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世界科技青年論壇

2022 世界科技青年論壇

2022 世界科技青年論壇

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全球-亞太區發布儀式

2022 年 11 月 14-15 日

奧克斯皇冠假日酒店·杭州未來科技城

*暫定議程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全球范圍內從生物醫藥技術、能源材料、

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通信、智能制造等多個前沿學科和科技領域中遴選出 35 歲以下

對未來科技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遠見者、先鋒者、發明家、人文關懷者或者創業家。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35 Innovators Under 35,以下簡稱 TR35)堪稱科技領域

全球極具影響力的青年人才評價體系之一,在產業界和學術界獲得了廣泛認同。

”為了更好的將“創新城”與“青年人”更好的融合和碰撞,杭州未來科技城將聯合《麻省理

工科技評論》中國擬于 2022 年 11 月 14 日-15 日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辦第二屆「2022

世界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全球-亞太區發

布儀式」。本屆峰會,我們將以「看見未來」作為主題,邀請 2022 年 TR35 全球及亞

太上榜者,以及往屆 TR35 China 的上榜者們,一起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分享成果轉

化最為生動的經驗,展望活力青年引領的未來。

11 月 14 日下午

14:05 開場致辭

領導致辭

譚蔚泓,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

長;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所長

任其龍,中國工程院院院士、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求是特聘教授

14:20 2022 全球“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發布儀式

Mat Honan,《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編(視頻)

陳禺杉,《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聯合出版人

14:30 2022 亞太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發布儀式及頒獎典禮15:10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社區大合照

15:15 Meet35 創新者說:看見未來-全球及亞太入選者展示

16:15 2022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全球及亞太入選者視頻展示

17:30 晚宴:看見未來·TR35 Reunion Night 科技青年之夜

11 月 15 日上午

09:05 生生不息(Circle of Life)——萬物有序,洞察生命

二十世紀,人類解析了 DNA 的雙螺旋結構,揭開了遺傳密碼的奧秘,由此開啟了分子

生物學時代。從宏觀到微觀,從過去到現在,科學家們正在加深人類對生命的理解,

同時為我們日益迫在眉睫的環境、能源以及醫療危機的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有哪

些生命科學的新奧秘將被破解?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成果將出現?

潘利強,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助理、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醫學院

附屬第一醫院兼聘教授

劉莊,蘇州大學教授

吳迪,DeepTech 學術合作與運營總監

何南海,阿諾醫藥藥物發現副總裁

丁也,遠也科技創始人兼 CEO

10:15 對弈自然(New Materials)——不斷回溯,不斷進化

人類不僅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也在與物質共舞。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新技術成

果都離不開神奇的新材料。在這一版塊,我們將聆聽科學家們如何發揮創造力逐步突

破傳統材料物理極限,新材料又將如何進一步推進能源變革的進程。

陳虹宇,西湖大學教授

宋寧,DeepTech 研究總監

袁一斐,溫州大學教授11:25 Special Session: Woman in Science I —“她”樣綻放

作為人類最前沿思想、科技的聚集地,學界中的女性卻時常面臨種種問題與刻板印

象。為此,學界近年來積極推行平權,力圖消除各種負面的影響,但仍然是任重而道

遠。這個板塊下,我們將聚焦女性科學家的話題,探討女性的力量。

尹樂,真格基金合伙人

楊青,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之江

實驗室超級感知研究中心主任

薛晶晶,浙江大學研究員

11 月 15 日下午

14:00 星辰追逐(Microscopic Physics)——元素之美,引力之美,無限之美

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去往何方,宇宙生命發展的極限是什么?這是科學家們的永恒話

題??茖W家們去追逐未知,發現新世界,逐步突破科學和技術極限。解讀量子、發現

光子、認識宇宙。這是對無垠星辰的追逐探索,這是太空探索新時代的開始。

陸朝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14:50 綠洲歸途(Back to Nature)——和自然來一次親切對話

全球變化正在給人類帶來巨大挑戰——氣候變暖、能源危機等。為尋找可持續發展的

生活方式,科學家們回到“原點”,從發現了解自然開始,提高資源效率,減少能源浪

費,尋找隱藏在大自然當中并超越現有認知界限之外的奇跡。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更是自然的饋贈。

陳成猛,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員、博導、課題組長

陳志杰 ,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

朱嘉,光速中國合伙人

陳朝吉,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訾云龍,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睿,清華大學博士后、水木清碳 CEO16:00 未來計算(Computing The World)——人機追逐,智慧博弈

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信息革命,解放了人類的信息處理能力。類腦計

算,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從有形化為無形,正在成為改變各行各業的力量,帶來積極

的影響。未來還能有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可能? 又如何助力社會發展?期待科學家們

用更好的技術打造更好的社會。

李璽,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IET Fellow、 國家杰青

張岳,西湖大學教授

蔡文匡,G5 創新投資全球首席傳播官兼生態合作總監

潘愛民,之江實驗室智能計算數字反應堆首席架構師 ;智能計算軟件研究中心主任、

高級研究專家

葉琦,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7:10 Special Session: Woman in Science II—“她”樣精彩

無論是在科學研究項目、還是科技公司、或是某個其他組織機構中,女性力量的優勢

不容小覷,比如更加“敏感”、更加“包容”、更加“柔韌”……更多維的女性“精彩”正在被我

們看見,這個板塊,我們共同聆聽她們的故事。

張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聯合出版人、DeepTech 聯合創始人兼 COO

劉洋,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7:40 活動結束

報名入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