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愛吐槽:兒童智能手表的輻射可超手機1000倍!
防輻射和防走失,操透心的媽媽們該如何抉擇?央視《第一時間》欄目揭露兒童定位手表輻射可超手機1000倍!
最近,央視貌似愛上了吐槽這一高技術含量的“運動”。前不久,剛吐槽完蘋果、三星等品牌手機的像素不足問題,這一次,央視又把目光轉移到兒童定位手表上。
兒童佩戴的定位手表的輻射真的比手機還低嗎?而且如廠商說的那樣價格越貴輻射越低嗎?央視《第一時間》欄目決定做一個實驗解答這一連串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實驗流程很簡單,央視記者們首先在網上和實體店買了3款不同的兒童定位手表,價格分別是148元、380元、798元。然后,把這些手表送到專業機構(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廣電工程學院)進行輻射檢測,并安排了三部手機做對比實驗。
結果顯示,在待機狀態下,兒童定位手表與手機的輻射值相同,均在0.002uW/c㎡,但在撥打電話時輻射值變化巨大,其中148元的兒童定位手表在撥打電話時的輻射峰值最高達2900,是手機撥打電話時的1000倍。另外798元的兒童定位手表撥打電話時的輻射峰值達2100,名列第二,而最后一個380元的兒童定位手表,撥打電話時的峰值僅為176。說明兒童定位手表的輻射與價格無關。
對于此次試驗,央視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兒童定位手表的樣本輻射值遠高于智能手機,此外,輻射值的高低與價格并沒有任何關聯。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廣電工程學院的教師張揚表示,智能手表在撥打的瞬間,輻射峰值是非常大的,因為它2G的GSM信號,在發射連接基站時輻射是最大的,其次是在接通電話瞬間,輻射峰值同樣很大,不過在打電話期間,峰值相對會穩定一些。
為什么在撥打的瞬間輻射峰值非常大呢?張揚表示智能手表由于受到區域面積的限制,在廠商提高通話質量的時候,可能會把天線或是發射頻率做的更大一些。
央視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手機需要經過輻射檢測,只有對于人體輻射處于安全范圍內的手機才能獲得入網許可證,而兒童定位手表卻沒有相應的生產標準。
最后,央視援引國內通信業內人士的言論溫馨提示:發射功率較高的手表不易長期佩戴,可能對人體帶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
央視愛吐槽也是萌萌噠!言歸正傳,央視的報道也是希望兒童定位手表的輻射超標問題,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早日采取相應措施。媽媽們擔心孩子走失的急切心理也是可以理解,但是選擇產品的同時也要慎重。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