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當年上天時為什么要帶一把槍?
楊利偉帶的不是普通的槍,而是為了宇航員回到地面后遇到意外情況保命的多功能槍
首先要說明的是,楊利偉帶的不是普通的槍,而是為了宇航員回到地面后遇到意外情況保命的多功能槍。作為航天員的便攜救生器材,救生自衛手槍是航天員救生包的防御自衛用品區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宇航員配槍也是有故事的,據說當年蘇聯一艘飛船在返回時,因為自動導航系統失靈,改為手動操作,導致降落地點偏差著陸場幾百英里,飛船落在西伯利亞原始森林里,過了一天一夜才被救援人員找到。事后,這兩個宇航員報告說降落點周圍有狼和熊出沒,因而強烈建議為宇航員配槍。
自那之后,槍支就被列入到蘇聯宇航員的救生物品中,還專門為宇航員研制了一款專業救生槍TP-82。該槍擁有三個槍管,可發射三種彈藥,信號彈、霰彈和步槍彈,足以應對任何情況下的需求。美國雖然很早就為其飛行員研制了M4和M6野外生存步槍,但使用的并不多,也沒有配備給美國宇航員,其宇航員的救生自衛物品只有一把多功能刀。
TP-82的主要功能:防衛襲擊的野生動物,捕殺食物填飽肚子,發出求救信號。
據悉,中國使用的手槍是在現有軍警列裝裝備中選擇的??紤]到國際慣例和我國飛船回收著陸的地理實際,自神舟五號起,執行航天任務的中國航天員也在救生用品包中放置了一支1964年式小型自動手槍。該槍研發于1960年,是為了滿足當時部隊高級軍官對防身手槍的需要以及飛行員、坦克駕駛員等非直接戰斗人員的防身需求。作為太空手槍家庭中的新成員,64式手槍體積偏小,裝配使用7.62毫米子彈,彈匣容量7發,在結構和外形上還借鑒了德國瓦爾特公司的PPK型手槍的特點。雖然該槍彈頭質量輕、裝藥量小等缺點導致它在實戰上威力不足,但由于攜帶它只是為了異常情境下求生自衛的需要,而不是同外星人作戰,所以用做航天救生裝備還是比較適用的。
現如今,我國飛船技術已經可以準確的落到預定地點附近,但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返回地球的降落區域可能落在敵占區或其它高危險地區,航天保障救援人員也會在著陸區域提前部署就位,飛船落地后通常很快就被回收,但總要對可能出現的偏差做出預備。因此,楊利偉當時帶著槍進入太空。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