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做風口上的豬?董明珠的智能家居夢能成嗎?
對比海爾公司2013年就開始猛攻智能家居市場,2015年才選擇加入戰場的博世和格力能否后來者居上?
2014-2015年正是智能家居爆發和發展的時候,各大家電企業紛紛和互聯網巨頭合作,共同布局智能家居。傳統的家電廠商在謀轉型的過程中,幾乎都會采用和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巨頭企業合作的方式來開拓新戰場。如TCL與愛奇藝的合作,創維、海爾、美的、康佳與阿里的合作。當然總有單槍匹馬上戰場的企業,如博世和格力。
在下一盤大棋的海爾
高瞻遠矚永遠都是企業屹立不倒的關鍵。在互聯網時代,一個巨人倒下時甚至他的尸體都是熱的。越龐大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就經受著越大的風險。這也就不難理解海爾網絡化轉型的決心與力度。
2014年,海爾推出U+智慧生活平臺,今年3月又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發布了以人機交互為亮點的U+智慧生活APP客戶端,用戶可以通過此APP一站式接入智能家居,體驗智能家居。
其實在最初涉及智能家居之時,海爾就意識到單槍匹馬闖天下的騎士風格并不適用于智能家居市場,只有不同系統之間的銜接對應、差異化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才能將智能家居的產業鏈完整覆蓋起來。因此,海爾和不同的公司進行了戰略合作。2015年3月,海爾宣布與微軟的人工智能達成合作,微軟小冰將正式入駐U+智慧生活APP。2015年8月,海爾與華為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路由與模塊、移動智能終端與家電互動、云平臺對接與數據共享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合作關系。
單打獨斗的博世與格力
今年6月,博世家電向大家展示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 Connect。該平臺可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操控家電的各項功能,實現家電產品遠程化操作。營銷手段了得的董小姐從今年6月開始為格力手機造足了勢,開始的時候招致了諸多質疑,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董明珠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野心昭然若揭。
博世和格力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部署真的靠譜嗎?
錯失先機
早在2014年初,海爾就發布了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美的發布了M-Smart智慧家居戰略、京東發布了JD+計劃和京東智能云,這些智能家居平臺均能夠對接所有品牌的智能家電產品?;ヂ摼W時代的競爭講究的是唯快不破,競爭對手早已抓住先機,迅速成長。然而,不管是博世還是格力,他們卻把戰線拉得太長。對于瞬息萬變的市場,我們只能說“慢一拍,步步慢。”
再說董明珠發布格力手機。今年下半年,國內智能手機可謂一片紅海,不管是高端機還是千元低配機在客戶認可度和銷量上都不盡人意,且隨著加入者越來越多導致了競爭進一步升級。董小姐選擇這樣尷尬的時間發布手機以期許獲得智能家居的入口,小編只能說“祝你好運”了。
痛點在哪里
其次,格力和博世都走的是非主流路線。先來看博世的方向,目前主流的家電企業在推廣智能家居平臺時,主要聚焦于在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產品的協作上,而博世家電則是選擇廚房小家電為切入口,比如烤箱、洗碗機等。想象下,一臺洗碗機本可以順手在機器上按個按鈕就能開始工作,博世卻要消費者去客廳或房間拿起手機、連上網絡、打開應用,再遠程啟動洗碗機的話,這無疑是畫蛇添足。而格力的非主流則體現在,希望將一款售價1599的”智能遙控器“打造成格力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不過,博世的Home Connect平臺和董小姐的智能家居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雖說智能家居在國內起步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卻仍然沒有一個巨頭出現,像智能手機那樣井噴式的發展也是沒有的。市場規則混亂,標準不一,各大廠商各行其道,整個市場不溫不火,前景也是撲朔迷離。這對于所有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機會,格力會不會成為智能家居市場的另一個“小米”也未可知。但是小編認為如果想要在中國的智能家居市場存活且發展,統一標準,攜手共進才是硬道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