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物聯網帶來的生態協同

周彤 10年前 (2015-10-30)

物品中被嵌入傳感器,從而獲得了通訊能力,所有能夠通訊的物品構成的信息網絡能夠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改進業務流程,并降低成本和風險。

現如今,也許你也經常有這樣的經歷:通過掃描二維碼,輸入個人信息就可以在旅游平臺上以優惠的價格購買門票,對于你而言享受了實惠,對于景點而言,銷售量提高了,對于第三方平臺而言,他獲得了現金流,旅游在線企業就獲得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對后續的精準營銷非常有利。這樣的交叉補貼就是典型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來買單。

其實在工業4.0領域里也能看見這樣的例子,傳統制造產業的產品,一般需要采購原材料、設計、研發、生產、制作,進行多級分銷到達用戶手里。這里就會存在一些難題:一級分銷不知道二級分銷在哪里,二級分銷不知道門店在哪里,門店不知道用戶在哪里也不知道用戶什么時候來。這種種的信息不對等造成了渠道成本和庫存成本,物聯網和智能化的普及將會打破這種信息的不對等。

以上是第83次惠人俱樂部線下活動上,奚加榮與我們分享的關于物聯網帶來的生態協同。實際上鎂客網曾經有一篇文章《Just do it!未來可用3D打印技術在家自制耐克鞋》中有提到,在3D打印技術足夠普及和成熟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定義設計款式和材質,或者在耐克的官網選擇已有的款式設計,然后在家利用Flykit技術和3D打印技術打造一雙運動鞋。這樣的過程中,信息的不對稱打破了,物聯網和智能化得到充分應用,有效的降低甚至消除了渠道成本和庫存成本。

物聯網的概念在國內也有很多年了,但是似乎一般人卻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諸如人們并不太關心的低功耗局域物聯網。其實,這項技術在國外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國內才處于初期階段。在路燈或者陰井蓋上裝上一個模塊,這樣可以實現遠程查看,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從而降低人力現場勘查維護成本。

智能家居是整個物聯網生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一直以來,像中了魔咒一樣的,智能家居和物聯網一樣總是忽冷忽熱,爆發不起來。近些年,在資本和媒體的熱炒之下似乎越來越像是下一個風口,于是互聯網大佬以及創業者們,都開始在這些領域布局。

物聯網是否能迅速普及,還有賴于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成熟。相信目前智能硬件產業的不斷繁榮必然會促使物聯網的同步前進,未來一定是個萬物互聯的世界。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