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的發展水平?
“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到什么水平?有哪些實際應用?
人臉識別技術的本質,是圖像分析技術。
鎂客君分析了網上關于人臉識別的科學原理,簡單來說,人臉識別技術包含三個部分:
1、人臉檢測:即在動態的場景與復雜的背景中判讀是否存在面像。
2、人臉跟蹤:檢測到人臉之后,運用科技手段跟蹤人臉。
3、人臉比對:這是人臉識別的關鍵步驟,是把檢測到的人臉,與數據庫中的人臉數據,進行比對識別。靜態人臉圖像可以直接從這一步驟開始。
人臉識別技術,從上個世界60年代后期開始研發,經過30多年,才逐步進入市場。其性能和準確率達到98%左右。
發展到現在,人臉識別技術中涌現出大量算法。這些算法涉及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等。
總的來說,根據輸入數據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圖像和視頻圖像兩大類。
在最近幾年,人臉識別技術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安全檢驗、人機交流、以及公安系統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最常見的應用,可能是手機APP的人臉識別登錄,比如支付寶的人臉識別。
今年早些時候,馬云就在德國的漢諾威展上演示“刷臉支付”;10月的時候,中國招商銀行開始正式推出“刷臉取款”服務。
此外,火車站也開始提供“刷臉進站”服務。學生宿舍也開始引入刷臉進門服務。
尤其是在廣東等一線城市,“刷臉考試”、“刷臉公證”更是運用多年,可以說“人臉識別技術”在慢慢取代以往傳統的認證手段,漸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