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真的好么?豐田的想法與Google不一樣
如果以后的汽車都沒有方向盤和油門剎車,人類駕駛的樂趣何在?
如果提到無人駕駛汽車,或許大多人首先想到的是Google的無人駕駛項目,但目前的無人駕駛汽車發展可謂處于百家爭鳴的井噴狀態。 無論是科技廠商還是傳統汽車廠商,都紛紛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尤其是在一些傳統汽車廠商眼里,無人駕駛是汽車技術更新迭代的必然產物。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以后的汽車都沒有方向盤和油門剎車,人類駕駛的樂趣何在?
不同于Google和Tesla在研究的無人駕駛,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認為未來的汽車是人類的 “守護天使”而不是“司機”,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代駕,而是糾正人類的錯誤駕駛行為,在關鍵時刻避免事故。
據紐約時報報道,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周五宣布,他們將在未來5年內斥資5000萬美元與美國兩家頂級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建造研究中心,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研究發面展開合作,旨在開發出智能汽車。
由此可見,豐田對未來汽車的構想在于 “智能”,更專注于通過人工智能提升人類駕駛的體驗。豐田聘請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 (DARPA)的機器人項目經理Gill Pratt負責此事,他將這兩種研究方向描述為 “平行” 與 “串行”,前者是機器與人協作,后者意味著機器代替人類。
Pratt說豐田將堅持 “以人為本” 的理念,保持人類的駕駛樂趣。“我們擔心的是如何讓自動駕駛不拿走駕駛樂趣。” 他說,“如果自動駕駛可以避免事故,它應該也能帶來更多的駕駛樂趣。“人們在談到自主時,目標似乎只是想創造出能夠實現自主的機器。但今天工作的重點是要創造出人的自主性。”
事實上,這種輔助駕駛技術已逐漸成為汽車制造商的安全標配。就像路人、騎行者的察覺路況和躲避事故的機能一樣,汽車配備了相關軟件程序可以讓駕駛員保持清醒,并提供車道偏離警告和車道保持系統。
據悉,豐田將計劃專注于開發更多的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監控系統。其系統的功能可能更多,比如當司機離開車道時,不僅發出警告,還能積極糾正司機犯下的各種錯誤。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通過提供駕駛輔助功能,比如視力和反應時間等,讓老年人也能重獲駕駛的樂趣。
豐田的人工智能目標不僅限于占領汽車市場份額,還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給予老年人更多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只在養老院頤養天年。
豐田似乎對于人工智能有更深刻的認識,相比讓機器做一些人類力所能及的事,不如讓其成為人類的輔助者、守護者。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