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00強出爐,京東營業收入超過阿里,但是利潤卻遠低于后者,這是為何?
京東是自營平臺,而阿里是電商平臺,兩者是不同的。
因為京東是自己進貨自己賣,賺的是商品的利潤,阿里不進貨賣貨,他們賺的是流量。
京東就像是傳統意義上的百貨商店,庫存、采購、訂單、出貨、送貨……一條龍服務。但實體商品的買賣我們是知道的,賺得錢得除去很大部分的經營成本。雖然京東也有將賣貨位置留給別人,但基本還是自己賣貨為主。而阿里巴巴則不同,阿里更像是“包租婆”,有大量的直通車,廣告活動位置和自帶流量,不需要自己搭建倉庫,只需要管理好這個生態圈。
所以京東是自營平臺,阿里是電商平臺。
所以這就導致京東就算營業收入2600多億,但市場估值卻只有約500億。而阿里雖然營業只有1000億,但市值卻有3000億。因為很可能京東賺的2600多億有一大半都是成本,除去成本后,真正入兜兒的估計就少了很多。
所以阿里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把技術搞好,如何讓平臺更開放,在這點上他們做得很成功。但京東則不同,得先把成本壓低。像京東這樣的平臺的復制性太高了,所以前幾年就用優惠券吸引顧客,接著自己做庫存、做物流,導致京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這兩年才好起來。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阿里旗下的支付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支付系統。別的都不用說了,就拿馬云自己的話:我把阿里股份稀釋得這么低,居然還這么有錢。
所以,也難怪數據會這樣顯示了。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