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俄羅斯在所有編程競賽中都名列前茅,卻沒有科技公司,而美國有很多?

韓平 7年前 (2018-07-13)

無論科技公司也好,還是其他什么組織,只要是自發形成的,都具有很大的組織優勢。

一、編程只是技能,公司卻是組織

就編程而言,編程不過是人類關于計算機的一門技能,而如果要組織成科技公司,則需要方方面面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俄羅斯不同于美國,是一個強大且集權的內陸國家。凡是比較集權的國家,總傾向于自上而下進行組織,而像英美那樣的海洋國家,則更多的希望能夠自下而上進行組織。這里所說的組織不僅僅是指公司,而是指所有一切組織形式,還包括國家和民間組織。雖然說俄羅斯表面上也鼓勵自己的人民組建公司,但各種文化細節上,卻滲透著官僚主義的作風。而且由于俄羅斯經濟低迷使得即使組建了科技公司,也無法做很多生意。

為什么俄羅斯在所有編程競賽中都名列前茅,卻沒有科技公司,而美國有很多?

二、競賽有明確規則,商業往往更多暗戰

俄羅斯的編程競賽起步并不比中國早多少,兩國都是在美國的軟件和計算機產業已經很發達的情況下才開始。在沒有先發優勢的情況下,競賽往往只能比拼技能,而這些技能很難直接運用到商業上面去。而且競賽本身有明確的規則,組建公司屬于商業活動,更多的是種種暗戰,兩者不可相提并論。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偽命題。編程競賽往往比拼人才個人水平的高低,而科技公司則是組織層面的競爭力,我們顯然不能用個人層面的競爭力去取代組織和集體層面的競爭力。

為什么俄羅斯在所有編程競賽中都名列前茅,卻沒有科技公司,而美國有很多?

三、美國具有“反費拉”的組織文化優勢

就像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很多畢業于英國海軍學院的清朝海軍將領的單兵素質,并不比日本同學差。但輸就是輸了,輸在組織層面。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英美并不同于歐洲以及其他各大洲的大陸國家,他們是典型的海洋國家。自下而上的組織傾向,使其具有一種反費拉的天然趨勢。而一般大陸國家在長期集權之后,往往總有一種費拉傾向。

“費拉”一詞來出自斯賓格勒的著作《西方的沒落》。在阿拉伯語中,是耕耘農地的人。后來引申為“寧愿做和平下的奴隸,也不做戰爭下的自由人。”所謂費拉,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組織里面,勇士們漸漸減少,而各種明哲保身的懦夫橫行無忌,他們勇于內斗,羞于外戰。

所以從根本上來講,無論科技公司也好,還是其他什么組織,只要是自發形成的,都具有很大的組織優勢。

最后,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鎂客網


科技 | 人文 | 行業

微信ID:im2maker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硬科技產業媒體

關注技術驅動創新

分享到