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單次曝光!ASML開始研發新一代Hyper NA EUV光刻機
作為全球光刻機龍頭,荷蘭ASML公司近日正式對外披露了下一代極紫外(EUV)光刻機的研發戰略,宣布已著手研發下一代Hyper NA...
作為全球光刻機龍頭,荷蘭ASML公司近日正式對外披露了下一代極紫外(EUV)光刻機的研發戰略,宣布已著手研發下一代Hyper NA EUV先進光刻機,為未來十年的芯片產業做準備。
據ASML首席技術官Jos Benschop透露,公司與長期合作伙伴蔡司(Carl Zeiss)正聯合攻關Hyper NA EUV光刻機項目,核心目標是通過單次曝光實現5nm級電路圖案分辨率。
該技術若成功落地,將直接適配2035年及以后的超先進制程需求,尤其可為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量子芯片等領域提供關鍵支撐——這些領域對晶體管密度與性能的要求已逼近傳統工藝極限。
對比現有技術節點,ASML當前量產的最先進EUV光刻機(搭載NA 0.55的High NA EUV技術)雖已實現單次曝光8nm分辨率,但這一水平僅能滿足3nm至5nm制程的大規模量產需求;而早期標準NA 0.33 EUV光刻機需通過2-4次曝光才能達到同等分辨率,導致生產效率大幅降低(單次曝光耗時數秒至數十秒,多次曝光使產線吞吐量驟減),且因對位誤差、光刻膠殘留等問題顯著增加了良率風險與制造成本。
Hyper NA EUV的核心突破在于數值孔徑(NA)的跨越式提升。
作為衡量光學系統光線收集與聚焦能力的核心參數,NA值直接決定了光刻機的分辨率極限——NA值越大,系統可捕捉的光線入射角越廣,光線聚焦精度越高,最終投射的電路圖案也就越精細。
行業數據顯示,NA值每提升0.1,理論上可在相同波長下將分辨率提升約30%。目前,ASML主流EUV光刻機采用NA 0.33(對應光源波長13.5nm),2023年量產的High NA EUV已將NA提升至0.55,支撐起3nm制程量產;而Hyper NA的目標是將NA提升至0.7及以上,預計將推動分辨率較High NA EUV再提升30%-40%,從而覆蓋2nm、1.5nm甚至更先進制程節點。
然而,超高NA光學系統的研發面臨多重技術挑戰:更大的數值孔徑要求物鏡直徑顯著增加(可能突破1米量級),鏡面曲率精度需達到納米級(單鏡面誤差控制在0.1nm以內),同時需解決因光線折射導致的像差放大、光源能量利用率下降等難題。蔡司作為全球頂尖光學系統供應商,在高精度鏡頭制造(如太空望遠鏡、半導體光刻鏡頭)領域的技術儲備,成為Hyper NA EUV研發的關鍵支點。
ASML加速推進Hyper NA EUV研發的深層動因,源于半導體行業對"摩爾定律延續性"的集體焦慮。
隨著制程逼近1nm物理極限,單純依靠尺寸微縮提升性能的傳統路徑遭遇瓶頸,"后摩爾時代"的技術路線正轉向三維堆疊、先進封裝等多元方向。但無論選擇何種路徑,先進制程的光刻環節始終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瓶頸。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30年全球先進制程(7nm及以下)芯片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美元,其中2nm以下制程的需求占比將從當前的不足5%激增至30%以上。
要滿足這一需求,現有High NA EUV的分辨率上限將很快觸達天花板,Hyper NA EUV的量產時間表已成為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晶圓巨頭及應用材料、東京電子等設備廠商的戰略關注焦點。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