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喊話支付巨頭,不要以為自己大而不能管,透露什么信號?
很多朋友一看到央行就會立馬聯系到銀行,央行跟一般的銀行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國家的金融中心機構,主要負責貨幣發行和金融監管等事項。
很多朋友一看到央行就會立馬聯系到銀行,央行跟一般的銀行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國家的金融中心機構,主要負責貨幣發行和金融監管等事項。因此,喊話支付機構并不一定代表是在幫助各大銀行。這是第一點需要澄清的。
關于央行不點名但是有指向性的喊話,大家都比較關注。從支付機構的發展來看,央行近段時間來不斷加強對各路支付機構的管控,政策一個接著一個下發。原因很簡單,正如關于央行喊話的官員說的,“支付機構的地位重要性大大提高了”。更直白地說就是,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太快,如今的規模非常大,不再是邊緣角色,必須要重新審視它們在市場的角色扮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于整個金融體系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這種沖擊有積極意義,也有一些潛在風險。作為管理機構來說,央行面臨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何管理支付巨頭這種新角色。支付巨頭跟銀行已經越來越相似,但是,又不盡相同。如何才能既保持創新,又確保有序?這需要央行的積極作為,也需要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巨頭積極配合。這就是央行采取一系列動作的根本原因,包括本次喊話在內,沒有例外。央行一方面自己成立“網聯”,積極行動,另外一方面也在給支付寶等巨頭施壓,讓他們盡積極配合而不是消極應對。畢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成為支付市場不可能被忽視的力量。
靜態碼一事,的確是讓央行比較難堪的。因為當時的報道普遍只說了“靜態碼”,盡管真正的限定是安全等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紛紛采用了技術手段提高了自家靜態碼的安全級別,“靜態收款碼限額500元”的規定事實上失效。對此,央行的官員頗有微詞也不令人意外。盡管沒有直接喊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但是“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的指向是很明確的,更別說附加了“靜態碼限額”這個背景。
監管部門和市場行為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央行出臺的限額政策目的是提高安全程度,既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采取了改進措施,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安全級別,降低“限額”的影響,是合情合理的。目的應該是保障安全,不是確保“限額”政策為代表的某一項政策得到“形式上”的執行。在出臺限額政策時,央行也明確說明是對不同的安全級別,對應限額。采用技術手段,兩家支付巨頭升級了靜態碼安全級別,不限額也是符合要求的,并不是不配合管理。此外,這一次的表態,只是央行的一個官員的態度,不能代表整個央行,不同的官員對于政策解讀有細微差別并不奇怪。
當然,支付機構積極配合市場監管也是必須的。但是,央行積極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讓監管更符合市場新常態和技術變革的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裁判是為了確保球場公平有序,而不是限制球員天賦的發揮。央行之于市場也是如此,既要保證市場平穩,也不能抑制從創新。這會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