗就是在無數的挫折中積累的。我認為,今天的低谷,也是我們大家所期待的,大家要靜下來做產品,要靜下來琢磨業務策略,靜下來服務用戶,這個產業才可能持續。

過去的幾年我們在討論項目的時候,大家把融資能力作為一條重要依據,但是過去20多年我一直在創業,卻從來沒有把融資能力作為這個項目好和壞的標準。后來一想也不奇怪,如果在一個復雜的市場里面,大家都叫2VC,誰的融資能力強誰就厲害了。但是本質上,我還是希望我們的業務能真正面對消費者,真正面對客戶,給客戶帶來價值,而不是我們做些很漂亮的數據圖給VC看。

最后我總結一下:我對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未來十年充滿了期待,我認為第一個階段只是表面的這一層,這個階段已經告一段落;第二個階段的更好的風景還在后面,還不在我們各位的桌子上,還是僅僅在很多人的腦海里,比如農村互聯網,真正冒出來的企業只有幾家,未來十年,應該是成千上萬家這樣的公司會興起。

在中國,創新的動力還非常強大,而且我們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這短時間的低迷、短時間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對創業是個大好的機會,對投資也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