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收購傳感器技術公司SoftKinetic,不想做手機了又想干啥?
索尼在中國發布Project Moroheus虛擬現實系統兩個月后,又傳來收購Softkinetic及其VR手勢追蹤技術,這是要和微軟、谷歌杠上的節奏!
上周,微軟的新品發布會中的虛擬現實產品Hololens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對于同樣看好虛擬現實這塊市場的索尼自然也不甘人后。本周,索尼宣布收購Softkinetic及其VR手勢追蹤技術,兩個月前,索尼在中國發布Project Moroheus虛擬現實系統,看這架勢,放棄了手機業務的索尼是要和微軟、谷歌杠上的節奏!
索尼收購SoftKinetic的目的
Softkinetic是一家專注于TOF技術的新創企業。這項技術能夠判斷一個目標物體距離傳感器的距離,或者一個目標物體的不同部位距離攝像頭的距離。最直接好處是,PS4用戶未來可以更加輕松地來進行手勢以及體感操作。而這項體驗或將全面超越微軟的Xbox One。
當然,索尼收購Softkinetic的目的不僅僅于此。索尼自己正在開發一款名叫SmartEyeglass的增強現實眼鏡,另外還有一款虛擬現實頭戴設備——現在名叫Playstation VR。
因此在索尼目前的產品路線圖上,顯然有著SoftKinetic的3D傳感、情境感知技術的用武之地。按照其在官方博客上的說法是“Softkinetic Systems SA的應用可幫助公司提升虛擬現實方面的控制體驗”。這表現出了SONY增強VR和AR體驗的決心。
未來的手勢之爭
最早進入大眾視野的虛擬現實廠商應該要屬Oculus,2014年以來,不提那些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創業公司,也不斷有大廠商宣布進軍虛擬現實市場的消息,包括谷歌、微軟、三星、索尼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
如今智能平板替代筆記本,移動App替代桌面瀏覽器,因此對于移動VR的期待也是不言而喻的。那想要移動VR,那AR技術就是對VR的重要補充和拓展,因為沒有AR技術用戶根本無法“移動”起來。試想下看不見現實世界,你如何移動?不摔跤才怪。而想要VR/AR內容交互,實現操作和控制,傳統的鼠標、手柄、觸控板都無法勝任這一任務,那么手勢3D控制自然成為不二選擇。
而對于手勢之爭也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狀態,也由于微軟的Hololens為行業樹立的高標準,以至于目前還沒有一家大公司可以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只能通過收購來重新消化吸收新技術,將其整合在自己的產品中。
微軟除了有Kinect的基礎,在與Oculus合作以后,又間接地擁有了Nimble VR和Pebbles Interfaces兩家手勢技術公司的支持,這么看來索尼似乎仍然處于劣勢。由于索尼移動端沒有任何表現,這次是否會憑借SoftKinetic來個大翻盤呢,那還要看后續索尼大法如何發力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