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互聯網概念興起,你覺得最應該思考的地方在哪兒?
目前人們對于互聯網的理解,還處于一種盲人摸象的狀態。
迄今為止,人類文明分別經歷了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幾個大的歷史階段。目前正在從工業社會走向信息社會。相應地,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兩次產業革命。目前已經進入到信息革命這個第三次產業革命階段。信息革命以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采集挖掘技術的大幅度進步為標志,正在極大地提升工業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那些還沒有融入到信息革命的產業、企業感到創新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繚亂。所以有了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采集與挖掘技術于一體的全球性工業創新概念。

目前人們對于互聯網的理解,還處于一種盲人摸象的狀態。以下簡短歸類一下,人們心目中的幾種互聯網的概念。
第一種是“互聯網+工業服務”。典型的做法是在傳統產品與設備中植入數字傳感器,將用戶使用產品的數據實時傳輸到互聯網平臺,實現對產品運營狀態的實時監控,作為預測維修時間、恰當準備維修費用、幫助客戶統計運行數據、分析客戶屬性的客觀依據,等等。
第二種是“工業服務+互聯網”。典型的做法是設計制造企業,設計出制造業的所謂通用操作系統,向用戶開放系統和IPC標準,幫助用戶快速有效地開展產品研發、制造、試驗,將線下的協同制造過程遷移到線上,并且消除協同制造企業之間集中售后服務,以及引入第三方售后服務的障礙。還有另外一種典型的做法,就是將用戶的定制服務,移植到互聯網上,讓用戶參與個性化產品的設計與制造過程等等。
第三種概念,就是“互聯網+物聯網+工業”。典型的做法是在成功的互聯網平臺上,加入物聯網要素,以增加互聯網平臺的物質感。獲取必要的物質性制造資源之后,再往前走一步,用互聯網要素逐步改進傳統制造業,打造所謂的新制造業態等等。
第四種概念,是“工業+物聯網+互聯網”。典型的做法是將實際運行的制造設備與生產線全面地進行數字化改造,并構造企業內部網絡支撐環境,在設備級、產線級、企業級實現制造的自動化、智能化。之后再謀求接入互聯網平臺與數據中心,與外部開展資源共享、能力協同等業務。
第五種概念,把工業互聯網理解為制造業的互聯網公共平臺。這種公共服務平臺上,眾多的行業和眾多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產品流通、營銷和售后服務等過程,可以像電商平臺一樣讓雙邊和多邊用戶,實現隨機的合作或者是定向合作。這種概念是多數從事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的企業、用戶心目中的工業互聯網的概念。
第六種概念,把工業互聯網作為構建信息化時代制造業生態系統的載體來對待。這種系統除了要具備上述五種基本要素之外,還要適應工業化時代的標準化設計、大規模制造、同質化消費模式轉化為信息化時代的定制化設計、單件小批量生產、個性化消費模式的需求。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