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

鎂客 10年前 (2015-08-13)

未來幾年內,哪些黑科技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這一年我們有個切身的感受,各種高科技撲面而來,從CES到慕尼黑電子展,從CIROS到MWC大會,乃至宅男盛宴China Joy,各種產品應接不暇?,F在是一個Big Bang(技術大爆炸)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發生。未來的5-10年又有什么新技術的出現,將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我想誰也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正如余凱博士的推測,未來萬物將全部連接為智能化的形式存在。萬物互聯、萬物智聯,這是一個真正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就來看看下面的新技術哪些能真正的翻開我們未來的新篇章。

VR(虛擬現實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

VR(虛擬現實)一直被看作“下一代計算平臺”,近幾年國內外興起一股虛擬現實熱。從顯示設備、輸入設備、內容制作工具、應用開發、游戲開發、影視制作等,國內外創業者正在打造日益完整的虛擬現實創業生態。而比較熱門的應該還是游戲和電影領域,微軟的HoloLens、Facebook的Oculus和索尼的“夢神”Morpheus這些設備在游戲領域已經展露頭角,而從之前的用戶體驗來說,也是受到了游戲玩家的肯定。而有些“貼心”的公司已經著手開發虛擬現實版本的成人電影,配合模擬觸覺手套和氣味發生器,天了嚕,這絕對是眾多宅男的福利啊。

相較之國內VR廠商一窩蜂的扎堆游戲娛樂領域,國外已經擴展到建筑、醫療及機器人遠程控制等多元領域,如Microsoft微軟的與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凱斯西儲大學)合作開發HoloLens在遠程診斷及醫療教育上的應用,又和NASA(美國航天航空局)擬合作開發將AR(增強現實)技術幫助宇航員完成較為復雜的太空作業??▋然仿〈髮W的科學家利用Oculus和Kinect(3D體感器)已實現對機器人的遠程控制。AR常常和VR相提并論,代表作是昔日的明星Google Glass,被寄予厚望的Glass并未在大眾消費領域取得成功,反而越來越趨向于專業級市場應用,Google很有可能轉而開發EE版Glass(企業版)。

無人機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2

現在的無人機絕對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無人機的運用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而提到無人機也絕對不能不提大疆(DJI),它的最新款的精靈3增加了室內定位系統,使得室內平穩飛行得到實現。這股無人機風潮,催生了很多有著鮮明特色的公司,如億航的Ghost(可以佩戴眼罩,無人機觀察到的視野將同步傳輸到眼罩里面的顯示屏上);如Nixie(可以變身為可穿戴手表,并在啟動后自主跟隨拍攝);還有Lily的水上操作體驗和3DRobotics的Follow Me設計等等。但是相應的無人機現在惹的麻煩也不少,很多國家也在出臺相應政策規范無人機的飛行,誰能想到小小的一臺無人機,竟能掀起這么大的波瀾?

超級計算機

得益于互聯網的推廣,大數據的概念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這個時候,擁有一臺性能優異的計算機將會擁有明顯的優勢。在最近發布的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上,廣州超級計算機中心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再次奪冠,這已經是連續三次蟬聯排行榜第一名之后第四次奪冠。這是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體現,它對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去年,馬云帶領著阿里帝國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似乎也開啟了互聯在中國發展的全新時代,它將進一步融入到我們的社會、行業和生活。Libelium勾畫了一幅畫面,未來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更為智能的城市里面,資源能夠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到了2020年,5G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將促使這個領域有新的突破。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3

而最近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智力競猜節目《危險邊緣》中,擊敗了該節目歷史上兩位最成功的選手的明星選手——超級計算機“沃森”也是備受關注。“沃森”由IBM公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歷時四年聯合打造。它是一臺單機計算機沒有聯網,它的Deep QA(深度開放域問答系統工程)技術使它輕松讀取以兆計算的數據,利用深度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產生候選答案,并根據交叉驗證評估。沃森搭載的上百套算法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解析問題進行檢索,再篩選還原最終以人類的語言形式輸出。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4

沃森的優勢是給出準確與可靠的答案,因此IBM正在積極布局沃森進入醫療領域,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不遠的未來,沃森將被運用在17個國家的75個行業當中。未來例如沃森醫師、沃森精算師、沃森主廚等等都會慢慢進入我們的生活,這樣看來我們以后不會失業吧?

IOT(物聯網)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5

IOT(物聯網)這個概念可能對我們還不是特別熟悉,但其實這個行業的邏輯非常簡單:我們找到一個物體,給它加上芯片/傳感器,讓它變得智能/可連接,然后再把多個這樣的個體通過局域網絡鏈接起來。它就像是手機將我們不同的人通過4G網絡連接起來一樣,IOT也是如此,只不過我們比物體有了更多的自主智能。

而IOT在物流供應鏈領域已經有了很好的表現,借助于AGV(無人搬運車)的幫助,給人類提供了極大的助力。聯網意味著數據的產生,而數據意味著商機,可能現在很多數據公司尚還不曉得掌握這些數據究竟有何卵用,但當這些數據被有效挖掘并得以分析應用,很有可能改變現有公司的面貌。這么看來,未來的公司都是數據公司,就看誰能真正運用好這些數據。

新能源技術

在現在資源越來越匱乏的時代,新能源的探索依然是當務之急。我們看到馬斯克擴增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建廠計劃,萬向收購了A123,摩拳擦掌備戰這一領域。更多的企業增大了對超級電容器的投入,均勝電子入股南車開發超級電容器,并在年內應用在寧波的電車交通上。創業公司博磊達甚至和斯坦福大學的精英們簽訂了鋁離子電池計劃,這種技術理論上可以在一分鐘充滿一塊手機電池,而幽靈粒子(Weyl費米子)的發現更是號稱未來手機一年僅需要充一次電,極大的滿足了新版的馬斯洛需求理論。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6

而不得不提的是深圳的又一家明星企業,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不論是它的臨近空間技術、還是鋼鐵俠套裝馬丁飛行器噴射包,都打開了一個新的領域。同樣在臨近空間領域,Google和Facebook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你造飛艇我造太陽能飛機,搶占偏遠區域的通訊市場,而這反過來又推動了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進步。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7

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領域也是這幾年炒得比較火熱的領域,巨頭們也紛紛加入這一領域的研究開發。之前在消費類電子展上,奔馳展示了旗下的概念汽車F015,車內就像是個開放的空間,即沒有駕駛盤也沒有顯示儀表。同樣奧迪也已經完成了3400英里的無人駕駛測試。而Google自公布進入無人駕駛領域,遭受了幾十次大大小小的車禍后(Google聲稱這基本都是被追尾),被認為和奔馳、特斯拉并列擁有領先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然并卵,當這些無人駕駛汽車真正上路,開在中國特色的馬路上,能HOLD住么?我想我還是會自己手動操作吧。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8

工業智能化

現在定制化服務產品越來越得人心,確實我們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希望能享受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這也催生了很多企業開始從大規模生產逐漸演變為大規模的定制。而今年夏天海爾的定制化空調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這也得益于海爾今年公布的建成智能互聯的“黑燈工廠”。它運用了大量的工業機器人的元素,根據它在這個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將流程優化設計并應用在實體制造。因此一臺空調的生產從設計到最終成型到戶,中間幾乎不會涉及到人工,而客戶可以在海爾的下單系統里面選擇更為適合自己的設計。

機器人(特指工業機器人)比普工擁有太多的優勢:不需要費心研究班組管理等等,7*24小時的工作讓產能始終保持穩定的水平。它的應用使得標準化的運作得到極佳的實現,可以使批量產品的品質維持在一個波動極小的范圍內,即做到每天生產出同樣的產品,只是大部分機器人的重復定位精度尚未能夠輕松Hold住諸如3C等高精密制造領域。不久前大眾機器人傷人事故更是加深了這一層陰影,但也使“人機協作型”機器人得到世人的認可,Universal Robots的UR、Rethink Robotics的Baxter及Sawyer、ABB的Yumi應運而生,成為人類工作的好伙伴。據IFR(國際機器人聯盟)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是機器人消費第一大國,但密度(每萬名工人所擁有機器人臺數)很低,僅有30(不到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而與我們相鄰的韓國卻足足有437,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9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0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1

而按照德國工業4.0的分類,人類的工業革命會經歷以下四個歷程:機械化(工業1.0)—電氣化(工業2.0)—自動化(工業3.0)—智能化(工業4.0),海爾也最多是在工業3.0的時代。據VDMA(德國制造協會)的人介紹,未來工業4.0的發展更多的是一種跨公司地域的系統化高效合作,這個地域不排除國外,因為屆時整個制造機器系統內外部之間都是用同一種機器語言在溝通。這么看來,標準化就會成為工業4.0的頭等大事。作為工業4.0的推動者,西門子公司在這一年吸引了眾多目光,Amberg(安貝格)工廠一度成為了制造業的麥加圣城。但是很多國內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對接西門子的軟件時,都會感到一個無奈,那就是必須要使用他們的系統和平臺,西門子的系統更像是一個蘋果的IOS系統,是完全封閉的,而對國內企業來講,在早先的投入基礎下,一個開放的Android系統將更為受歡迎。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2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3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4

智能機器人

在這個張口閉口都是智能的時代,真正的智能到底是什么?我想應該不是你想加油的時候能搜到幾個加油站,而是能提醒你幾家在這個時間點在營業。智能不是貼身而是貼心。說到貼心就不得不提可愛的大眼萌—Buddy,它是由法國Blue Frog設計生產的智能家庭型機器人,它更像是家庭的一份子。它不光可以在你回家后提前幫你熱好洗澡水、調整燈光亮度、代接電話等基礎功能,它還會在你外出的時候護衛你的家,你還能通過APP實時監控家庭內的情況。而同樣之前推出的情感型機器人Pepper,首批1000臺上線不到一分鐘就被售空。Pepper的售價約合1萬元人民幣,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不斷降低,當1臺智能機器人可以做到和1臺IPhone的價格差不多時,相信很多人都會做出選擇,更何況在老齡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到2030年,16%的中國人在65歲以上,總數超過2億)。

當然現在的智能機器人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相當于人類小孩5-6歲的智力水平,但是通過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的發展和自我經驗的積累,相信在可預期的未來,智能機器人將會更好的服務于人類,而你們夢想的暖男大白,也將步入生活,成為你不可缺少的信賴伙伴。據預測2040年機器人數量將超越人類,達到100億個。雖然不知道這個預測是否可靠,但是未來人類和機器人共存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5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6

Precision Medicine(精準醫療/醫學)

所有新科技最終都是為人類更好的服務,那醫療服務絕對是人類得以更好生存的重點。似乎互聯網醫療才出現不久,老美就說了個更潮的詞兒—Precision Medicine。在他們看來,精準醫療/醫學是未來的趨勢,疾病隱患可以通過NGS基因測序來斷定,尤其是在癌癥、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驕y序在IVD(體外診斷)里面屬于高端檢測項目,被認為是Precision Medicine的入口。而有院士直接斷定所謂Precision Medicine不過就是個體化醫療/醫學或者頂多再加個大數據。

而這個領域的佼佼者非王俊博士莫屬,他日前被《Nature》評為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他率領的華大基因在這個行業的萌芽階段就大手筆購入上百臺Illumina的HiSeq 2000測序儀,成為全球測序通量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并先后參與了人類基因組、大熊貓基因組等計劃?;驕y序在未來可能會變為免費模式,這樣有助于基因數據的積累,而該行業未來的盈利點將會落在對測序結果的解讀上面,或許正因如此,王俊把目光投向了AI(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新的跨界可能。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7

眼球追蹤

其實很多新技術的產生,都是由于人類的懶。而我們也可以預測一下未來技術的路線圖:電腦—手持移動端—可穿戴設備—免持。免持絕對是人類懶到最高境界也是最舒服的境界。以VR眼鏡為例,誰也不愿意帶著一個厚重的大眼鏡來享受視覺感官體驗。但是這總感覺不太現實,而科技就是會給人驚喜,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出一種意念控制的形式來操控機器人的技術;而以色列的Umoove甚至開發出來一種眼球追蹤技術,通過眼球的轉換即可以操控游戲/翻頁,若拓展應用在汽車駕駛、醫療領域,可以在主動安全、腦類疾?。ㄈ缒X震蕩)的評估預測上面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在不久前,Umoove也開放了SDK,我們可以在App Store里的Flying Experience體驗Umoove的技術。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8

說到眼球追蹤,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項技術——虹膜識別。在生物識別領域,虹膜識別目前是被認為最為精準的一種識別方式。而且人的虹膜在出生半年后就已成型且終生不會發生變化,非常的穩定。而富士通也發布了全球首款虹膜識別手機F-04G,安全性秒殺蘋果。而虹膜技術的應用未來也將更加的廣泛,比如電子移動支付、身份采集和識別、安防乃至云服務認證等。

黑科技時代,不了解這些你就OUT了19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新技術的發現都是源于一個實驗室或者團隊的簡單構想,就在今年7月,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基于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的光譜儀》,描述了一種基于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制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作為一種光譜儀微型化方法的新突破,這種方法為制作高性能、低造價、體積小于智能手機攝像頭的微型光譜儀鋪平了道路。其未來應用包括太空探索、個性化醫療、微流控芯片實驗室診斷平臺等。并且可能以低廉的造價進入消費者電子產品,比如用于無損的紅酒品質鑒定等將來,我們可能會看到微小的、高分辨率的量子點光譜儀在家居智能傳感器和物聯網中被應用。

當然類似的新科技還有很多,我們也不可能一一歸類,但是這也正好說明了現在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新科技時代。只要你有新的創意新的產品可能就會迎來一個新的時代。這也許就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懷揣著對科技應用的美好憧憬,義無反顧的踏上前途未卜的創業征程,他們也許會成為下一個喬布斯,也許更多的人會失敗,但是只要曾經努力過,who care!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